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致富難受窮也難 澳大利亞如何「劫富濟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6-9-19 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澳大利亞人的收入差距不大,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澳大利亞有一套相對比較完備的收入分配製度,因此,在澳大利亞,致富難,受窮也難。

  《人民日報》文章說,以2004年的家庭每周可支配收入(稅後收入)為例,低收入家庭為三百澳元,較上年增長9%;中等收入家庭為492澳元,較上年增長7%;高收入家庭為1027澳元,較上年增長3%。高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只有三倍多。而且,從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幅的顯著差異上還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收入差距正在呈現縮小的趨勢。這樣的收入分配格局,同澳大利亞長期實行的收入分配製度直接相關。概括起來說,澳大利亞的收入分配製度主要由收入援助、最低工資和個人所得稅三項組成。其中,收入援助和最低工資制度旨在「濟貧」——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個人所得稅則旨在「劫富」——在調節高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同時,也為龐大的收入援助開支籌資。

  與其它典型市場經濟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有所不同,澳大利亞收入援助制度的基本目標在於消除貧困,縮小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而非均衡居民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收入水平。收入援助的項目五花八門,各有各的政策意圖。比如,有旨在為撫養子女的家庭提供幫助的所謂「家庭援助」,有為那些因父母全職工作或學習而將子女託付給第三方看護的家庭提供補助的所謂「子女看護津貼」,有向承擔看護殘疾人、兒童義務的人員提供的所謂「看護人員津貼」,有專為老年人發放的所謂「老齡補貼」,有為失業者設計的所謂「失業津貼」,有對因生理殘疾或智力障礙而無法工作或每周工作時間少於三十小時的居民發放的所謂「殘疾人員補貼」,等等。目前,有近80%的家庭享受收入援助,而且收入援助注意向包括老人、殘疾人、失業者、單身父母、戰後老兵等特定群體傾斜。

  澳大利亞的最低工資制度早在1903年便開始實施了。現在,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小時12.75澳元。在不低於聯邦政府設定的最低標準的前提下,各州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州的最低工資標準。各州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及其實施,要考慮行業、職務、年齡等因素,以分別制定適用於不同崗位的最低工資標準。同時,還要檢查、監管標準的實施情況,接受僱員投訴,對違反標準的僱主給予處罰。由於有比較嚴密的制度保障,最低工資制度在澳大利亞能夠有效運行。

  個人所得稅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大稅種。這其中當然有增加稅收收入方面的考慮,但更重要的著眼點是以其所具有的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來實現縮小收入差距的目標。澳大利亞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所有收入按照個人所得、經營所得和資本利得三個類別,分別繳納所得稅。個人所得與資本利得適用同一套超額累進稅率,為主體稅收來源;經營收入適用30%的統一稅率,通常抵扣額較高。個人所得的起征點和適用的累進稅率不固定,政府往往會根據經濟發展和納稅人所得的變化情況適時進行調整。根據最新修訂的《所得稅法案》,目前個人所得的起征點為6000澳元,適用的稅率檔次依收入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小的差異。年收入在6000至21600澳元之間,適用15%的稅率;依次累進,95000澳元以上的收入則適用47%的最高稅率。


來源:星島環球網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沙發
空手 發表於 2006-9-19 17:25 | 只看該作者
很難發財,但也不會窮到那裡. 覺得稅務制度還是向低收入,小生意傾斜. 所以有對一個正常家庭而言,有要麼二個人PROFESSIONALS,要麼二個人都不做(這都不做不是指吃救濟,而是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生意,加上政府給家庭的補助金).

