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郭嘉:三國第一流的心理學大師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7-1-25 07: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01-09    秦時明月    秦時明月的博客
+++++++++++++++++++++++++++++++++++++++++++

三國,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無疑是最為波瀾壯闊的一段。「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過於紛亂的現實讓人們對安定統一產生一種強烈的渴望。而要重歸一統,除了要有以暴制暴的武力,還得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慧。因此,這同時是一個鐵血征戰的年代,一個崇尚智謀的年代。連曹操在自誇時都特意提醒,「(曹公)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耳!」

說起智慧,我們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驗、屢試不爽的錦囊妙計。比之於民間的種種傳說,史書的記載實在過於簡略,儘是些「三分天下」、「聯吳抗曹」、「五齣祁山」的大手筆。《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始終認為諸葛亮是管仲、蕭何那樣的「識治之良才」,而機謀權變「非其所長」。儘管很少有人否認諸葛亮是三國時代頂巔級的智慧大師,但是,歷史的記載卻僅此而已。

曹操的身邊倒真是有一位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謀士——郭嘉郭奉孝。

郭嘉好比三國天空中的一顆流星,來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無遺策,成就了曹操的功業,也牽惹了曹操的感情。三十八歲去世,曹操心疼得直呼「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直至赤壁兵敗,還哭著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此讓曹操動情,郭嘉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

郭嘉的本領在於洞徹人心,明於見事,堪稱三國第一流的心理學大師。《紅樓夢》中,寧國府的廳堂有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雖然惹得雅緻的寶二爺大不高興,但它卻是搞政治,尤其是搞中國式政治的圭臬。

和當時的許多謀士一樣,郭嘉起先投奔的是財大氣粗的袁紹。「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沒有什麼不對。可是,郭嘉的過人之處在於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剝除袁紹的偽裝,認清這個人的本質。袁本初血統高貴,風流儒雅,禮賢下士,仁惠愛民。在注重門第、儒家思想已然盛行的時代,有誰能不為他的風度所傾倒呢?能為其所用,崇拜、感激還來不及呢!郭嘉對自己的老闆卻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對袁紹有一個八字評語: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這八個字後來衍變成了與曹操比較的「十勝十敗」說,可謂刀刀見血,痛快淋漓,足見其識人之明。

郭嘉不但明於識人,而且也深深懂得他所處的時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是一個老闆挑員工,員工也選老闆的年代。你擁有自由,但你也要學會選擇。郭嘉這樣的聰明人,他才不會為了公司的煊赫聲勢,辦公樓的高大敞亮和老闆的翩翩風度,就輕易出賣自己的一生。他懂得選擇,懂得獅子領導的羊終究會戰勝羊領導的獅子。於是,避虛就實,舍袁紹而投曹操。結果,他當年的同事郭圖、田豐等人,不是被活活冤死,就是充當了袁紹的炮灰,而郭奉孝卻功成名就,主公懸念。這一走一留,一成一敗間,不值得你我深思嗎?

郭嘉看透了袁紹,也深識劉備和孫策,他的識人之明幫了曹操的大忙。劉備在荊州蠢蠢欲動,曹操想乘其羽翼未豐,一舉拿下,又擔心袁紹乘機偷襲,搞得自己「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戰爭就是賭博,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郭嘉的意思是:劉備人傑,不可不除;人心未附,千載良機;袁紹性遲而多疑,即便偷襲也一定出兵不速。結果,讓曹操利用袁紹的性格弱點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

對孫策的判斷更讓郭嘉大出其名。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膠著難分,江東的孫策卻落井下石,想渡過長江,偷襲許都。消息傳來,眾人無不變色,而郭嘉卻能揆情度理,神機妙算。在他看來,孫策新近才平定江東,為此殺了多少英雄豪傑啊!誰又沒有幾個親近跟隨,鐵杆手下呢?而偏巧孫策又自恃武功,輕率無備,這樣的人,雖有千軍萬馬,卻只需一個刺客就可以了結。結果,孫策尚未過江,就被許貢的門客刺死了。時機雖然過於湊巧,但孫策這樣的人死於小人之手卻是早晚的事情。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對袁紹兩個寶貝兒子袁譚、袁尚的處理。官渡大敗,袁紹一蹶不振,憂憤而死。曹操則長驅直入,連戰告捷。於是,諸將都想乘熱打鐵,一舉蕩平河北。說實話,乘勢拿下袁氏經營多年的老巢,雖然有些吃力,但已不是不可能。受了多年的窩囊氣,河北沃土又廣袤千里,足以建基立業,誰能不為之動心呢?當此眾人喧騰之時,偏偏郭嘉能見利顧害,力排眾議,又一次展示了他作為心理學大師的過人之處。

