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壟斷正在緊緊扼住中國的咽喉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6-15 1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童大煥
  以為反壟斷法解決不了行政壟斷問題,所以寧可在這方面「放它一碼」,暫且把問題擱置,事實上只是駝鳥政策。想想看,反壟斷法既然反不了核心的行政壟斷,就一定能反得了其他形式的經濟壟斷嗎?中國的改革歷來走先易后難的道路,結果是:核心問題越往後擱置,社會問題就越多,解決的難度也越大。

  事實上,今日中國,壟斷已經成為國民生活中的最基本組成部分,成為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揮之不去的噩夢。不僅僅是水、電、石油、煤氣、煙草、郵政、電信、鐵路等行業幾十年如一日維持著堅不可摧的行業壟斷地位,就是教育、醫療、房地產(主因為土地壟斷)等領域,其行業壟斷地位也呈不斷加劇和惡化之勢。幾乎每一個行業主管部門都和教育、醫療、房地產等行業主管部門一樣,通過不受立法和司法審查的行業規章和紅頭文件,在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之間、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之間、私人房地產公司和國有房地產公司之間等等,實行區別對待的「選擇性立法」和「選擇性執法」,以加強管理和規範發展為名,排斥公平競爭,維護行業和部門壟斷利益,在市場化的大旗下,完成了權力商品化或者說權力資本化甚至某種程度上權力官僚私有化的轉變。

  歷史和今天活生生的事實都足以證明,行業壟斷集團掠奪社會和民眾的慾望是沒有止境也沒有底線的。以石油為例,今天的國人「享受」著比美國人還高的油價,而他們的人均GDP是中國的35倍以上,且我們的油質比他們低劣得多。同時,在石油這個大壟斷背景下,下面還有計程車公司等等小壟斷集團,大壟斷套著小壟斷,國內的創業環境和生存環境可想而知。無處不在的大壟斷小壟斷,掐住了國人的咽喉、捆住了人們的手腳。在改革的「權力路徑依賴」下,各種各樣以行政權力為背景的行業壟斷有不斷「變本加厲」的趨勢。這就是為什麼,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先生的研究表明,國內中小企業數量近年來不斷減少。不久前北京市一位官員也公開指出,電信服務價格過高,嚴重製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權力路徑依賴本是行政壟斷的罪魁,卻不料反壟斷立法走的仍然是部門立法之路,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比如,刪除反行政壟斷專章雖然有其現實理由,如提升中國企業尤其是資源性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實際上像石油企業是海外上市公司,相當於把國人的財富拱手給了外國資本家),卻忽視了對國內市場公平競爭基礎的現實侵害。而壟斷強加給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高昂成本,卻從整體上降低而不是提升了中國的競爭力。另外,《反壟斷法》(草案)明確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關行業和領域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特別規定;但是,經營者實施超出其特別規定的行為,適用本法。」實際上給行政壟斷留足了空間。因此,即使不刪除原有的反行政壟斷章節,《反壟斷法》(草案)對行政壟斷也無可奈何。

  如果一切仍堅持權力路徑依賴之路,雖然短期內可以通過壟斷大幅度增加壟斷企業的贏利(如兩大石油企業)、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收入(如土地和房地產大幅度漲價使廈門等地2006年1至4月稅收增長一半,全國增長22%),但這樣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民力終有枯竭的一天。誠如周天勇教授所言,(此等條件下)經濟增長速度越快,潛伏的社會危機越大。

  如果我們確信公民的「權利路徑」而非行政權力的「權力路徑」乃是通向未來光明的必由之路,那麼便縱是滿身荊棘,也宜把反行政壟斷條款列入反壟斷法,然後輔之以行政訴訟法的修改,確立公民對政府「紅頭文件」的司法審查權,以遏制行政權力「部門商業化」和行政壟斷的泛濫。尤其在民主集中制的今日條件下,中國並非完全沒有這個可能。否則,歷史上的殷鑒並不太遠。

  來源:光明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