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獵鷹L15不可能全面優於山鷹JL-9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1-2 1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網 錄入時間:2006-11-1
 
  L15教練機橫空展翅,著實令國人眼前一亮,一時間,網上沸沸揚揚,眾說紛紜,熱鬧非凡。一頂頂"第一"的桂冠也紛至沓來。

有業內人士稱,L15教練機的"大迎角飛行性能超過了F-16、F-15和"米格"-29等第三代標準型戰鬥機"。

果真能如此,當然令國人欣慰。然而,現在還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設計階段對大迎角飛行性能,只能是一種預測,不可能了解得很具體。譬如,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就不是在設計階段就知道了的,而是後來在試飛過程中探索出來的。現在說"超過",還為時過早了一點。戰機是真刀真槍的真傢伙,而不是隨隨便便的玩意兒,一旦刀兵相見,敵不過F-16、F-15和"米格"-29等,那可不是玩的。

業內人士一會兒認為"L15飛機平台的技術不很適合用來改進為以對空作戰為主的空中優勢戰鬥機。" 一會兒又說"可以認為L15在中空亞、跨音速格鬥機動性能上完全有能力與常規的三代戰鬥機相抗衡"。這就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過於樂觀了。

L15教練機的設計M數僅為1.4,追,追不上,跑,跑不脫,不知道怎麼去和F-16、F-15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機抗衡?

業內人士認為,"教練"-9超音速教練機是在"殲教"-7的基礎上,通過換用雙三角機翼和改為兩側進氣所發展的改進型超音速教練機。

其實,這恐怕既是"教練"-9的短處,又是"教練"-9的長處。因為,它達到了業內人士所稱的:教練機應該具備的最主要特徵--性能可靠、皮實、易維護和高完好率。

已經順利完成試飛的"教練"-9,充分表現出"性能可靠、皮實、易維護和高完好率"。

據悉,在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裡,"教練"-9就順利完成了90%以上的試飛科目,性能指標完全滿足設計要求。而且,出勤率高,每月平均飛行20餘架次,最多可達30多架次。軍方體驗飛行后,給予了很好的評價。

而作為新機L15教練機,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對新機試飛稍有常識的人,都該知道,這還尚需時日。

L15教練機首飛前,這樣試,那樣試,才把前輪抬起來,足見新機要完善的不容易。

"教練"-9可是一下子就把前輪抬起來,沖向蘭天的。可見,漸改有漸改的好處。

業內人士認為,L15教練機"通過在設計良好的飛行平台上擴大使用範圍來提高教練機的改型能力和使用效費比"。

據報道,L15教練機宣布的價位在1200~1500萬美元,L15教練機的使用維護費用能比"教練"-9低多少,還不得而知。即便能低那麼一點,要多少飛行小時才能抵消單機差價?能用"教練"-9訓練的科目,去用單機價格為2倍多的L15訓練,效費比能高嗎?

既然,業內人士已注意到,主戰機種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美國,訓練飛行員用的仍是四、五十年前設計製造的T-38教練機,""教練"-9整體技術水平上要優於T-38教練機,而且高速飛行能力甚至還要超過T-38教練機" ,所以,中國軍隊完全可以依靠"教練"-9,來完成高性能戰鬥機的飛行員的大部分訓練工作,而且不失為是一種效費比高的途徑。

業內人士認為,L15教練機單純從技術水平上來看要"全面優於"已完成試飛工作的"教練"-9超音速教練機。

號稱推重比達到1.2的L15,設計M數僅為1.4,而推重比僅為0.8的"教練"-9,卻已大大超過了M數1.4。可見,噸位小的飛機,採用雙發布局,要付出沉重的阻力代價。

"教練"-9從三角翼布局該為雙三角布局,使其中低空亞音速性能接近於三代機水平,而付出的代價是,超音速性能達不到M數2。同樣,L15教練機有所得,也有所失,也付出了沉重的阻力代價。

所以,在阻力問題上,L15教練機比"教練"-9,恐怕毫無優勢可言。

另外,業內人士好象還忽視了教練機所肩負的一個重要使命--進行失速尾旋科目的訓練。

尾旋是最危險的飛行狀態,也是最令飛行員望而生畏的。

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的飛機,一般都放寬靜穩定裕度,L15教練機得益於此,才敢稱"可控攻角可以達到30度以上"。

