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友文章] 我看白馬山戰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0-2 0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OLOR="DarkRed"]文章來源:SINA論壇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時間:2006-10-2[/COLOR]  


  志願軍白馬山的戰役,究竟該如何評價?我認為是一場失敗的戰役。說白馬山戰役是失利的,不僅僅體現在有的人斤斤計較的傷亡對比上。論傷亡,各種數字看,也許我們比對手韓軍略小,但起碼也是旗鼓相當的,同樣在兵力投入上,志願軍五個團對韓軍四個團,而韓軍編製比我方大,又有美軍的空中支援和強大的炮火,雙方也都在不斷地添油加醋,應該說,雙方同樣是相當的。

  說失敗,最基本的一個理由是:志願軍沒有達到自己的戰術目的,這應該是衡量勝負的根本尺度。投入王牌重兵,傷亡巨大而又沒有達到戰術目的,這種失敗沒有任何借口好找。

  還有一點,這場失敗,我們的對手是屢屢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的韓國軍隊。這也是一些人對討論此戰非常敏感和不舒服的原因。一個本來根本不是我們對手的對手,在一場旗鼓相當的慘烈戰役中,頑強地守住了自己的陣地,破壞了志願軍的戰術目的,這既是我們以往對此戰比較迴避的原因,也是韓軍幾十年來反覆宣揚的理由。

  其實,這並不是壞事。白馬山戰役不是潰敗,不是完敗,只是在旗鼓相當下的戰術失敗。而如此的忌諱,本身說明我們對對手的心理優勢。試想,如果是抗戰中,國軍也好,共軍也好,以這樣的傷亡比例對日軍打一場戰役,或者朝鮮戰場上對美軍,雖然沒有達到戰役目的卻得到這樣的傷亡比例,戰史可能就要大肆宣揚了。韓軍之宣傳白馬山,就如國軍之宣傳台兒庄崑崙關一般,那是為數極少的光榮戰例。

  如果我們能跳出戰役本身去思考,我們可以發現,朝鮮戰場是防守者的天堂,進攻者的地獄。戰爭初期是麥克阿瑟趾高氣揚咄咄逼人的時代,結果他在朝鮮北部的山地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從中朝邊境潰退到了三七線;砥平里也好,五次戰役也好,是志願軍攻擊的戰役,但是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損失慘重。

  這樣的戰役還有很多,上甘嶺不用說了,那緊接著白馬山戰役,結果截然相反;還有一次,在五次戰役志願軍敗歸三八線不久,美韓聯軍在東線對人民軍發動過一場攻勢,兵力對比,是美韓三個半師,對人民軍三個軍團(每軍團三個師兩萬多人,兵力少於志願軍一個軍),結果一個多月下來也是傷亡慘重一無所獲。

  在雙方兵力火力素質意志都成為確定因素以後,朝鮮的地理決定了,認真攻與有備守,前者處於一個很不利的位置。因此,戰爭沒有演繹成一方完全的勝利,而是從太極推拿演變成了膠著的牛皮糖。

  也許有人會拿末期的金城戰役來反駁。但是這個特例有它特定的條件,除了韓軍狂妄自大和我軍兵力強大準備充分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軍不想打了。甚至於為了擺脫李承晚的糾纏不清,能夠早日停戰,美軍是抱著坐山觀虎鬥隔岸看戲的心態來對待這場戰役的。他們從內心希望韓軍得到個認真的教訓,好讓他們早日回家。當然,如果戰役會向改變總體戰場態勢的方向發展,美軍是不可能旁觀的,這點老毛和志司也非常清楚,所以才會在敵人完全潰敗以後見好就收。

  新浪軍壇對於朝戰的討論一向很熱烈,我不明白的事,為什麼一說共軍打得好或者人說共軍敗了都有人要急得跳腳罵娘?是否因為軍迷大多是中學生?是否有人把戰爭看成體育比賽,喜歡用姚蜜姚黑的方式來討論歷史?如果都能客觀認真地去閱讀戰爭閱讀歷史,軍壇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

  我也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無比,軍隊百戰百勝,但面對歷史我們還是需要客觀冷靜。把失敗從歷史書上抹去,改變不了歷史的任何東西。相反,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一定是會認真對待自己曾經的失敗,是能夠正確面對自己差距思索自己弱點的軍隊。不僅僅是軍隊,這點也同樣適用於政府。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0-2 08:58 | 只看該作者
把失敗從歷史書上抹去,改變不了歷史的任何東西。相反,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一定是會認真對待自己曾經的失敗,是能夠正確面對自己差距思索自己弱點的軍隊。不僅僅是軍隊,這點也同樣適用於政府。

小到個人,大到一支軍隊和政府,都必須能不斷地從自己的失敗和錯誤中接受教訓、總結出經驗,避免今後重犯類似的錯誤。這才是正確地對待錯誤的態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575

帖子

88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4
3
trump 發表於 2006-10-2 22:34 | 只看該作者
同意, 頂.
補充, 上甘嶺和白馬山戰役基本上是同時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