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僅僅得到民族自信心,還不令人滿意嗎???從日貨代表質量,品質, 人人以使用日貨為榮, 到現在。 這能是「阿Q精神「?
送交者: 政經人 06/16/06, 22:25
家狼,我對家電業是門外漢,請指教日系家用電器在中國市場的近20 年的走勢, 和前景分析。我只有樸素的感覺(井底蛙的思維)中國的電器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份額在上升。
尤其是中國人,不再以購買日系電器為炫耀, 而瞧不起國產電器。 這是不是一種自信呢?我不是建議大家驕傲的忘乎所以,而是建立一點自信心,有必要嗎? 中國貨運用外國技術可稱為拿來主義,不再是日系電器佔領中國市場的日子了。中國貨的品牌建立更是重大的收穫。進步總要是一步步來嘛, 總的趨勢是國貨進日貨退,看問題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分析,
比如中國的運載火箭技術,神州系列等等。
量子計算機是利用原子所具有的量子特性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全新概念的計算機,基於量子的相干性,因而它具有高度的平行計算能力。與經典計算機相比,量子計算機在存儲容量、運算速度上都會有指數數量級的提高。因此,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在國際上引起高度關注。「量子態不可克隆原理」指明了環境不可避免地破壞量子的相干性。這個所謂的消相干的問題,會使量子計算機的運行失效,因而,長期以來量子計算機一度被認為不可進入實際應用,是「被扔到垃圾堆里的東西。」解決量子的消相干問題是取得突破的關鍵。
為了攻克這一世界性難題,中科大郭光燦教授和他的課題組通過試驗發現,量子態在超輻射的條件下會發生集體效應,能在消相干的環境下保持其相干性,這一研究成果被國際學術界稱為「無消相干子空間理論」。量子計算的編碼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克服消相干最有效的方法。郭教授的研究小組運用他們的「無消相干子空間理論」,在國際上首創了「量子避錯編碼原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量子計算中的編碼錯誤造成系統計算誤差問題。科學往往是把「雙刃劍」。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成為量子計算機研究的重要障礙,但同時也為量子編碼的絕對安全性提供了基礎。量子計算中,要解決信息的存儲和傳遞,就必須解決好量子的複製問題。國際學術界廣泛研究保真度小於1的量子複製機,一直未獲實質性結果。研究小組獨闢蹊徑,避開量子不可克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量子概率克隆機」,這一理論隨後被國際許多著名的實驗室所證明,被譽為「段-郭概率克隆機」,他們推導出的最大概率克隆效率公式,被國際上稱為「段-郭界限」。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量子計算理論的突破,將使目前世界上的計算機有望被量子計算機取代,使計算機向更微觀的原子領域進軍,為信息領域的技術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
1924年,美籍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發表了「不相容原理」:原子中不能有兩個電子同時處於同一量子態。這一原理揭示了原子中電子的殼層結構。這個原理對所有實體物質(通常稱之為費米子,如質子、中子及夸克等)都適用,構成了量子統計力學――費米統計的基點。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了表達波、粒二象性的愛因斯坦德布羅意關係。1925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和玻爾建立了量子理論第一個數學描述矩陣力學。1926年,奧地利科學家提出了描述物質波連續時空演化的薛定鍔方程,給出了量子力學的另一個數學描述波動力學。後來,物理學家把矩陣力學與波動力學統一起來,通稱量子力學,從此建立起量子力學的基本構架。
量子計算機的研發
科學家10年前制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在這種物質形態下,幾百萬個原子的行為完全一致。目前全世界有幾十個研究小組,正對這種物質進行實驗研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普雷斯基爾說:「過去,物理學家對這種物質的一些神秘特性感到奇怪,但現在我們已開始想辦法利用這種神秘的特性。」這其中就包括世界各國競相研發的量子計算機。