但是,凡事有利皆有弊。靜穩定裕度小的飛機,一旦進入尾旋,一般都是攻角很大的姿態很平的尾旋,靠平尾改出平尾旋,一般都很困難。

美國 F- 4"鬼怪"戰機,投產裝備部隊后,因尾旋而接連不斷的摔飛機,又不得不耗資再次研究F- 4的尾旋特性。

網上有文章斷言"山鷹採用傳統的雙三角機翼,可控迎角不會超過16度" 。其實,任何一種像"山鷹"那樣內翼為57°大後掠角的雙三角機翼布局,可控迎角超過20°,應該不是難事。據悉,"山鷹"早已完成小速度科目試飛和模型失速尾旋試飛,可控迎角遠遠超過20°。秉承三角翼優良失速尾旋特性的"山鷹",在模型失速尾旋試飛中,也表現不俗。

未經試飛驗證,獵鷹的可控攻角是否能達到30度,姑且不論,獵鷹連1~2°攻角的超音速飛行都很費勁,30°攻角的飛行又能維持幾秒呢?恐怕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

所以,同時代設計的同類型飛機,性能要"全面優於"另一種,一般是不可能的。

L15教練機出世,終究是中國航空界的幸事,高興之餘,我們需要一份冷靜,需要一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一頂頂"第一"的桂冠,似乎在告訴國人,我們設計製造戰機的水平,已經快趕上航空強國美、俄了。"雙鷹奇謀"也僅僅是做秀而已。其實,無論是財力、物力,還是人力,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航空界的精英們,繼續努力吧!


山鷹2003年12月13日首飛成功后,轉場鑒定試飛,主要進行了綜合航電系統功能檢測,包括自主導航、雷達、武器系統等,試飛情況正常。主要功能如下:

山鷹飛機採用高升阻比雙三角機翼、機身兩側肋下進氣的先進氣動布局,提高了飛機的起降性能和中低空亞跨音速性能。山鷹的正常起飛重量為7800千克、離地速度為每小時250-270千米,起飛滑跑距離400-500米。飛機的著陸接地速度為時速230-250千米,在放減速傘的情況下著陸滑跑距離500-600米。該機裝備一台WP13FC型航空發動機,最大推力4400公斤,在全加力狀態下,推力可達到6450公斤。最大上升率達每秒160米。

山鷹採用先進的座艙外形設計、單塊式圓弧風擋以及前後座艙地板高度差等措施,前座艙正前方下視角為14度,後座艙大於5度。
山鷹飛機全機有5個掛點,總外掛重量2000kg,能攜帶近距空/空導彈、各式炸彈和訓練彈、火箭發射器和航炮,具有一定的空戰和對地攻擊能力


L-15獵鷹教練機

  資料圖:中國山鷹高級教練機


[ 本帖最後由 白頭翁 於 2006-11-2 11:47 編輯 ]

301

主題

1916

帖子

81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0
沙發
菜鳥潛水員 發表於 2006-11-2 12:20 | 只看該作者
教練機始終是教練機,不能期望變成戰鬥機,L15的用途是作為一种放寬靜穩定度的電傳飛機,培養新一代戰鬥機的飛行員,因為su27和J10和老一代戰鬥機不一樣。而山鷹可以取代遭人詬病的殲教7。
作為處於發展階段的中國航空,少一些功利,多做些嘗試是很有意義的,試飛十種飛機,有兩三種投產,就很不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14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34
3
HKF6699 發表於 2006-11-2 15:07 | 只看該作者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嘴上說誰不如誰,拿一些所謂的技術參數加上所謂軍事專家的見解來說明
誰比誰厲害,其實要把這兩個機拿到戰場練練,誰好誰不好就檢驗出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471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4
johnjian 發表於 2006-11-2 21:41 | 只看該作者
不過就是為了宣揚山鷹而詆毀L15的廣告而已,山鷹未出世就落後,買山鷹的不是笨蛋就是受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