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劍英在1976年

[複製鏈接]

124

主題

237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il2022 發表於 2006-11-7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6年10月6日,星期三。下午15點多,葉劍英就動身從玉泉山9號樓的住地來到辦公室所在地———軍事科學院2號樓,為晚上的政治局會議做準備,這讓辦公室主任王守江有些迷惑不解。「離20點的會還早著呢,葉帥為什麼這麼早就來參加會議了?」
  像往常一樣,王守江把會議要討論的幾份文件準備好,裝進了葉劍英的公文包。工作人員讓葉劍英先在卧室里小憩一下,但葉劍英有點坐不住。他讓工作人員備車去中南海。
  被葉帥喊成「馬頭」的貼身警衛馬錫金,很早就接到指令:10月6日晚上有會,他和司機老趙都不能回家;葉帥又親自叮囑:開會期間,「馬頭」站在會議廳門口不能離開,老趙坐在車裡不要出去。時隔30年再回想這一幕,馬錫金說,「老帥從來沒有囑咐得這麼細」。
  「紅旗」剛駛出軍事科學院不久,坐在後排的葉劍英說:「『馬頭』,你看看,機場的飛機還都在嗎?」那時的北京,樹沒那麼多,樓也沒那麼高,從西山這裡放眼望去,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遠處西郊機場里停的飛機。1、2、3……馬錫金一直數到了「18」,「飛機都在!」西郊機場本來有20架三叉戟,1971年林彪叛逃時帶走了一架,後來機場自己出事故又損失了一架,就剩下了18架。葉劍英應了一聲,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葉劍英問:「『馬頭』,懷仁堂正廳有沒有後門?」「有,前面有個大草坪還能停車,東邊還有一個門,平時毛主席都是從東門進來,進東側休息室。」葉劍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快到軍事博物館時,葉劍英又開口了:「『馬頭』,你看一下釣魚台那邊有沒有『紅旗』出來?」馬錫金知道,葉帥關心的是張春橋和王洪文的動靜,他們一直住在釣魚台,他趕緊盯住釣魚台方向的來車,什麼也沒看見。「我現在想起來,葉帥是擔心走漏了風聲,江青等人先動手,他們的全部計劃就打亂了。」
  當馬錫金陪伴葉劍英到達懷仁堂正廳時,看見華國鋒與汪東興早就到達,他們同時站起來迎接葉帥。

  若干年後,葉劍英為這場行動做了這樣的概括:「抓『四人幫』我們沒開過會,都是個別聯繫。
  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沒有第四個人。」而華國鋒與汪東興,也在不同場合,表達過類似的意見。
  華國鋒對葉劍英的信賴,無疑是促成此事的最基本的條件。
  但葉劍英對華國鋒並不十分了解。據軍事科學院《葉劍英傳》傳記撰寫組成員丁家琪的文章,在毛澤東去世前一兩個月左右,七八月間,葉劍英到中南海看望了病重的毛澤東以後,回家途中,曾繞到北京東四史家衚衕華國鋒住地,第一次登門拜訪了他。看到70多歲的葉帥親自來訪,華國鋒顯得由衷地高興。一番寒暄
  后,葉劍英說:「有的人要成立全國民兵指揮部,把民兵搞成第二武裝。」此番話的目的是想試探華國鋒的態度。華國鋒不難領會葉劍英所言的「有的人」指的是王洪文他們,他表示對這種做法也不贊成。這一試探,讓葉劍英心中對華國鋒的態度多少有了一點兒底。據丁家琪撰文回憶,他在1996年11月訪問汪東興時,汪東興這樣說:「葉帥與我和華國鋒談這個問題(注:指解決『四人幫』問題),一開始不是直截了當地提出來,而是比較含蓄的,逐步試探。」「華國鋒對『四人幫』問題,一開始態度不明朗,他的辦法就是不做聲。」
  9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上「四人幫」在毛遠新的工作安排問題上與其他委員發生爭執。會議開到最後,多數人都走了,只有「四人幫」對著華國鋒和汪東興,但華國鋒對「四人幫」的要求始終不表態。
  此時,華、葉、汪三人的溝通更加頻繁。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們從不開會,總是個別交談,汪東興曾向葉劍英提出:「你年紀大了,還是由我來跑吧。」葉劍英說:「你住在中南海,目標大,容易暴露,還是由我來跑。」據王守江回憶,好幾次去史家衚衕的華國鋒家,葉劍英都是從運煤的後門進來的。有時在中南海或人民大會堂開完會,葉劍英讓司機拉著他在附近轉了幾圈,再拐到華國鋒家。
  國慶節晚上在天安門城樓開學習毛主席著作座談會,葉劍英幾次向汪東興了解當晚會議警衛工作情況,當得知城樓上的警衛是由汪親自掌握的中央警衛團的部隊擔任時,他才最後決定參加會議。