很有趣的話題,對於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人,值得研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162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48
3
_hello 發表於 2006-9-19 19:39 | 只看該作者
也對於即將來到澳大利亞為了移民的人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4
hfang2005 發表於 2006-9-20 10:26 | 只看該作者
  《人民日報》文章說,以2004年的家庭每周可支配...[/QUOTE]
討論澳大利亞的事怎麼能引用《人民日報》的文章?"致富難"要看你如何致富,你如果遵紀守法地去致富,這和世界上其他的西方國家沒有太大的區別;你若要走歪門邪道地致富,當然要比在中國難了.稅後家庭收入為1027澳元如何就成為高收入家庭?去年澳大利亞政府公布的平均工薪是$1045/PW(稅前),換算成稅後大約$700~800.我和太太稅後早已超過了$1100/PW,可是生活比起當地的富人(小富)有天壤之別,這怎麼能算是高收入家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5
空手 發表於 2006-9-20 11:47 | 只看該作者
靠工資在澳大利亞是很難富的,大部分富有的人家,大多都是以前冒不經心的買房買富的. 我長期都是在低收入一邊的,現在和當地的富人的差別並不大.

澳洲許多人家,只是體面,並不一定在生活中開銷很大,好的人家,無非是住在好區,車開的體面些(其實也沒有什麼人看),孩子上私校而已.

hard working would no make rich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in this world.

澳大利亞實在沒辦法可以拿救濟,有個這一條,幹什麼都不用怕,...我幹什麼都是這樣想的,這是我最後的一條路,可我從來沒拿過救濟. 政府有救濟,不是叫我們拿救濟的,是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怕,是叫我們try best to make good futur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6
hfang2005 發表於 2006-9-20 13:46 | 只看該作者

受窮難是真的嗎?

要說"在澳大利亞餓不死人,沒有看不起的病"是真的,"受窮難"可不是真的.要看你的"窮"的尺度是什麼,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只滿足於"餓不死"或"有衣遮體"那不就回到了200年前了嗎?周入$1000的水平,在澳洲只能算中等水平,中產階級中的下層.在悉尼,墨爾本這樣的城市,要想住好區,開好車,孩子上私校,年薪沒有$100K以上,那就是打臉充胖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7
空手 發表於 2006-9-20 19:03 | 只看該作者
$100K應該是不夠的. 在澳收入不應該看工資,因為工資是單一收入,而且不穩定,一去稅,就所剩無及了,前二年才知道,CENTRELINK評估一家人的收入,是COMBANATION INCOME,所有的收入都算上,不過具體演算法,不太清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8
hfang2005 發表於 2006-9-20 19:52 | 只看該作者

澳大利亞離「劫富濟貧」越來越遠了.

自霍華德的自由黨上台以來,就開始了改革.總體來講已改變了「劫富濟貧"的方向.十幾年前只要在工廠里找一份Full time 工作,就可以買房買車,老婆不必上班在家看孩子就優哉地過日子.現在已經不可能了.澳大利亞大的製造業大部已轉移到亞洲或中國去了,剩下的不多了.本人住墨爾本,親眼看到那些大的工廠一個個關閉.從1994年開始:日產汽車,Dunlop Tyres,NEC,Bosch,Hoover,Fujisu,Arnott's都消失了,這些工廠里的工人大多拿著$20~30的時薪.他們丟了這樣的工作,很難想象再能找到相當薪金的新工作.霍華德上台以來,削減公立大學投資(大學大量吸收海外留學生,也是教育產業化以彌補資金短缺),大量增加私立貴族學校的資助,提高最高稅率(47%)的Income門坎等等...,這一切都是窮人受損而富人得益,怎麼能說「劫富濟貧」呢?我懷疑寫這篇文章之人,根本沒有看到這十幾年來澳大利亞的變化,也許沒有在澳洲住過幾年,完全是照本宣科誤導讀者.我本人不反對霍華德的這種改革,因為這是大勢所趨,如果不改革,澳洲就沒有出路.「劫富濟貧"和「劫貧濟富」都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我相信澳大利亞正在找出它們之間的平衡點,或正在朝這個方向走.我希望大家能發現澳大利亞的經濟或社會形態不同於美國和歐洲,而是介於二者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9
空手 發表於 2006-9-20 19:58 | 只看該作者
以前在澳大利亞打工,有打工皇帝之說,現在越來越少了,...在澳大利亞打工,本質上是越做人越懶,越做路越窄,...個人看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0
hfang2005 發表於 2006-9-21 07:10 | 只看該作者

打工皇帝還有嗎?

