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巴菲特捐款看美國捐贈文化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6-6-28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06-28]
■張志剛 資深評論員

 近日新聞的目光都投在有「股神」之稱的美國富豪巴菲特。以往巴菲特為人樂道的是眼光獨到,精於挑選股票,擅長於把握時機。但今次巴菲特的新聞,是捐出大部分的身家予慈善基金,數額近三千億港元。美國首次兩名富豪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基金到達四千八百億港元。

美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

 美國的富商捐出財富的部分成立基金是一項傳統,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美國政治的構成部分。美國表面上是實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但影響卻不是由美國每一國民平分。美國基本上是由一個精英階層控制,所謂兩黨制,都屬於這一個精英階層。而這個精英階層的形成,美國商界作了很大的貢獻。

 美國有其獨特的歷史,國家的第一代都是社區移民,而不是經濟移民,他們熱愛美國這一片新大陸。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他們的家園、社區和國家。在這一片土地上賺到的財富,他們都會拿出部分回饋社會,所以名門望族都有自己家族成立的慈善基金。這些基金不僅是像香港東華三院式的紓困扶危的慈善機構,更重要是肩負起建設社會和發展社會的責任。尤其是重視培育國家的人才,所以美國的名校幾乎都是私立大學,學校的經費最初都是由發了財的富商,通過私人捐贈,又或者家族慈善基金的捐款來支持。到了後期。事業有成的校友就成為捐款的主力。其它基金支持的主要活動包括藝術、文化和各方面的研究,所以美國的民間智庫特多。這些智庫規劃了國家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分析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案,這些智庫的經費也是來自這些慈善基金。

培養精英 維護社會穩定

 這些基金對維持美國的精英階層甚為重要,而這個精英階層也是開放性的,來自各種族、各地域以及各階層。通過這些慈善基金的協助,慢慢被這個精英階層吸納,並且成為中堅分子。這個開放性的精英階層就成為穩定美國整個社會和政治制度重要機器。以收入而論,美國也算是成熟資本主義的典型,貧富差距大,但在美國卻不會炒作仇視資本家,敵視富有家族的政治運動。因為整個社會,都對這些家族予以肯定。這些成功的商界人士,都廣泛被社會尊重,而各界別、各專業的成功人士,民意領袖,都或多或少受惠於這些商界人士對社會的捐款。所以美國的一人一票選舉,在這個精英階層的領導下都大致運作良好。

巴菲特可以成為良好榜樣

 在香港的實際情況明顯與美國不同。香港也是以移民為主,但大多數是經濟移民,多個人以追求更多財富,更佳生活質素而來到香港。當然,香港的成功商人也有捐獻,但規模和性質與美國都不一樣。香港融合了中西的文化,但家族組織仍以中國文化為主。著名人類學家許□光就以基本人與人的關係來分析社會結構,中國是以父子軸為主,美國以夫妻軸為主,印度以母子軸為主。中國是以父子的關係為家庭的軸心,這就構成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但美國則為橫向的夫妻關係為主軸,代代相傳的觀念相對薄弱。這個文化觀念,也令到中國的家庭特別重視把財富從一代傳給下一代,大家族總會成立一些家庭基金,積存利息以便後代享用。現時新界很多圍村都有祖堂的設立,這大概是中國農村文化最古老的家族基金。這些古老的家族基金也有涉足教育,但卻局限於族內的男丁,和美國那些開放性的基金性質完全不同。

 巴菲特今次作出歷史性的捐款,當然在美國是一時美談,但對世界各地,也可以成為良好的榜樣,多些香港富豪受到巴菲特的影響,香港的大學校長恐怕不必再以「行乞」而自侃。(本欄每周三刊出)(文匯論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