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4日01:08 新華網

崗頂路段西往東方向早上9時~10時經常發生堵車現象。
廣州人每年因交通堵塞損失1.5個億小時和117億GDP
廣州市區道路平均每天堵塞300宗
環市路:塞,黃埔大道隧道:塞,內環路:塞,中山一立交上橋位,塞……今年下半年開始至今,無論是開車的、坐車的廣州人,開始重新感受塞車之苦。究其原因,除了機動車輛車輛急劇增多之外,連綿不斷的各種施工也是造成塞車的一大因素。為此廣州連續召開三次市領導會議,急尋交通堵塞「解困」良策。11月9日,廣州公安局局長吳沙,親自坐鎮廣州交警部門的交通管理促進大會,明確要求「兩個傾斜、兩個確保」,即要將警力向交通堵塞路段傾斜、向交通繁忙時段傾斜,確保一有交通事故馬上有交警去處理,確保交通堵塞時有交警在現場指揮、疏導。
廣州交警部門11月8日最新發布的交通警情提示,六大路段因建築工地和道路施工,造成交通堵塞:中山八路新虹街南往北方向(地鐵施工)、環市東路花園酒店對出雙方向、機場路全線雙向、大北立交底南往北方向路面圍蔽施工、環市西路西苑對開路段北邊路邊圍蔽施工、廣佛高速公路出口路中間圍蔽施工。
這六大路段的交通阻塞,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導致塞車,而典型的塞車路段,如廣州天河路、天河北路、機場路、環市路、廣州大橋、洛溪大橋等路段廣花放射線、珠江隧道口、廣州大道北進城方向、工業大道金沙路口、白雲大道同泰路口、增槎路、中山八路青年綠島、中山一立交等共十五處最常見的堵塞嚴重路段,則是因為機動車輛太多而造成堵塞。
權威統計:每天堵塞300宗廣州GDP損失7%
據記者從廣州交警統計中獲悉連續三周的剔除交通事故外的交通堵塞情況,10月16日至22日,交通堵塞2186宗:10月23日至10月29日,交通堵塞2718宗,10月29日至11月5日,交通堵塞2007宗。也就是說,廣州每天的交通堵塞約為300宗左右。據交警人士透露,這些交通堵塞多數發生在市中心區,時間則以下午3時後為最多。
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有多大?據2005年9月,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情報所的統計,廣州人為交通堵塞付出的代價則高達每年1.5個億小時和117億元的生產總值損失(相當於本地GDP的7%)。不僅如此,嚴重的堵塞可能造成駕車人和乘客的煩躁不安和心理失衡,以至增加交通事故,而且車輛和路面的損耗也明顯增大。
網路調查:市民認為塞車主因是道路設置不合理
據市政協提供的統計數據,近三年,廣州的機動車平均速度在下降,高峰期間僅達23.6公里/小時,老城區主幹道更跌到17.3公里/小時,一度因禁摩而提速10公里/小時的東風路,目前日間平均車速已經下跌至只有25-30公里/小時。交通堵塞點逐年增多。而委員們認為,中心城區路網負荷不斷加大,城市規劃不合理、小區封路、交通燈設置不科學、停車場不足以及亂停車的問題成為導致交通堵塞的「罪魁禍首」。
而據互聯網的調查,市民認為廣州又見大塞車,主要是道路設置不合理、特權車輛橫行、管理者(交警主要是罰款)沒有履行職責等。
交警說法:根本原因是機動車增長驚人
記者就交通堵塞成因採訪了資深交警廖警官。他認為,造成目前廣州交通擁堵重現的原因很多,道路施工、交通事故、壞車等現象是突發性原因,道路設計不合理、每日上下班高峰時段車流量大是每天堵塞的客觀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廣州機動車增長速度太驚人了。
廣州塞車三大原因
NO1:車輛增長驚人
據交警統計,全市汽車保有量從1999年底的34.8萬輛上升到目前的87.3萬輛,並且按每年15萬輛的速度快速增加,加上一些主幹路段交通已呈超飽和狀態,舊城區路網不完善,路網缺乏層次,一些斷頭路、瓶頸路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直接影響了廣州市道路通行能力。
史上最強的合成新聞照片
澳洲十大毒蛇排名
美國女子監獄的真實生活
街頭激情接吻實拍
代表性受影響道路:東風路、解放路、廣州大道等主幹道。
NO2:年尾搶工期施工多