霍華德對窮人最狠的一招就是最近出台的新勞工法,它賦予僱主更大的權利解僱工人.說白了就是讓你走人,不用說理由.這也叫「劫富濟貧」? 澳大利亞的貧富分化也越來越大,勞工階層的工資漲幅象蝸牛,而管理階層的薪金象火箭一樣向上竄."打工皇帝"雖未絕跡,但也快成歷史名詞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1
空手 發表於 2006-9-21 09:53 | 只看該作者
澳正式雇傭的的工資,全國平均數是A$1045, 僱主還有給僱員買各種方式的保險,和退休金,所以,一般中小企業的僱主是苦不堪言的.

霍華德的這一招,還是有利於澳大利亞的經濟的,使工會的權利進一步削弱. 說實話,自由黨聯盟在位的這麼些年, 大體的政策,對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還是有利的. 澳大利亞在進10年的時間裡,經濟增長幅度一直是在發達國家中佔據首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4
12
millennium 發表於 2006-9-22 16:24 | 只看該作者
[QUOTE=hfang2005]  《人民日報》文章說,以2004年的家庭每周可支配...[/QUOTE]
討論澳大利亞的事怎麼能引用《人民日報》的文章?"致富難"要看你如何致富,你如果遵紀守法地去致富,這和...[/QUOTE]

大哥,人家是人均,不是你跟老婆兩個人加起來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3
hfang2005 發表於 2006-9-22 16:57 | 只看該作者
[大哥,人家是人均,不是你跟老婆兩個人加起來啊[/QUOTE]
老兄,你可看準了,是每個家庭的平均收入,不把老婆加上,加誰的?還要加上二奶的不成?很不幸,本人沒有二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4
空手 發表於 2006-9-22 17:22 | 只看該作者
當然是人均,澳大利亞家庭二個人都工作的並不佔多數,因為稅務上算不過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5
hfang2005 發表於 2006-9-23 17:38 | 只看該作者
[QUOTE=空手]當然是人均,澳大利亞家庭二個人都工作的並不佔多數,因為稅務上算不過來.[/QUOTE]
這話兒是怎麼說的!人均=家庭?莫不是說澳大利亞的家庭大多是單身漢或單身女?妻子上班的可能不佔多數,但是比例也不致於小到忽略不計的程度啊!國家的經濟統計數據哪能這樣四捨五入?何為"稅務上算不過來"? 讓人暈菜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16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9-23 22:16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空手八成是想說,澳洲人數學差,兩個人工作就不會算賬了,不知道要退多少稅了,所以只有一個去工作,一個在家。。。

可也真是奇怪呀,家裡就一個人去工作,要養一大家子,孩子就好多呀,還要供房,八成還要供車,可是看那些鬼子活得照樣滋潤,真是納悶呀,難不成他們的後院都種著搖錢樹,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7
空手 發表於 2006-9-24 13:27 | 只看該作者
所以要想為什麼? MR8,好久不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18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9-25 19:26 | 只看該作者
[QUOTE=空手]所以要想為什麼? MR8,好久不見了?[/QUOTE]

呵呵,空手害了相思病嗎?滿腦子想的都是MR8。。。

我最近在積極地響應你的號召,所有的周末時間都在INSPECTION,煩死了,我的忍耐已經快要到了極限了。每次看得我心煩的時候,我就會找個小樹樁踢兩腳,順便問候你幾句,呵呵。。。開玩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9
空手 發表於 2006-9-25 20:29 | 只看該作者
10 HOUSES IN SYDNEY,在這種貼里,自然就會想到他的本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20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9-26 18:01 | 只看該作者
看清題目沒,「劫富濟貧」呀,老兄,似他那般的富人如何敢在這裡現身。稍一露面,即便是網路,只怕也會在「劫」難逃呀,呵呵。。。

如此非常時期,只怕他在囤積居奇,頗有點兒軍火商人的味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