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閑說共和國將帥(大將)

[複製鏈接]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xin671 發表於 2006-6-11 1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粟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粟裕是應該被授予元帥軍銜的。在解放戰爭開始后不久的蘇中七戰七捷中,他所領導的華中野戰軍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兵力還多(源於朱總司令語)。從此,一顆軍事新星升起在華東大地,在很長的時間內,其光芒甚至蓋過了林彪。他先是說服毛澤東改變了華中野戰軍「南下作戰,外線出擊」的計劃,然後北上和山東兵團匯合,組成了華東野戰軍,邀請陳老總擔任司令員,自己任副司令員。在那場殊死搏鬥的解放戰爭中,粟裕領導著華野在腹背受敵、沒有任何依託的薄弱底子上,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迹:孟良崮戰役在國軍的鐵桶合圍中猛虎掏心,一舉殲滅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開封戰役消滅國民黨區壽年兵團,標誌著解放戰爭爬過了山坳子;攻克濟南,解放軍無堅不摧……在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中,粟裕根據形勢的發展,不斷向中央提出建議,將敵人一步步引向我軍的戰略包圍中,硬是將一鍋夾生的飯一口口地吃了下去,創造了我軍以60萬打85萬,消滅敵人55.5萬的奇迹……

眾所周知,山東一帶在近代歷經戰爭,是敵、我、偽3方爭奪多年的地盤,戰爭的支撐和補充因素都消耗怠勁;在解放戰爭初期,山東抽調了大批精銳去東北,又始終處於國民党進攻的前沿。后無援兵,前有來敵,些須的差錯都會引發致命的危機。

但是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粟裕創造了奇迹,山東戰場一度是黨中央最關切的戰略要地,其戰爭概念遠在東北之上。所以,有不少人為大將鳴冤,覺得粟裕的才華在林彪之上。

當然,山東戰場的失誤也是有的。好在每次失誤,都能及時地穩住陣腳,捲土重來。其環境險惡可見一斑。而這也恰恰說明了粟裕的軍事能力,那就是頑強的再生。

解放后,粟裕擔任了總參謀長,一度是入朝作戰的司令員首選。因為後來與彭領導的國防部難以合作,在1958年受到錯誤的批判,被迫去職。但在1年後的廬山會議上,粟裕並沒有因此而落井下石,體現了一個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胸懷,直到逝世后10年的1994年才得以平反……

2.徐海東

毫無疑問,徐海東是出身最苦的大將。他對中國革命的最大功勞,莫過於紅四方面軍轉移后重建紅25軍、28軍,然後打著第二抗日先遣隊的旗號北上,解救了「肅反」擴大化的陝北蘇區,為紅軍長徵到達陝北開闢了一塊落腳地。

徐海東大將是個對待革命大公無私的人。中央紅軍達到陝北后,十五軍團剛繳獲了7000大洋。海東大將只留下2000,其餘都給了中央紅軍。所以毛澤東同志說海東同志是對革命有過大功的人。

抗日戰爭時期,徐海東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旅長,1939年9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4支隊司令員,是令日軍聞風喪膽的「徐老虎」。

3.黃克誠

黃克誠大將正直理性,待人寬厚。黃克誠將軍是黨內軍內第一位敢說真話的人,人品風格排第一位,是軍中黨中唯一被彭德懷看得起的人。1946年挺進東北,他堅持帶上武器。正是這一堅持,才使東北民主聯軍在戰爭初期擁有可以自衛的火力。他所帶去的新四軍第三師,比一個軍還大,總人數達到3.2萬,幾乎佔到挺進東北的1/3。

建國后黃大將任總參謀長。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他被指責為是「彭德懷反黨集團」的人受到錯誤批判。鄧小平出山後擔任紀委書記。

4.陳賡

毋庸質疑,陳賡大將是最受軍迷喜歡的。他是著名黃埔三傑之一,救過蔣介石的命,是罵過蔣介石而蔣介石又拿他沒有辦法的人;他是唯一一個既在紅四方面軍當過師長,又在紅一方面軍當過師長的人;他參加過黨中央的肅反運動,成功地清除了顧順章等叛亂分子。長征時期,他和宋任窮所率領的紅干團是強渡金沙江的功臣。抗日戰爭時期,陳庚在同一地點兩次設伏,在赴延安的途中順手殲敵,狠狠地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解放戰爭中作為獨立的准軍事集團挺進豫西。在南下雲桂途中3次拒絕林彪的指揮,出色地完成了戰略追擊任務,一直打到雲南。隨後參加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戰爭,從酷熱的越南叢林打到白雪皚皚的朝鮮高原。

陳賡為人風趣幽默,在延安開會的敢搶毛澤東的水喝、擠毛澤東的位置坐;他是唯一一個敢跟彭德懷開玩笑,並給他介紹對象的人……

他是著名的哈軍工的創始人,南劉北陳,共同書寫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篇章。可惜天度英才。陳賡是唯一一個沒有活過60歲的大將。

5.譚政

政工代表。

6.蕭勁光

蕭勁光在大將中的資歷僅次於張雲逸,1922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多數軍迷的評價是能力平平,福氣連連。享年86歲,大將中最長。

7.張雲逸

在大將當中,張雲逸是資歷最高的(參加過護國討袁),而且年齡最大,軍事生涯職務也最高。但在派系平衡和授銜職務的綜合權衡下,排到了第七。

8.羅瑞卿

老實說羅瑞卿的軍事生涯基本上和「保衛」有關,是新中國警衛制度的建立人,第一任公安部部長。1959年落井下石,接替黃克誠擔任總參謀長,在政治局、書記處、國務院、軍委、總參甚至人大權重一時,而他的人緣也不太好,最後在1965年失去毛的信任而被打倒。

9.王樹聲

屬於派系平衡的結果。曾經上書總理說軍銜太高,還是比較謙虛的。

10.許光達

屬於派系平衡和職務方便的結果。在兩度辭讓未果的情況下,請求行政降級,也是光明磊落派。
鏵鑫

耕耘中華出興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