廖警官認為,有一個原因可能官方不會說的,就是年底一向是市政工程的沖剌階段,地鐵施工、道路開挖、各類建築工地已進入搶工期,佔道作業增多,給路面交通帶來較大壓力,交通流量和事故預防責任都將加大。
代表性受影響路段:機場路全線、環市東路花園酒店對出雙向等。
NO3:道路設置不合理
由於廣州的路網中太多高架路、大橋等,在上橋匝道位處,往往由五、六車道一下縮窄為兩三個車道,造成車多時大堵塞。
代表性受影響路段:廣州大橋南北上橋位、先烈南高架兩處上橋位、東濠沖與法政路上橋位等等。
記者直擊 三條主幹道無一路不堵
昨日下午,在下班高峰期到達前的一個半小時,即下午4點半開始,時報記者兵分三路,在東風路和環市路、廣州大道、內環等橫縱高架橋三大路線進行交通狀況體驗,三路記者的體驗很「一致」:堵,堵得人心煩意亂。
東風路:無壞車沒事故就是車多速慢
第一路記者從東濠湧向西走,車速一直徘徊在30公里左右,在省政府門前遇到了第一個堵塞節點,四條車道的車都在慢行,速度僅有5~10公里,公交車佔用兩條車道,用5分鐘挪過省政府至盤福立交的400米左右路程后,記者才發現,堵塞的原因是多車轉入解放北或上盤福立交調頭,剩下一車道直行所致。
短暫的30公里時速駛到人民北路口,車輛又堵,司機老溫說往西的東風路因為入增槎路、上機場高速和廣清入口,堵得更厲害,記者一行於是花了7分鐘。調頭往東行,從此段一直到陵園西路口,記者沒有發現壞車、事故,就是不明原因的慢行,所有車道都排滿了車,時速仍在30公里徘徊。在農林下路口前,記者的車再次半停半走,擠了4分鐘終於上了跨路高架。之後還算順利,到達天河立交。
記者總結:感覺就是車特別多,就是走得慢,慢得讓人摸不著頭腦。同樣的困惑,記者在走環市路也體驗到——環市東路車輛時速只有30公里,不斷要踩剎車,經過區庄立交、省電視台、火車站等堵塞節點后,卻未見有壞車或事故。
廣州大道:兩車發生輕碰當即引發小塞
第二組記者從客村立交開始北行,首先在廣州大橋收費站處等了紅燈,放行后短暫提速至50公里,在上橋位被逼停,費了2分鐘多上了橋,然後在橋上以25公里速度行駛,經過二沙島匯入車流后,以45公里/小時,行駛到珠江新城隧道出口,遭遇到塞車,走走停停時,還要閃避從中央車道切到上中山一立交車道的車,廣州交通台稱中山一立交的環島前有一小事故導致堵塞,記者的車挪了12分鐘,終於來到事故現場位,發現只是一輛小麵包車從轉彎車道切入直行車道時,與一輛麵包車輕觸,麵包車右前側有一處掉漆。看過對面車道,廣州大道南行車輛從珠江隧道一直緩慢行駛到上橋位。
內環路:5公里多的路走了32分鐘
第三路記者從廣園快速路的五山路口,經過東莞庄前匝道,開始駛入內環路B線,在永福路口前就遭遇慢堵,在此段與A線分行處之間,記者的車走走停停,花了20分鐘才成功轉入黃埔大道方向,然後走了500米的順路,在環市路出口處車輛減速直到停下,記者一看,從此處至黃埔大道與江灣橋分行處,一片剎車燈著起,自此至黃埔大道方向入口,記者的車又走了8分鐘。隨後,以50公里時速走至廣州大道中出口,匯入車流。從入B線至出來,僅5公里多的路,記者走了32分鐘。
警方對策 「兩個傾斜和兩個確保」
據了解,為了應付廣州近期出現的市區道路堵塞有所反彈,部分路段高峰期交通堵塞、緩慢比較明顯的現象,廣州市領導三次專門開會商量對策。市公安局局長吳沙明確提出「兩個傾斜、兩個確保」,即要將警力向交通堵塞路段傾斜、向交通繁忙時段傾斜,確保一有交通事故馬上有民警去處理,確保交通堵塞時有民警在現場指揮、疏導,並要求不斷完善交通科技建設,目前全市共有信號燈路口1024個,其中SCATS控制路口總數已270個,預計到年底要達到350個;要求科學、合理、清晰地完善交通標誌、標線。
因施工造成交通堵塞路段
中山八路新虹街南往北方向(地鐵施工)
環市東路花園酒店對出雙方向
機場路全線雙向
大北立交底南往北方向路面圍蔽施工
環市西路西苑對開路段北邊路邊圍蔽施工
廣佛高速公路出口路中間圍蔽施工
因機動車多造成交通堵塞路段
廣州天河路、天河北路、機場路、環市路、廣州大橋、洛溪大橋等路段廣花放射線、珠江隧道口、廣州大道北進城方向、工業大道金沙路口、白雲大道同泰路口、增槎路、中山八路青年綠島、中山一立交
-----------------------
這樣的管理水平,
道德素質,
損失的還是自己
[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06-11-14 11:40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