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制度瓶頸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12-26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易憲容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入,所顯現出的不少問題都是與制度瓶頸有關。進一步說,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大量問題,並不是因為沒有制度規則,也不是因為制度規則不夠健全,而是這些制度規則在確立過程中的正當性與程序性尚有疑問。如果不釐清根本問題,那麼再多的制度規則也不能夠建立起好的市場秩序,再多的制度規則也不能夠保護每個公民的基本利益。

中國電信及水電部門的工作人員,無論是職工還是管理層,其工資水平都高於國內其他競爭性行業職工工資的幾倍、十倍,甚至上百倍。最近有部門認為應該對他們減薪,但行政減薪真能達到效果嗎?國內的油價跟漲不跟跌,與國際油價接軌方式反映出油價制度的混亂;目前國內股市鶯歌燕舞,股指連創歷史新高。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開始對中國市場的上市公司重新估價",而發現價值最大、重要估價最耀眼的又是金融股、房地產股、石化類股、電信股等基本上由國家主導及由國家聚集整個社會資源的公司。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公司還是那個公司,但由於這些上市公司的政府主導型,它們自然成為市場最有價值的公司。

再來看國內的金融市場,幾年來四大國有銀行改革的成就,並非是國內銀行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是國內銀行業給國內居民帶來了新的優質服務,而完全是政府直接幫助的結果,比如政府的直接注資(如不良資產剝離及外匯注資)、政府通過政策間接地讓整個社會財富向國內銀行業聚集(如在政府嚴格管制下使得居民的金融資產只能夠集中在國內銀行)及向銀行業轉移(如通過低利率政策使得居民儲蓄存款收益率極低從而讓居民財富向銀行制度化轉移)、通過特權渠道讓中行及工行輕易地擠占證券市場上市資源、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讓既有銀行形成對金融資源的壟斷等。在這種政府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下,國內銀行業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當然會取得不小的成績,但實際上這些成就與經營者的努力關係不大、與市場要求也差距很遠。

上述現象的產生不是制度確立的結果,而在於確立制度的程序有問題。在現代社會中,個人利益分化是必然之路。每一個市場、每一個分化了的利益團體都會從各自利益的角度來強調其市場、其行業、其單位利益的重要性,都會千方百計地通過不同的方式爭取其集團利益,甚至於為通過制度性掠奪與侵佔他人之利益尋找正當理由。

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二是制度規則確立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規合乎理性。如果沒有有效的制度安排,制度程序不合理,很可能導致制度議程設置不科學、不規範、不重要,具有投機性。靠近這種制度規則議程設置的團體就容易把不重要的問題,或僅是體現少數人利益的問題放在重要的政策討論的議程中,影響重要的或涉及更多人利益的政策議程,從而使侵佔國家利益及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制度化與合理化。

如果政府的職能部門要藉助公權力來謀取行業與部門利益,不僅會嚴重侵害國家及消費者的利益,而且借公權力把這個侵害與掠奪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制度化與合理化,也是對公權力的一種嚴重侵害,從而會大大弱化公權力的權威。我們社會及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能意識到嗎?國內有相應的法律或規則來限制與約束這些行為嗎?這就是目前中國經濟改革的最大問題,制度瓶頸。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