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報:崛起的中國與衰落中的韓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17 18: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米爾軍情網消息:

       13日到15日在菲律賓宿務舉行的東盟十國與韓中日三國領導人會議無異於中國單獨表演的舞台。從中國總理溫家寶抵達的機場到下榻賓館,一路上懸挂著他的大型肖像畫的風景已經象徵性地說明這一切。

    僅去年一年,中國就向東盟提供了7.5億美元貸款。特別是,中國還決定在今後3年裡向菲律賓提供60億美元貸款。難怪東道主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說:「這個地區內有中國這樣的大哥(Big Brother),非常高興。」

    不僅是東盟。中國去年在本國陸續舉行了中國、阿拉伯會議,中國、中亞會議,中非會議。每次會議都有來自各地區的首腦大舉參加。舉行中非會議時,52個非洲國家中有48個國家的首腦齊聚北京。這是世界外交史上非常罕見的事情。

    中國對非洲的無償援助增加了兩倍。中國在非洲各地開展的道路、鐵路、發電站工程一旦結束,中國對非洲做出的貢獻將超越西方國家。中國對非洲的影響力壓倒西方便順理成章。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國外交部長新年的第一個訪問地就是非洲,一次都沒有例外。《金融時報》將「非洲會被納入中國的影響範圍內?」評為2007年地球村的最大話題之一。

    中國早早就到處探尋了地球上留下的另一個未開發資源寶庫——中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腳印印在了該地區的所有國家裡。中國現在正繞著中亞和非洲,闊步走向中南美。甚至在曾經是日本的堅強堡壘的巴西,中國的影響力也在迅速擴大。

    這些都是擁有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地區。中國一面將這些地區納為經濟增長的原料供應地,一面加強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言權,可謂是取得了雙重效果。這種面向未來的中國國家理念中,只有實際利益,沒有虛張聲勢。中國要將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跳板,向中美兩極體制進一步邁進。

    這種變化是10年前無法想象的。使這種現象成為可能的自然是經濟力量。中國經濟在10年裡從GDP世界第7位上升到第4位(金額增加4倍)。目前出口額列世界第3位,外匯儲備額每年增加2000億美元,已經突破了1萬億美元。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記錄。

    中國的研發投資規模也超越日本,躍升到世界第2位。如果每年實現10%增長率的飛奔勢頭就這樣持續下去,那麼著名學者湯因比的預言也將成為現實。湯因比曾預言說,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美國時事周刊《時代》幾天前也登載了特輯報道,預測21世紀將成為中國的世紀。

    帶來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源泉當然是國家領導人。在過去的10年裡,從江澤民到胡錦濤,這些領導人使「國家發展」和「世界的中國」的目標在13億中國人的心中落地生根,成為令他們心潮澎湃的希望。如此建立的全體國民的活力帶來的結果就是今天的中國。

    中國躍進的十年對我們來說是丟失的十年。同中國之間原來達2倍的經濟規模差距拉大到近5倍。國家和國民在憂鬱症和無氣力症中掙扎,無法邁進發達國家的門坎,還患上了潛在增長率下降的經濟侏儒症。

    前往中國的48個非洲國家首腦中,有5人在回國途中順便來了韓國,參加了小型論壇。這就是大韓民國的真相。中國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話「要向韓國學習」言猶在耳,但兩個國家的現實卻已是天壤之別。

    日本受到了中國浮升步伐的刺激,整個國家都在為實現再飛躍和轉型而忙碌。就在韓半島的旁邊,這種歷史性變化已經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然而,大韓民國的領導人和主導勢力卻在狠抓過時的理念碎片,沉溺於使國民分幫結派的政略之中。這就是大韓民國當今的現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