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意無處不在 傾聽無需突擊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12-16 0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青年報

某市為了進一步加強市政府與社會公眾的聯繫溝通,傾聽民意、體察民情、問計於民,轟轟烈烈地在全市搞起了「市民月」、「市長熱線周」活動。此類活動在這個城市已經搞了好幾年了,媒體報道后好評如潮。

  圍繞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傾聽民意、問計於民,通過活動引導市民將自己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與市政府的決心意圖統一起來,是天大的好事。對政府這樣的行為,筆者舉雙手贊成。然而,關心群眾、依靠群眾、隨時隨地的問計於民,本應該是政府官員每天、每時都必須要做的經常性工作,似乎並不能用突擊的方法,在一個月或者一周時間內,就一勞永逸。仔細看看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的是孩子上不了學、有的是看病難、有的是交通堵塞……不知道這些問題當地的市民是不是都要攢到一塊兒,等到你舉辦市民月、活動周時再來解決。

  做任何工作都不能盲目地標新立異,尤其在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上,更不能尋求新奇,違反規律去做事,否則等到你轟轟烈烈的把什麼周、把什麼月搞完了,還得回過頭來,一件一件的重干。

  時下接近年終,在聽民意問題上五花八門、標新立異的「創新」大有泛濫之勢。民意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政府官員傾聽民意、尊重民意,重要的不是在形式上的創新,而是態度上的端正,如果說一個月內和一周內就能把所有的民意都聽到、都了解到,把群眾的問題都解決好了,那麼我們的政府部門也乾脆可以大放假了。

  要真正暢通民主渠道,就應該在經常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上,做實實在在的工作。政府工作的公開性、開放性、創新性,是民主政治的必然選擇,與其依靠一個月、一周集中解決問題,不如在完善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建立監督機制、加強約束機制下更大的工夫,變「活動」為程序、變動態為常態、變突擊為經常。

  拓寬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渠道,廣泛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根本的還是要依靠改革和完善政務公開制度,使行政權力的行使,公正、公開、透明。領導幹部不要在吸引眼球上動太多的腦筋,而是要在傾聽民意經常化、求實效上帶好頭。當應該做、必須做的經常性工作,被某種突擊式、運動式的方法取代的時候,就無法避免人們對組織者的動機和效果做更多的聯想了。(張農科)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hz0313 發表於 2006-12-16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