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情慾電影涉六四遭封殺 導演願刪剪(組圖)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5-20 1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導演婁燁執導的電影《頤和園》雖然是今年唯一入圍法國康城電影節的華語片,卻因為影片內容涉及1989年的「六四」事件,被國家電影管理局(電影局)以技術問題為由拖延審查。由於婁燁堅持以私人名義將此片送到法國參展,《頤和園》面臨在內地被禁映的命運。不過,昨日在法國康城影展的活動中,婁燁依然率領內地演員郭曉冬、郝蕾和胡伶伶出席《頤》片記者會及首映禮。 內地《電影管理條例》規定:「擅自提供電影片參加境外電影展、電影節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個人違反本條例,未經批准擅自從事電影片的製片、進口、發行業務,或者擅自舉辦中外電影展、國際電影節或者擅自提供電影片參加境外電影展、電影節的,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業務.

  六四元素 改變片中人物

  《頤和園》主要講述兩個男青年和一個女人 20年的感情糾葛,影片以「六四」事件為背景。婁燁在新聞稿中說,「該片事的一個挑戰是,高潮是在中段而不是結尾,但故事又沒法在那結束。」除了六四之外,該片還涉及柏林牆的倒塌及前蘇聯、東歐的民主化浪潮。

  

  圖:《頤和園》劇組人員(左起)出席康城影展:女配角胡伶伶、女主角郝蕾、導演婁燁、男主角郭曉冬。

  在北京,電影局16日以送審拷貝「聲音與畫面很不清晰」為由擱置對《頤和園》的首次審查,該片的製片人耐安說,《頤和園》 17日再度送審也被電影局拒絕,因此肯定這部影片將無法在康城電影節閉幕之前獲得「通行證」。她稱,這部電影雖然涉及到敏感的年代,但時間跨越了 20年,關注的是人在歷史中的命運,是一部愛情電影。

  導演願刪剪 求內地公映

  對於內地以技術理由而禁制《頤》參展,婁燁表示並不清楚被禁原因,但他希望內地有關方面能清楚說明是哪種技術問題,他認為自己作為導演,必須向演員、投資者及製作人交代,所以才要把這部電影帶到康城。

  婁燁聲稱,他願意用任何方法令《頤》片成功在內地播映,這對他和其他人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內地有要求,他會作出妥協,甚至可以刪掉電影中的任何部份。

  婁燁並承認,電影中有部份情節是他個人寫照。 89年他正在北京念大學、談戀愛。這時有傳媒追問婁燁曾否參加六四天安門集會?他卻避而不談,只是再次表示當時自己正在談戀愛。八九民運曾是轟動國際的大事件,婁燁昨天在康城的風頭,竟盡蓋片中為藝術犧牲的演員,郝雷全裸三點盡露、胡伶伶半裸,也並未成為被訪話題。

  描述經歷六四愛情 《頤和園》由婁燁執導,郝蕾、郭曉冬和胡伶伶主演,該片描述郝蕾與郭曉冬由1987年到2003年長達 16年的感情,兩人愛得濃烈卻又彼此傷害,加上經歷了六四天安門事件,成了無根的一代,對生命與愛情都感到無所適從。

  胡伶伶能自拔地愛上同學郭曉冬,構成一段令人傷感的三角愛情故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約有二十分鐘描述六四事件,講述三人都坐車去參加六四示威,中間穿插六四的新聞片段,包括燒車等場面。

  六四事件結束后,郝蕾和郭曉冬的愛情亦到了盡頭,郭去了柏林、郝去了重慶,兩人開始各自的生活,胡伶伶則跟郭曉冬去了柏林,但因為不懂處理感情問題而自殺。影片最後交代郭曉冬和郝蕾再次在北京碰面,但往事不堪回首。

  國際媒體對唯一參展的華語片《頤和園》很有興趣,前晚舉行三場媒體試映會,均大排長龍。郭曉冬和郝蕾、胡伶伶分別有激烈的床戲,其中郭曉冬和郝蕾更有正面全裸鏡頭,意識十分之大膽。散場后評價兩極,有人認為只是廉價的愛情故事,亦有媒體盛讚該片是中國版的《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不過內地記者紛表不認同,因為「性愛場面太多了」。