位數多達400位的因式分解,就對數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使用當今的超級計算機對這一問題進行計算,則要花100億年時間,但若使用量子計算機的話,則可能僅需30秒。製造量子計算機有多種方法。而最近對「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的實驗研究,為實現量子計算提供了新的途徑。儘管人們對是否確實能制出量子計算機,還沒有十分的把握,但像IBM和惠普這樣的大公司都制定了詳細的量子計算機研發計劃。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也開始研製量子信息處理器。
1997年,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菲利普斯因發明激光冷卻原子技術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他採用的方法就是將原子幾乎冷卻到了絕對零度。目前他正採用讓「溫度較高的原子蒸發的方法」,令銣原子冷卻到了更低的溫度。當菲利普斯等人用交叉激光束照射玻色-愛因斯坦原子團時,所有的原子奇迹般地幾乎全部處於「波谷」狀態。對於科學家來說,原子的這種整齊的排列是計算機的計算基礎。能夠對原子進行排列,讓所有原子都處於可由「小量子躍遷」相互轉換的兩個能級之一,像普通計算機中的二進位數一樣,處於不同能級的原子分別代表「0」或「1」。但這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二進位數」。由於量子的神秘性,原子能同時為「0」和「1」。更為奇怪的是,儘管不存在實際上的聯繫,不同的量子位(qubits)卻會彼此影響和糾纏。菲利普斯解釋說:「正是由於『糾纏』的神秘性,一個原子的狀態將同另外一個原子的狀態有關,似乎其相互間的關聯性比緊密結合的兩個原子還強。結果,對某些計算來說,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隨量子位的數量呈指數增長,2量子位的計算機能擁有4倍的計算能力。300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能存儲的組合,比整個宇宙存在的原子還多。」目前,菲利普斯等人正試圖採用激光束,讓原子從一種狀態躍升到另一種狀態,從而實現量子位的信息傳遞。
與此同時,其他實驗室的科學家則獨闢蹊徑,通過其他辦法研製量子計算機。在德國美因茲大學,布洛克正試圖實現將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原子置入光柵的「波谷」中。他說:「我們能『糾纏』成千上萬個原子,並能測量每個粒子的狀態。這是建造量子計算機的全新方法。」也有科學家正試驗採用稱為「量子點」(quantum dots)的方法,實現量子計算。
clilan 06/21/06, 22:57
看樣子我上面都白說了,
最近霍金不是正在北京嗎,你問問他老人家看看他所謂的理論研究能不能跳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框框?如果你是因為概念不清楚,我在樓上已經做了說明,如果你只是最求「終極理論」,認為其他理論就不是理論,我也沒有話說。
很可惜近二十來年中國幾乎沒有真正的理論研究成果,通過對這些年的諾獎得主的國籍分析,中國基礎研究也沒得到多少認可。
美國費城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簡稱ISI)的產品:基本科學指標(I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最近統計和分析了來自全世界151個國家和地區,自1992年1月至2002年6月30日(10年6個月),ISI所收錄的所有自然科學領域中,所發表的所有論文總量,總被引用的次數以及每篇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的前20位排名國家和地區,
10餘年來,我國學者在國際上發表的科學論文總量,已排在所統計的151個國家和地區的前10名;按所有論文的總被引用次數排名,則排到20位;若按每篇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排名,則不如韓國的3.39和印度的2.80以及俄羅斯的2.60。印度的2.80是排在119位,所以我國肯定排在120位以後。
有些國家發表的科學論文總量不多,像瑞士,荷蘭,丹麥,瑞典和芬蘭等國,但每篇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很高,均在9以上。尤其是瑞士篇均被引用次數高達12.22,超過美國的11.75。這些國家是真正的科技強國。
從表1和表2我們可以看到,10餘年來,我國學者在國際上發表的科學論文總量,已排在所統計的151個國家和地區的前10名;按所有論文的總被引用次數排名,則排到20;若按每篇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排名,則不如韓國的3.39和印度的2.80以及俄羅斯的2.60。印度的2.80是排在119位,所以我國肯定排在120位以後。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