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的美國生活: 第一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6-25 0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去年8月25日晚抵達紐約的肯尼迪機場開始到今天,這已是我到美國第八個月了。這半年來一直想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可是一直一拖再拖,因為總覺得對美國的感覺一變再變,自己都有些迷茫了。別人都說在美國會經歷三個階段,我可能處於第二個階段了。

來美國剛一小段時間的時候,覺得美國很好:

Everything.(食物太充足,各色的超市, Korea, Chinese, Japanese supermarket.)

你可以買到在國內可以買到的任何事物, 同時也學著去體味別國的food culture.我喜歡韓國的辣泡菜、韓國的豆腐鍋,還有美國的cake. 還記得在上海上新東方的時候,在哈根達斯店裡吃的那個RMB25的一個很小的冰淇淋球。入口的時候那香濃的奶味兒第一次讓我感覺原來ice cream可以這麼好吃。但是其實哈根達斯,只是一個很普通的brand. 這兒有太多種類的ice-cream or ice-cream cake. (peanut cake, carol cake, cheese cake) different 口味。那些造型誘人的甜點可能就是導致美國人肥胖的罪魁禍首吧。其實感覺這裡的空氣都挺肥的.

快餐:KFC在這裡遠不如麥當勞的生意好,不過在這裡吃的都是些窮人。因為都是 junk food. 但我真的挺喜歡麥當勞的漢堡的,和國內的不太一樣。我喜歡cheese的那一款。大部分人到這裡都會長胖,所以常常看到學姐們吃每種食物前都對著營養表,計算一下今天的卡路里和脂肪有沒有超標。挺累的。

車便宜。二手車,$2000-$3000. 不過養車還是挺貴的。但我到現在還沒車呢,因為有了車有時也挺麻煩,還要park費,上高速常有收費的卡。

laptop便宜。

小費:在美國得學著給小費,一般是10%-20%. 節假日一般是15%-30%. 開始時很不習慣,因為要花extra的費用。

付賬單:都是AA制。再好的朋友,都是這樣。開始的時候看著吃完飯,朋友算錢甚至算到幾角錢,還真覺得很噁心,特別是一次在家韓國餐館,另一桌的一對美國情侶,付賬時,男的對女的說,對不起,今天錢沒帶夠,還讓你多付了一元錢.faint. 想想國內的同學們,真的是很爽。不過國內流傳的留美人的三氣,倒是印證了一氣――「小氣「,來這兒的人不出3年,都會變得小氣,這是慣例。有時害怕,真不知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商店的service很好。真正能體會顧客是上帝的感覺,anytime,你可以全額退款,甚至使用過的化妝品。一次在家cake 店裡,一個美國老太太,叫來waiter指著吃得只剩下一口的cake,說「不合口味」,那個waiter很耐心的介紹了其它幾種品種,又給她免費換了一個胡蘿蔔口味的。Faint. 所以在美國shopping變得很簡單,喜歡就拿,回去試一試不喜歡,退的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服務生甚至還陪著笑臉說「thank you」.

我喜歡坐在朋友的車上,沿著Hudson river, 沿著高速,紐約的夜景盡收眼底的感覺。這裡很多男生喜歡在高速公路上選擇一條很直的路,很快得開下去,這似乎成了他們排解痛苦和孤獨的特定的方式。我還喜歡坐在starbucks里,一邊品著散發濃郁咖啡豆香味的monca,一邊和朋友有一句沒一句得聊著。

喜歡在秋天,和朋友一起,上紐約上洲賞楓。那裡大片大片的火紅色和綠色的搭配,那麼純粹,讓你覺得生活在童話的世界里。

喜歡在這裡的自由的空氣。沒有人會指責你的行為和舉止。你可以打扮得很怪異另類。那隻會被別人看成是另一種fashion. 就好像人們看光潔的皮膚慣了,一臉的雀斑也成了模特界的特殊的寵兒。追其根源,可能是因為太多的種族,不同的服裝和膚色混雜在一起,任何的怪異都讓人見怪不怪了。

