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BY時事解讀 中國的「粗茶淡飯」抗撼美國的「核能大禮」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6-12-17 1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粗茶淡飯」抗撼美國的「核能大禮」
據《華盛頓時報》報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剛剛結束對印度的高調訪問后,美國政府又組織了一支龐大的工商代表團抵達印度,參加11月29日舉行的孟買企業峰會。這個代表團由來自189家美國企業的239名主管組成,既有「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大企業,也有來自醫療保險、機器製造和通訊等行業的中小企業。報道說,這是有史以來美國向印度派出的規模最大的貿易代表團。此前,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伊朗外長穆塔基等都先後訪問了印度。分析人士表示,中美高調接近印度,只是最近出現的全球印度熱中的兩個最新、也是最典型的事件,印度的發展潛力終於開始為世人所認識,因此世界大國逐鹿印度的序幕已經拉開了。

顯然,這個美國工商代表團就是借著「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這股強勁的東風,到印度搶佔市場來了。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美國「軍火大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顯示出了華盛頓不僅要在經濟領域跟中國角逐,而且在軍事領域也要跟印度傳統的盟友俄羅斯對決。

印度是地球上最後一塊「處女地」,與日本人一樣,同樣讓美國看到了最後一塊「沙漠中的綠洲」,同樣也是美國可以肆無忌憚地「既敢泡又敢親」的「大眾情人」。也就是說,繼以「核能大禮」跨過了印度的政治門檻之後,美國在經濟、軍事、文化幾乎所有領域又找到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天地。同樣的,美國無與倫比的財力及其綜合實力的優勢,讓印度難以抵拒華盛頓的「核能攻勢」,而且華盛頓無疑是印度「入常」的最優先爭取的支持者,也是印度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平衡關係的最重要的一個籌碼。

儘管華盛頓沒有象安倍赤裸裸地發誓要在印度跟美國及中國血拚一場那樣咄咄逼人,但華盛頓的意圖卻是安倍在其《美麗的國家》中那一句「另一個十年日印關係超過日美和日中關係」的壯志豪言所不能匹敵的,華盛頓拿出「有史以來美國向印度派出的規模最大的貿易代表團」這一陣勢,顯然就是向中俄日歐宣示美利堅志在必得。

尤其在北京剛剛給印度送來大把「胡蘿蔔」還沒得到新德里細細品嘗的時候,美國這一工商代表團將給剛剛掀起的「中國熱」帶來極大的衝擊。不過,讓印度拿著美國的「核能大禮」來對比一下中國「中印友好牌」、「印巴調和牌」的分量也並未免不是好事。就如我們在1月7日《中日「戀曲2006」》中認為「中日戰爭」的第一個戰役是沒有硝煙的「對決印度」所評述的:無論北京如何籌劃與日本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外交和經濟對決,如何支持帶有政府色彩的中國企業「浴血奮戰」,中國人都必須要以長遠的戰略眼光看待南亞次大陸問題,這個戰略眼光,不僅要有「銅臭味」,而且還要有「火藥味」。

儘管北京沒有給新德里奉送「核能大禮」,但中國領袖的人格魅力正在讓原來敵視中國的印度保守派有所「慢轉彎」,那麼北京這種不講任何條件把中印關係提高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坦坦蕩蕩的外交氣節,就會置華盛頓於十分尷尬之地,布希的「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看來大有可能要變成「免費的午餐」。

換而言之,新德里應該感謝「略施小技」的中國人,正是借著「制衡中國」這一張無形的牌子,才有了華盛頓「核能大禮」的由天而降。印度在未來需要「入常」、晉級「核俱樂部富豪」以及上合組織「農轉非」,中國關鍵性的「點頭」,同樣不亞於美國「核能大禮」的效應。

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聰明的印度人應該認識到,中國企業已經不是十年前單憑「粗茶淡飯」衝擊世界市場的「贗品」代名詞了,中國產品既有低廉的優勢,又有品質高服務優的優勢,這恰恰是發展中的印度最需要的。讓西方國家驚訝的是,中國最著名的華為、中興公司在印度的一些項目競標價,竟然比歐美企業低了30%以上,也就是說,歐美企業最低也要一百億美元競標的投標項目,而中國企業只需要七十億美元競標,這種誘惑印度豈能拒絕?

正是手持王牌、滿懷信心的胡錦濤的到訪,讓新德里不得不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這不僅僅關係到印度每年GDP增長點能否多出0.5%的問題,更關係到一旦錯過了與中國全面合作的「末班車」,那麼還將失去沒有中國人參與就搞不起來、沒有印度參與照樣搞得紅火的泛亞鐵路(中國南部-緬甸-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爾其或歐洲)以及輸油管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或中國-俄羅斯),一旦無緣這兩條貫穿歐亞大陸的經濟大動脈,印度將失去的就不僅僅是GDP增長點每年減少0.5%那麼簡單的了。

毫無疑問,不管中國與美日能否在印度公平地角逐,中國的「粗茶淡飯」照樣可以抗撼美國的「核能大禮」,而且必然能使「山姆大叔」和「東瀛之花」在南亞沙場上付出慘重的代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