在郭嘉看來,袁紹雖死,而子嗣甚眾,其勢仍大,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曹操集團一味強攻硬取,固然可以取勝,但代價未免太大。更何況強敵當前,生死存亡,原本因為爭位而鬧得不可開交的袁氏兄弟還會捐棄前嫌,聯手抗曹。用自己的進攻去喚醒敵人的鬥志,那當然不是智者所為。反之,如果曹操能夠緩攻河北,以郭嘉對袁譚、袁尚的了解,此二人絕沒有共濟時艱的遠見和度量,繼位之爭定會重新燃起,待到二人大打出手,爭得你死我活之際,曹操再乘勢而進,輕取河北,方為上策。

這就是郭嘉「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的著名論斷。

以後的事實完全應驗了郭嘉的預料。我們不能不佩服這個年輕人的識人之明以及揆情度理的本領,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他總是能因明於識人而善揣其心理,因善揣其心理而明於見事。因此,料事如神也就不足為奇了。

曹操聽取了郭嘉的建議,緩攻河北,似乎證明他理解了郭嘉「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這一充滿心理學奧妙的決策。以後的事實證明,此時的曹操實際上還是似懂非懂。

郭嘉死後,曹操統一了北方,這下該輪到他曹某人神氣活現了。旌麾南指,逼降劉琮,打跨劉備。但是,曹操不應該連孫權一塊收拾,悔不該丟棄拉一個打一個的傳統策略。結果,正是他的急攻硬取促成了孫劉的聯盟,點燃了赤壁的大火。這便是「急之則相持」的道理。華容道上的曹操也許正是想起了這句話才更想念起郭嘉,也許只有付出鮮血的代價他才能徹底領略郭嘉的高明。

赤壁慘敗之後,曹操忠實貫徹了郭嘉「緩之而後爭心生」的策略。對於三家必爭的荊州重地,儘管他處於近水樓台的有利地位,卻始終謹守襄樊,不主動爭取。相反,還故意把江陵這根骨頭扔出去,逗引孫、劉兩家爭奪。正是曹操的緩勢加深了孫、劉的罅隙,撕裂了兩家的聯盟,也終於打破了三角的平衡。

誰曾想,狼煙鐵血的背後還有一場心理大戰!誰又曾想,已經死去多年的郭嘉仍舊影響著三國的戰局,決定著天命的歸屬!

可惜,天妒英才!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沙發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25 14:03 | 只看該作者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
Blue Ivy 發表於 2007-1-26 04:08 | 只看該作者
\

【天生郭奉孝】活動年譜    

      
日期:公元170年  
    ⊙出生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
--------------------------------------------------------------------------------

日期:~~  
    ⊙早年聽說袁紹求賢若渴,遂往之。但不久看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納才而不知用,難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遂去之。
--------------------------------------------------------------------------------

日期:公元196年 (27歲)  
    ⊙曹操得力謀士戲志才死,求才於荀彧,彧薦郭嘉。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大有相間恨晚之意,曹操慨嘆道:「能助我成就大業的非此人莫數!」郭嘉也欣然覺得「真吾主也!」遂出仕,被表為司空軍祭酒。
   從此,二人開始了十一年的黃金搭檔。
--------------------------------------------------------------------------------

日期:公元197年 (28歲)  
    ⊙曹操討張綉新敗,袁紹與信羞辱。操就北方之勢問計荀彧,郭嘉。出來乍到的郭嘉詳細立體的分析了曹操與袁紹的狀況對比,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說,勸說曹操征討呂布。郭嘉的分析流暢縝密,很具說服力,不但重新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從而正式將自己送入了曹操軍事智囊的核心。
--------------------------------------------------------------------------------

日期:公元198年 (29歲)  
    ⊙呂布擊敗劉備和曹操的援軍收納了泰山賊部若干,勢力壯大,虎踞徐州。曹操將戰略重點轉移到了東線,對呂布展開攻勢。
   呂布在前期遇挫后固守,戰役持續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
   郭嘉和荀攸卻看出勝機。郭嘉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之氣衰力竭只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從諫,果然一鼓作氣擒殺呂布。
--------------------------------------------------------------------------------