  當時,一些老同志已經對這場最終的對決方式有所感覺。陳雲後來有文章回憶當時的情況:「我到葉帥那裡,見到鄧大姐談完話出來。葉帥首先給我看了毛主席的一次談話記錄,其中有講黨內有幫派的字樣,然後問我怎麼辦?我說這場鬥爭不可避免。」
  據王守江回憶,後來當葉劍英與華國鋒、汪東興醞釀對「四人幫」採取措施時,他決定再徵求一下陳雲的意見。他把王震叫來,讓王震到陳雲那裡徵求意見。
  王震到了陳雲家裡,把葉劍英說的解決「四人幫」的辦法跟陳雲講了。陳雲經過反覆思考以後,讓王震轉告葉劍英:「看來,只有採取抓的辦法。不過,黨內鬥爭,只這一次,下不為例。」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華國鋒、汪東興等人的職位有所變化,徵求一些老幹部的意見,據王守江回憶,在廣州的葉劍英看了這份意見,說了這樣一番話:「在抓『四人幫』時,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如果我們三個人當中的任何一人走漏了消息,後果不堪設想。他們兩個是有功的,應該給予適當安排。」

    (童莉群摘自《三聯生活周刊》第40期 作者李菁)

0

主題

30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7
沙發
share 發表於 2006-11-7 20:54 | 只看該作者
老謀深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9

主題

2880

帖子

72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8
3
東海艦隊副政委 發表於 2006-11-8 12:39 | 只看該作者
早在75年周病重時,葉和鄧就以達成默契,要弄掉四人幫,軟禁毛澤東,只是當時病重的周強烈反對而作罷.......

[ 本帖最後由 東海艦隊副政委 於 2006-11-8 15:57 編輯 ]
人在高潮時享受成就,人在低潮時享受人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4
愛華 發表於 2006-11-8 14:41 | 只看該作者
葉和鄧就以達成默契,要弄掉四人幫,軟禁毛澤東


給他豹子膽,他們也不敢吧。並且也沒有那個能力。看看8341是誰管著就知道。否則林彪不早幹了?和林彪相比,葉和鄧算什麼。

毛澤東在位時,很大的難題就是左、右派的矛盾問題。毛反極左(可惜毛主席自己在很多時候也犯了極左錯誤)、和極右。鄧小平的政治前途是毛主席給他留下來的。很多人都提出開除他的黨籍,毛反對。

左派和右派的矛盾一直存在。這也是政治平衡。單靠左派和單靠右派都是政治失衡,並不見得是好事。毛主席後來選華國鋒作繼承人,也是從這方面考慮。因為華國鋒捲入左、右衝突的文革並不深,他本人雖是左派,但在右派中樹敵不多。可以為左、右派接受。

當然,想當頭的不只是華國鋒,那四人幫(其實就是極左派)和右派(鄧小平等)都有人盯著那個位置。但四人幫是公開的。鄧小平等是隱蔽的。葉其實代表的是軍方。也應該是左派的人。但在和平時期軍方雖然權力大,但權力在不斷削減中。四人幫也想進入軍方。但四人幫和鄧小平的區別就是資歷。四人幫沒有資歷。而鄧小平那幫人都是從戰爭中出來的。因此四人幫想強行進入軍隊,引起老軍頭的不滿。鄧小平本身就是軍頭們圈內的人。特別是二月逆流,那些軍頭們都挨了整(其實只是挨批、削權),軍頭們心中對四人幫就很不滿。二月逆流的實質是給軍頭們削權,但樹立林彪的政治威信。四人幫不過是出面整這些事的。因此林彪完蛋后,毛主席很快就給二月逆流平反了。這些軍頭也可以平衡一下年青的極左派。

軍頭們怕四人幫和偏左的華國鋒合流,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就和右派合在一起。拉上了一個怕四人幫奪權的華國鋒。(這也可以看出華國鋒的位置,就是左派偏中。)。華國鋒也以為打倒四人幫后位置就穩定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看中那個位置的不僅只是四人幫,還有鄧小平等人。打倒四人幫后中國政治體系中政治平衡就偏向了更有實力的右派。華國鋒的結局也就可以預料了。這也是很多人都說華國鋒是個老實人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他當時對鄧小平等右派的實力和鄧小平的政治野心估計不夠。也不知道在平衡中求政治生存。

葉在打倒四人幫中起了關鍵作用。因此鄧小平很感激他。葉家後來在廣東橫行1、20年,鄧小平幾乎是睜隻眼閉隻眼。這也算是政治回報吧。一直到現在,廣東都幾乎是一個獨立王國。看這次胡主席能不能收拾他們了。

[ 本帖最後由 愛華 於 2006-11-8 14:52 編輯 ]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5
hz0313 發表於 2006-11-8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6
phtsl 發表於 2006-11-8 21:13 | 只看該作者
投機分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