服裝:new York 真的是fashion之都。我們不得不為那些設計師的大膽的設計和對布料質地的靈活運用而折服。一件看似普通的衣服,穿在身上可以應為他的精心的裁剪和布料的感覺而熠熠生輝。在第五大道上,很多很有穿衣品位的人從你身邊匆匆走過,形成了賞心悅目的另一道風景。年輕的女孩們都喜歡穿低腰褲,上身很短的上衣,露出苗條的纖腰和小腹,似乎成了另一種性感。很多春夏天的衣服都是低胸的,因為在這裡,對女人最高的評價就是性感。其實包括很多含義,身體的,甚至是聲音的。

喜歡在紐約的第五大道上逛街的感覺,在macy, Lord Tayor里,驚訝的發現原來,channel, Lanc?me 都只是平民可以買得起的。

喜歡享受美國男人的紳士和感性的感覺,任何不認識的人,為你開門,無論上車進電梯,永遠的lady first,在subway里,讓座給你.........在大街上,anytime, 都可能有人沖你say hi. or 稱讚你beautiful.記得第一次是在new York的一個汽車總站,一個義大利人迎面走來,很熱情的沖著我說:「oh, you are really beautiful」. 電梯間的一個西班牙人,幾乎每天都對我說「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 後來聽著聽著就習慣了,所以每次他盯著我看的時候,我都會笑著對他說:「I am so beautiful, right?」 「yeah!, so beautiful woman.」 he always said. 在你走在路上的時候隨時都可能有人會稱讚你。如「sweety girl!」 在這裡讓你覺得做女人挺美好的 . 美國人似乎都挺有禮貌的,不小心擋了你的路,甚至有時候,是你不小心碰到了他, 他們都會先對你說「excuse me」.

細心體味著這裡公共設施的「以人為本的」宗旨。bus 上每個座位都有兩個很小的燈,你可以看書看報。靠窗的地方都有示意停車的按鈕。每一個門都是可以為殘疾人提供服務而特製的。汽車的時刻表都是放在車上free的。車上還有急救藥箱。座位的靠背是可以調節。在學校的圖書館里,cookie, candy, coffee 都是免費供應的。

subway: 紐約的地鐵很陳舊,但是想想一百多年前紐約人就開始享受了就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地鐵里流傳著歌舞文化,很多小樂隊在這裡盡情的演奏著,就像我最喜歡的Nirvana, 也是從這裡起家的。黑人在這裡跳著街舞,墨西哥人演奏著土家的樂器,還有些人在這裡表演木偶劇。

China town: 一個又臟又亂的地方。真的冠以這個名字時丟了中國人的臉。很多老外可能就認為中國就是這個樣子的了。甚至一些台灣人,開始的時候就有一種口頭禪:「這個東東大陸也有啊」真是讓人氣不打一處出。非爭它個面紅耳赤不可。不過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還在宣傳,去中國甚至要帶草紙,因為大陸的草紙是那種像馬糞紙的東西。真是氣死了。China town 的唱歌的「錢櫃」,居然是一個搖搖晃晃的小危樓,黑黑的,第一次去,還真以為到了什麼不好的三陪場所。沙發坐下去就陷了進去,原來黑是為了掩蓋他的簡陋。那裡也已賣假貨而聞名。

PUB: 女生穿得能少就少的地方。記得那個下雪天,我錯過了那個機會沒去,roommate,回來后很悻悻地告訴我,幸好你沒去,真尷尬,她是穿著高領毛衣去的。去了后才發現,人人來了后都換了衣服,女生都是濃妝,穿得很hot, 穿肚兜都穿低胸的。所以roommate倒成了那晚上最醒目的人了。呵呵。

曼哈頓:第一次走在曼哈頓的大街上,有一種shock的感覺。覺得自己特別的渺小,兩邊大多都是100多層的高樓大廈。在紐約節奏很快,自動上下的扶梯上,很多人為了更快些,自己也走動著。

法律意識:人人都是明則保身,沒自己的事少插手,所以義氣的人少了,幫助人的人少了。所以我開始迷戀武打小說,試圖從中找到朋友的感覺,英雄的影子。

第二個階段了:

