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千般呵護,不如教寶寶自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1-30 2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成人的過分溺愛,使得孩子的自護能力趨於下降。雖然教師和父母竭盡全力,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們,但意外事故仍然不斷發生,這不能不引起父母、社會和幼教工作者的關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千般呵護,不如自護」。為此,我們就幼兒意外事故的發生原因及對策進行探討。

  一、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



  幼兒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們沒有事先估計到或難以預料的偶發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對幼兒園發生的意外傷害事件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事故發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種:

  1、幼兒體質差,體能弱而造成的傷害。

  幼兒由於年齡小,體質和體能發展不理想,在活動時往往把握不好平衡,身體重心不穩,動作不協調,反應慢,不靈活,相撞時躲閃能力差,加之成人對幼兒的過度保護,過分替代,沒有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鍛煉機 會,甚至剝奪了幼兒實踐、學習自我保護的機會,因此,意外傷害事件就很難避免。

  2、幼兒不良行為造成的傷害。

  目前,很多父母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忽視孩子生活習慣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這就造成有些幼兒任性、執拗,集體意識差,謙讓、友善不夠,在遊戲和戶外活動時,規則、秩序的概念較為淡薄,玩興大發時,容易一擁而上,發生爭搶、擁擠等現象,這些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正是發生意外事故的隱患。

  3、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不足造成的傷害。

  我國傳統的兒童保教觀是「保護」、「養育」,兒童在成人的全方位保護下成長起來,他們在意外事故中,表現出不知所措,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的意識、經驗和能力,從而導致了意外傷害事故的頻頻發生。

  二、如何避免和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不可避免,但是通過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幼兒園的具體做法有:

  1、創造良好環境,增強幼兒體能。

  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一些體弱、受保護過度的幼兒,在活動中經常磕磕碰碰,而平時活潑好動、身體健壯的幼兒意外受傷率卻很低。究其原因不難看出,由於體弱幼兒不愛活動,造成動作不協調、平衡能力差,遇到情況反應慢,所以%C


4

主題

63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沙發
ecore 發表於 2007-3-11 14:21 | 只看該作者
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