  婁燁曾與章子怡合作 內地導演婁燁 1965年於上海出生, 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其特立獨行的拍攝手法甚獲口碑。近年被譽為中國當代電影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婁燁 93年拍攝其首部劇情長片《周末情人》,並憑《危情少女》嶄露頭角。 99年,由周迅主演的《蘇州河》一片令婁燁聲名大噪,《蘇》片翌年獲荷蘭鹿特丹影展的新秀獎及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聯盟獎,更被《時代雜誌》選為10大電影之一。不過,《蘇》片因未通過北京當局審查就到荷蘭、日本的電影節參展,至今不能公映。

  02年,婁燁花10年籌備製作《紫蝴蝶》一片,請來章子怡與日籍影星仲村徹合演, 03年成了康城影展唯一入選競賽單元的中文片。 導演犯禁屢遭處罰中國近十年有不少由獨立製作人拍攝的電影揚威國際影展,但由於題材敏感,或未經審批擅自送往國外參展因而觸怒當局,在內地遭受打壓,不但電影被禁,有些導演更被處罰不準拍片。

  新晉電影導演張元, 1991年至1993年間先後自資拍攝電影《媽媽》及《北京雜種》,在多個國際影展中獲獎,但兩片在內地均遭禁映,張元更被禁止從事電影製作多年,至1998年,張元才恢復導演資格。

  1992年,由導演田壯壯拍攝的《藍風箏》,是內地極少數題材觸及文革的電影,雖獲東京電影節大獎,卻引起北京當局不滿,下令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以示抗議,而田壯壯也被處罰 10年不準拍電影。

  2000年,著名導演姜文自導自演的《鬼子來了》,以獨特的視角拍攝中日戰爭,題材不算太敏感,但因未獲電影局檢查便送到康城電影節參展,被指違規,在內地禁映。據悉,姜文因此要寫悔過書,直至今年,電影才得以用DVD影碟形式在國內發售。

  涉及六四事件,該片被中國電影節退審,到戛納採訪的大陸媒體則普遍肯定該片,但各媒體18日晨陸續接到服務媒體「封筆、封機」的指令,不準對其有任何相關報導。不過,婁燁的外在態度已相形軟化,「在大陸上映對我非常重要,為了這個目的,我會配合任何官方要求修剪。」有行內人士推測,婁燁應該是受到各方的重大壓力。

  

  電影《頤和園》的時代背景由1987至2003年,講述住在中韓邊境城市圖們的郝蕾,到北京清華大學念書,與男同學郭曉冬沉浸於戀愛和肉體的歡愉,頤和園內的約會是戀情最美之際。1989年正值天安門事件,兩人在當時分手,各自在不同的城市流轉,擺脫不了生命中的寂寞,隨意的性愛關係成為慰藉。

  影片穿插六四天安門事件、柏林圍牆倒塌、蘇聯瓦解和香港回歸的紀錄片,帶出時代和政治環境的改變;而有軍人向學生開槍的戲劇場面,也是該片會被禁的關鍵。問到為何強調是愛情電影但還要放入如此多政治背景,婁燁解釋說:「因為1989年時,我正在大學談戀愛,後來我也曾在柏林談戀愛!」有媒體問他當時是否也參加天安門事件,婁燁就表示:「我說了,我在談戀愛!」

  婁燁說會做任何「妥協」讓電影能在大陸上映,他也承認「電檢」是目前中國電影的問題之一。至於「明知故犯」的理由?他笑說:「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在創作時,就常常忘了太多事情。下一次,也許我會試著做好一點。」

  導演婁燁大膽描述「宿舍內性愛」的場面,帶出中國大學生戲稱的「大四的流精歲月」,郝蕾和郭曉冬三點全露,將成為從影以來一鳴驚人之作。全片中,郝蕾個人表現最突出,被評審提出討論的機會很大。兩位演員都承認這樣的性愛演出,也是中國演員的一大創新。不過也有國外媒體認為性愛、政治的表現手法已陳腔爛調,敘事也過於冗長,各方評論不一。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