我想我是屬於第二個階段了。很多深層面的東西,隨著你對美國的認識而浮出水面:

其實作為黃種人,很難融入主流社會,很難進入管理層。白人雖然表面上對你很客氣,其實骨子裡還是歧視的.我想這就是很多在這裡長大ABC, 痛恨自己是亞洲人的長相的原因吧。大多數人都是小職員。薪水一般,而且還要為身份問題而奔波。找工作又很困難。很多時候有一種這裡的一切都與你無關的感覺。

發展真的要看個人的機遇,相當一部分人都在這兒過的其實很不如意,找不到工作的,專長不能發揮,在埋沒人才的餐館打著小工,過著心裡極度不平衡的生活。這些人的表象特徵就是喜歡吹噓當年在國內怎麼怎麼樣。還有一些,找不到工作,無奈的讀完了master讀phd,讀完了phd,再讀post-phd.畢竟學校里還有獎學金,還有學生身份。但是很多這樣的人,還同時向國內吹噓著這裡多麼多麼好,自欺欺人。當然也有過得很好的,在wall street 上呼風喚雨。

在這裡要學會忍受孤獨:

因為提倡private space,所以,這裡的人大多冷漠,來往甚少,除了學生之間,很難會有人真心幫助你,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對於沒有根基的我們,很多事就更難了一些。對於「出門萬事難」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在這裡很孤獨,每個人都住得很遠,朋友的感覺在工作以後都會變得很淡,也很少時間串門,聊天了。

除了旅遊,娛樂項目真的很少,不像國內左一個ok廳,右一個保齡球館。就算有也離得很遠,朋友也遠,也忙,很難聚起來。朋友的流動性很大,可能今天你的一個朋友因為換工作移居加州了,明天另一個也走了。however, anyway, 新的朋友也會來,只是很淺罷了.

第三個階段:

別人都說第三個階段,你又會開始喜歡美國,那應該是在你來了這裡十幾年後,因為有了一定的積蓄,身份問題解決了,有了車有了房,最好有了穩固的家庭。放假的時候就可以到處traveling. (在美國國內旅遊甚至是去歐洲都很便宜)。可以去滑雪,打高爾夫。因為有錢了就可以享受這裡的多種的便利了。

我還是一個窮學生,所以這一切都離我似乎太遠了,我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需要在第二階段上掙扎著。Anyway, 前途也許是光明的吧。

27

主題

470

帖子

1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5
沙發
nick_martin 發表於 2006-6-25 22:20 | 只看該作者
我想我是在第二階段吧,
在埋沒人才的餐館打著小工,過著心裡極度不平衡的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730

帖子

17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0
3
招財貓 發表於 2006-6-26 04:04 | 只看該作者
誤解大於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主題

3414

帖子

284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49
4
綠水潭 發表於 2006-6-26 04:47 | 只看該作者
Carol cake? I think you meant carrot cake.
I agree with 招財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372

帖子

15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0
5
christing82 發表於 2006-6-26 08:52 | 只看該作者
哈哈,按時間來,我屬於第一個階段,因為我來了才2個月。
但就感覺來說,我卻完全沒你第一階段那感覺..哎...可能紐約比較繁華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8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8
6
aquafina 發表於 2006-6-28 13:19 | 只看該作者
自己的日子只有自己能過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4
7
pa19454 發表於 2006-8-30 01:13 | 只看該作者
Stage 3, trying to enjo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8
zzyzx 發表於 2006-8-30 01:33 | 只看該作者
當你融入這個社會中,你會喜歡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9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8-30 01:36 | 只看該作者
Stage 4--after enjoying life for sometimes, then feel pain again. The pain is not in the ass, but it is in the heart. If you choose to close your eyes, the pain is avoidable, but I didn't.

I enjoy the discuss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10
丁巳 發表於 2006-8-30 07:06 | 只看該作者
It will take time to really like here. Be patie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主題

2718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1
tangyuan 發表於 2006-8-30 10:12 | 只看該作者
我想我也是在第二階段吧,
自己的日子只有自己能過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