日期:公元199年 (30歲)  
    ⊙曹操派劉備朱靈聯合袁術。郭嘉看破劉備狼子野心,與程昱,董昭諫曰:「劉備不可譴也!」曹操從言大悔,派人追劉備回來,已經來不及了。後來劉備果然殺車胄叛走,聯合東海賊寇聚數萬之眾欲與袁紹聯兵。
   (關於這一節,參考《傅子》及《資治通鑒》。《三國志》中沒有相關記載,僅見於裴注。但是《魏書》中有完全相反的記載,說有人勸曹操殺劉備,郭嘉勸曹操莫因一害而傷眾士之心,曹操笑而附之。)
--------------------------------------------------------------------------------

日期:公元200年 (31歲)  
    ⊙曹操譴將征討劉備,不克,欲自討之。諸將都懼怕袁紹偷襲後方勸阻曹操,曹操拿不定主義,問計於郭嘉。郭嘉說:「袁紹性格遲緩多疑,就算要偷襲也不會很迅速。但劉備的勢力剛剛聚集不久,眾心未附。如果實行閃電戰,必然得勝。」於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獲其妻子,擒關羽,進而又擊破了和劉備聯合的東海賊寇。
   
   同年,曹操和袁紹對峙於官渡,正要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此時,江東小霸王孫策剛剛成就江東霸業,乘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遂有謀圖中原之心。
   曹軍得知這個消息都很畏懼,只有郭嘉料道:「孫策剛剛吞併江東,所殺的都是深得人心眾養死士的英雄豪傑。而孫策本人又輕率疏於防備,雖然有百萬之眾,但還是和孤家寡人一樣容易對付。如果有刺客伏殺,只不過能憑藉一人之勇罷了。我看他必然死於匹夫之手。」(此前董卓,曹操都遭到過刺殺)果然,孫策是年死於許貢家客的刺殺,北進計劃毀於襁褓。
   曹操終於打敗了強於己數倍的袁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

日期:公元203年 (34歲)  
    ⊙袁紹已死,袁尚、袁譚被逐退到黎陽。諸將想乘勝攻破二袁。郭嘉說曹操道,譚尚素來互不相服,又有郭圖,逢記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一舉可定也。曹操十分贊同,於是南征,在軍隊形至西平的時候,果然譚尚變起,袁譚被擊敗走保平原。曹操輕而易舉的分別擊破了袁尚袁譚。
   是年,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

日期:公元205年 (36歲)  
    ⊙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目前的控制抵禦。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甚至重用了曾經詆毀過自己的陳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

日期:公元207年 (38歲)  
    ⊙袁尚逃入烏桓。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夷人貪婪不義不會支援他們的。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昌,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郭嘉進言道:「胡人自持偏遠,現在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覆滅。袁紹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遲早是隱患,現在四州未穩,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南征,胡人一動,舊臣復應,民夷俱動後方就不安穩了。劉表是個只知坐談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駕馭劉備,必然會對他有所防備不盡其用。現在雖然是虛國遠征,但一勞永逸,就再也沒有後患啦。」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立刻進兵遼東。
   到了易城,郭嘉覺得推進的速度還是太慢,進言道:「兵貴神速。現在千里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曹操於是便問計熟知遼東地理的田疇,行小路奇襲柳城,大破倉促應戰的敵軍。這一戰也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也許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日夜急行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隕。曹操痛拗失聲,嘉表奉孝,增邑八百戶,謚貞侯,並謂荀彧等曰:「你們都和我差不多年紀,只有奉孝最年輕。等到天下事竟,我還要將後事託付給他,但他夭折在巔峰之年,難道這就是命運嗎!」
   
   嘉子奕,字伯益,為太子文學,也早逝。奕子深,深子獵,先後繼承封嗣,生平不詳。
   嘉孫敞,字泰中,有才識,位散騎常侍。
--------------------------------------------------------------------------------

日期:公元208年 (郭嘉去世的次年)  
    ⊙曹操兵敗赤壁,嘆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

[ 本帖最後由 Blue Ivy 於 2007-1-26 04:12 編輯 ]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916

帖子

24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1
4
CCC2 發表於 2007-3-3 2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8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0
5
tklxy 發表於 2007-4-20 18:10 | 只看該作者
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