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正視中國貧富懸殊的加劇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7-12 1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王石川

  經濟學家蕭灼基認為,中國的基尼係數並不嚴重。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炒作基尼係數的現象,從我國的具體情況來說,這種基尼係數引起社會動亂的可能性不大。原因: 第一,總體來說我國經濟處在一個發展上升階段,貧困人口是有,但是總體來說是在下降和減少。第二,我國還有三條保障線,一個叫貧困線,一個叫低保線,還有一個下崗職工的最低補助線。第三,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共同富裕,所以我們要逐步改變貧困者的貧困面貌。(《北京日報》)

  我國目前的基尼係數是0.47,早已衝決警戒線,誠如學者李實直言:「中國的收入差距在亞洲僅次於菲律賓,超過了所有的歐洲國家。比一些南美和非洲國家略低。」群情洶湧,民怨鼎沸,正當公眾對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忿忿不平時,正當有識之士對貧富懸殊的可怕後果愁腸百結時,正當決策部門為彌合收入差距的鴻溝集思廣益時,經濟學家蕭灼基拋出「中國的基尼係數並不嚴重」的大論,究竟是被譏為「裸奔」般的嘩眾取寵,還是窮經皓首后的深思熟慮,值得追問。

  日前,中國國情研究會推出的報告指出,一個中國里,已經有三個消費世界。「第一世界」是一個為了自我享受的「需求」世界;另一端的「第三世界」則是一個「清貧型」的消費世界;那些「奮鬥的小白領」所處的是「第二世界」。其實,三個世界里並不包括那些「在溫飽線上掙扎的人」,中國國情研究會秘書長張仲梁說:「對於他們最重要的是『脫貧』而不是『消費』」。看看,這些人連消費的資本都沒有,因為他們連溫飽都沒有解決。面對那些嗷嗷待哺的人,不知道蕭灼基該如何言說。

  讓我們用數字說話。從城鄉差距看,去年9月6日,時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的邱曉華感慨,城鄉消費差距令人震驚,農村消費水平落後城市10年。從城鎮內部差距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城鎮居民收入差距達10.7倍,10%的居民佔有45%的城市財富。社科院發布的《2005年社會藍皮書》則顯示,2005年城市居民中最富有的10%家庭與最貧窮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過8倍。從行業差距看,壟斷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5~10倍。差距,差距,林立的差距背後是鴻溝的橫亘,伴隨著的則是敵視。

  遺憾的是,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鴻賓介紹,截至2004年底,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還有2610萬,貧困人口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擴大。一方面貧窮人口仍然眾多,另一方面返貧現象嚴重,貧富懸殊自然加劇。更需提起的是,全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農民屬於自費醫療群體,而城市合作醫療的覆蓋率則為42%。蕭灼基所言及的三條保障線,實際上對農民能否惠及以及惠及到多大程度,答案不言自明。

  針對收入差距繼續擴大的現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部部長丁寧寧曾直言,收入差距擴大威脅社會穩定,須注重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可以說,貧富差距的可怕後果,人人皆知,此處無須贅言,那麼,蕭灼基為何否認基尼係數加大的嚴重性呢?原來,尚在上個月,央行行長助理易綱就已駁斥基尼係數風險,稱中國收入差距被誇大,國家統計局也有人聲稱,「中國的基尼係數應該打國情折扣」。如此看來,蕭灼基的見解卑之無甚高論,只不過是相關言論的延續和解釋罷了。

  易綱駁斥基尼係數風險的言論一出,迅即遭受公眾質疑:與其否認基尼係數風險,不如化解基尼係數風險。眾所周知,貧富懸殊肇始於機會的不平等,唯有實現權利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才能化解貧富懸殊。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以來,中央決策部門積極探討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改革,貫徹實施「調高、擴中、保低」的調節思路。發改委擬就的收入分配改革路線圖已經浮現:建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收入分配秩序;實施反壟斷的分配調控政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見7月4日《21世紀經濟報道》)因此,蕭灼基與其煞費苦心地證明基尼係數並不嚴重,不如花些力氣放在破解貧富懸殊上。

  據說,雲雀的聲音極其甜美,但它熱愛飛入雲端,把歌聲獻給唱給白雲和天上的諸神。而貓頭鷹,儘管叫聲不美,但是「充滿憂患意識,提醒世人腳下有陷阱」。反觀某些經濟學家,他們熱衷於做官員的應聲蟲或傳播器或金絲雀,由經濟學家變為解釋學家。比如,某項政策一出,他們立馬尋章摘句加以佐證,即便該政策難以服眾,他們依然舌粲蓮花,說得頭頭是道,等到該政策已被現實和歷史否定,他們或面不改色或顧左右而言他,繼續尋找下一個充當刀筆吏或吹鼓手的機會。是做雲雀還是做貓頭鷹?值得經濟學家思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