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家,花開他鄉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7-1-25 07: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01-23    劉笑敢    光明日報   
+++++++++++++++++++++++++++++++++++++++++++++



  「中國人相信的是道,這種道教的思想實際上在中國的三種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都存在。道是宇宙運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規律,是一種統一的和自發的行動。世界萬物和每一種變化都有它內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協同
的合作來促進一個整體。」說這番話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歐元之父」稱號的羅伯特·蒙代爾教授。去年9月5日,他在20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的致辭中,講了上面這一席話。

  一個外國人,一個經濟學家在正式的演講中講到道家或道教思想,似乎頗為新鮮,令人意外。但是,了解道家和道教思想在海外的長期影響之後,就會知道這也不是太不可思議的事。當年,美國的里根總統在第二次的就職演說中就引用過《老子》中「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話,大致從那之後,道家或道教的書就在西方世界多了起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剛到哈佛訪學時,聽說幾乎每兩年就會有一個新的《老子》英譯本出現,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差不多每年都會有新譯本出現,最近再次訪問哈佛大學,發現新譯本更多了,幾乎每年都會有兩三種出現。有嚴肅的學術性的譯本,有普及的每日自修式的讀本,還有圖文並茂的禮物式譯本。譯本有側重於哲學方面的,有側重於宗教性的,也有側重於個人精神修養的。翻譯《老子》的除了專門的翻譯家以外,還有中國哲學的專家、語言學家、漢學家,甚至有完全不識中文的詩人。一個大出版社曾花百萬美元請一個著名的詩人翻譯《老子》。在一個重視知識產權的國度,允許不懂中文的人假借別人的解釋翻譯《老子》,似乎有些奇怪。但是對於一般美國讀者來說,儘管詩人不懂中文,其文筆卻更為喜聞樂見,更易於領會接受,自有其獨特之處。不過,隨著中文的普及,這種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少。類似的情況中國也有。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有個完全不懂外文、但文筆出眾的林琴南就翻譯過一兩百部外國作品,包括法國的《茶花女》,美國的《黑奴籲天錄》,以及《伊索寓言》等。其地位,在翻譯史上可與嚴復齊名。後來,懂外文的人多了,靠不懂外文的人來翻譯的事也聽不到了。但是,一個翻譯家同時有文學家的生花妙筆,卻非易事。

  道家和道教的概念是二十世紀以後的說法。道家特指以老莊為代表的哲學思想,道教特指天師道以來的宗教現象。區別哲學與宗教,還是西方學術傳入以後的事。英文字Taoism是十九世紀的傳教士根據「道」字的發音創造出來的,當時中國統稱儒釋道為「三教」,「教」字並沒有表明是宗教還是哲學,所以西方人的Taoism既指宗教現象,也指老莊哲理。

  道家、道教的根在中國,但其命運多舛。中國人,特別是知識精英常把道家或道教看作消極的文化代表。梁啟超還說過,道教是中國人的恥辱。我在新加坡教書時,一個國內來的研究生很興奮地跟我說,聽了我的課感到很新鮮,因為他們在國內時,一提到儒家就感到迂腐,一提到道家就感到消極。他們不知道道家中有那麼多深刻的智能。

  五四運動以來對傳統文化的批判以儒家為主,道家受到批判相對較少,這恐怕是因為道家在傳統社會中的影響不如儒家重要,並不是因為文化精英偏好道家。現在聽說有了所謂國學熱,但熱的仍然是儒家,道家道教總是叨陪末座。在國外,情況有所不同。在大學研究儒學的專家專著比較多,但是大眾關注卻比較少。大學中專門研究道家道教的教授不很多,但是市場上關於道家道教的書籍卻非常多,甚至延伸到兒童讀物。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道家的思想元素開始融入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十幾年前,我在普林斯頓大學作研究,一查圖書館的目錄,發現有「道」(Tao,Tao-ism)字的書和文章多達百種,不僅有物理學之道,科學之道,藝術之道,而且有愛情之道,夫妻之道,兩性之道等等。粒子物理學家卡普拉的《物理學之道》曾轟動一時,人文心理學家馬斯洛更創造了道家式的科學、道家式客觀性、道家式教授、道家式情人等概念,其作品也成了暢銷書,其影響遠播於學術界之外。對照道家在一般中國人心中的消極印象,我們似乎可以說,道家之根在中國,道家的現代之花卻先綻放在海外他鄉。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74

主題

1876

帖子

929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29
沙發
winwinrich 發表於 2007-1-25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
Blue Ivy 發表於 2007-1-26 04:44 | 只看該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道家的思想元素開始融入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 諾貝爾發明了TNT;
中國人發明了印刷, 約翰內斯·古騰堡發明了鉛活字版印刷。古騰堡的印刷術使得印刷品變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許多,印刷量增加。


傳統中醫學現在被一些國人質疑為偽科學, 而在國外對中醫的研究和使用卻逐漸興旺, 以後牆外結果也大有可能.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8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0
4
tklxy 發表於 2007-3-20 22:26 | 只看該作者
道是宇宙運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規律,是一種統一的和自發的行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1316

帖子

26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2673
5
東方邪 發表於 2007-5-12 13:49 | 只看該作者
花開他鄉,這個名字本身就很有意味.
道教,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除了做官沒有別的出路的情況下,是文人避世的一種方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