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及早發現兒童智力差距

[複製鏈接]

1582

主題

4672

帖子

38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reamland 發表於 2006-6-12 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初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就是擁有一健康聰明的寶寶,孩子不管怎樣在父母的眼裡都是完美無缺的,然而現實終歸是現實,確有一些孩子由於遺傳因素,母親妊娠時因疾病等致胎兒發育不良,或分娩時嬰兒腦部受損傷,及出生后發生腦膜炎等疾病原因造成兒童智力落後。父母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孩子的智力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培智訓練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的。教育界把中度弱智以上者,稱為可教育和可訓練型。

  

  如何發現孩子存在智力問題,專家告訴我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與同齡的孩子比較,比較孩子在語言、行為上發育是否落後很多,表現是否很幼稚。家長可以通過以下選項做比較判斷:

  1.感官靈敏度差,感受能力不足。不能區別深紅、淺紅、桃紅顏色;不能區分貓叫、狗叫;分不清2厘米和4厘米哪個線段長。

  2.感知量不足。去動物園參觀,同齡的孩子可能會滔滔不絕向家人講述所見所聞,而弱智兒童卻大不一樣,似乎沒看見什麼,有時只能簡單說出大象、老虎幾種大動物,描述起來也非常簡單乏味。

  3.感知速度緩慢。原蘇聯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些畫有兒童所熟悉的圖片如桌子、鉛筆、狗等,給3組被測試的兒童看,要他們說出卡片上的選擇體名稱。圖片是用速示器呈現的。第一次呈現時間為22毫秒,正常成人能正確辨認並說出72%的物體名稱,正常兒童說出57%,而弱智兒童(一年級)則說不出一個物體的名稱。第二次呈現時間增加到42毫秒,結果正常人100%,正常兒童95%,而弱智兒童55%物體名被說出。這說明弱智兒童感知的特點是他們只能慢慢地、一個一個事物地進行感知。

  4.語言障礙。臨床追問弱智兒童的生長發育史都有言語發育遲的特點,一般經教育,在四五歲時才會說話,而且口齒不清,言語類型簡單,有重複言語的表現,言語學習困難,尤其連說兩字困難,如說汽車,往往重複說「車車」。

  5.語言表達比理解能力更差,他們往往能聽懂成人的話,但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6.活動能力障礙。容易興奮和激動,好動不停,動作無節制、不協調,做精細的動作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的時間很短,對什麼也沒有特別的興趣;在智力活動中匆忙行事,顧東不顧西,易產生附帶聯想,不能完成任務。

  專家指出,弱智兒童要及早發現,及早矯治,及早施教。弱智兒童發現得越早,醫治、教育得越及時,康復的效果越好。幼兒期的矯治與教育訓練是患兒能否獲得康復或較好康復的關鍵。

  同時專家還提醒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戴上弱智的帽子。專家說,每年都有上千個兒童做智商測定,其實真正測出的「弱智」兒童僅佔2%左右,而且兒童智力是不斷發展的,一次測試結果只能作為該兒童智力水平的參考,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因此,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弱智帽」。對智力差的孩子,老師家長不宜「逼」他學習,更不要流露出對孩子的歧視和同情,可通過「藥物+刺激訓練」等方法來改變智力狀況。
^ 0 ^  夢 ^ 0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