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4月27日&4月28日

[複製鏈接]

1

主題

1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ocket 發表於 2006-5-1 0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4月27日星期四[/COLOR][/FONT]

默克爾見普京,俄德深化能源等領域合作

   【莫斯科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27日在俄西伯利亞地區的托木斯克市舉行了會談,雙方表示將進一步深化兩國在能源等多個領域的合作。

     普京在與默克爾會談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當天與德國巴斯夫公司簽署了南俄羅斯氣田的開發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巴斯夫公司將擁有南俄羅斯氣田不超過35%的股份。普京說,這是俄羅斯首次向外國合作夥伴開放本國氣田,該合作項目是俄歐公司間合作的典範。

    俄德兩國當天共簽署了8個大型投資項目合作協議,內容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航空和航天等領域。

    普京對與默克爾的會談成果感到滿意,認為這次會談達到了吸引德國投資並向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推介本國產品的目的。普京說,俄德合作關係已經不僅僅是夥伴式合作關係,雙方的合作還帶有戰略性質,俄德兩國都願意深化這種戰略夥伴關係。

    默克爾說,德國今後仍將優先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德國願意擴大與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她認為,德俄兩國應該擴大合作範圍,其中應包括基礎設施、航空工業、汽車製造及金融部門的合作。

    默克爾於26日抵達俄羅斯開始對俄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在與普京關係良好的施羅德下台之後,華盛頓決策層一度對「傳言」與美國關係良好的默克爾有「太多的期待」。客觀講,這位來自前東德的德國女總理,在上台伊始,就有一連串與意識形態相關,但非常隱晦的外交調整,透過這些不為人注意的調整,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對華盛頓的「自由民主」、這位「長在紅旗下」女政治人物、的確有一份「真感情」。在我們具體點評默克爾「約會」普京之前,不妨說幾句閑話。


   ●對當今大國關係描述得「最為經典的」一句話,首數布希這位「西部牛仔」

   然而,感情歸感情,現實歸現實。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今天的大國關係,早就擺脫了冷戰時的舊模式。在這裡,我們認為對大國關係描述得「最為經典的」一句話,首數布希這位西部牛仔了。


   ●「童言無忌」的布希先生


   俗話說「童言無忌」。顯然,這句「俗話」的「內涵」用到年過半百、卻「非常牛仔」的布希身上、似乎非常貼切。

    我們知道,布希在為中美關係下定義時是這樣說的:「中美關係是非常非常複雜的關係、很難簡單說是敵人、或者朋友」。不難看出,這可真是句「大白話」,「白得」有如白開水一般:「無味」卻絕對「透明」,這就是今天的「國際遊戲」,已經告別了冷戰時那種「意識主導」、「非敵即友」的簡單模式、而是彼此間「揉進」了太多的共同利益,以至於象布希這種「敢愛敢恨」的「西部牛仔」、面對今天的現實,每天都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想「誰是我的朋友、誰是我的敵人」。


   ●通過這一輪中美戰略對話,說明布希先生仍然沒有「想清楚、弄明白」


   顯然,從中美幾天前的那幕「戰略對話」的過程與結果來看,布希先生仍然沒有「想清楚、弄明白」。

    另外,我們還想補充一點的是,比布希理論水平高得多的美國副國務聊佐利克,也是個值得一提的「戲劇性人物」。大家對佐利克的熟悉、大多源自其首倡「中美利益相關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儘管這仍是個「尚須理清」、「仍未定性」的理論,但是,比起美國新保守勢力那種明目張胆地要「圍堵中國」的論調來,顯然要積極得多。


   ● 「此」佐利克還就是「彼」佐利克


   不過,有意思的是,根據我們的資料,美國新保守勢力所信奉的「圍堵中國」的名詞,似乎也是一個叫佐利克的人提出的。同時,我們還想強調的是,「此」佐利克還就是「彼」佐利克,也就是說,這兩種看似「格格不入」的「時髦用語」,不僅源自「同一個人」的腦袋、更是出自「同一張嘴巴」。面對這種戲劇性的過程,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恐怕只能說一句:「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

   在我們很容易感嘆「世界變得太快」的今天,當我們看到「意識挂帥」最為濃烈、為了自己的全球霸權而絕不願意出現任何一個挑戰者的華盛頓、在殘酷現實面前都 「願意」上演這種「令人唏噓不已」之戲劇的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一個「長在紅旗下」德國女政治人物、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也就更有必要去面對現實了。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論這位女總理對美國人的「感情」如何,起碼有一點做得和「對布希100個不感冒」的施羅德一樣堅決,那就是要「堅決阻擊」華盛頓獨霸中東。



  ●這位對美國人「有真感情」的女總理,起到了令華盛頓「咬牙切齒」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中歐俄」集體催動「這一輪」伊核危機的過程中,這位對美國人「有真感情」的女總理,卻在關鍵時刻起到了令華盛頓「咬牙切齒」的重要作用、這就是代表歐盟、率先積極響應俄羅斯有關伊核問題的「一個建議」,既舉行「伊朗核問題六方會談」,從而正式地將伊核問題的解決進程從「歐盟與伊朗」雙邊談判的「單車道」、擴展到「伊核六方框架」這種「多車道」。

  因此,默克爾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既將對伊朗核問題「提出報告」之前,趕到莫斯科去與普京「談德俄在能源方面的深入合作」,談戰略夥伴關係、並用一系列「能源合同」、軍工技術合作去敲定這種戰略夥伴關係的「種種做法」、恐怕又要讓大西洋那邊的布希「咬牙切齒」了。



● 一個「智者見智」的問題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默克爾與普京搶在28日(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伊核報告)「緊急約會」,而且談的都是戰略性合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這分明是在宣示德國、甚至是歐洲「在許多重大問題上」與俄羅斯有「共同的立場」。

只是我們的看法是:至於在這些個「重大問題」的交流中,普京與默克爾又是「如何談論」伊核危機的?我們還不得而知。

不過,我們想強調的是,考慮到華盛頓在短期內很難做出讓步的選擇,因此,作為研究人員,我們也就必須考慮到伊核危機「有可能長期化」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作為國家的管理者,東方評論員認為,默克爾也必須考慮到「長期化的伊核危機」將影響歐洲能源供應的可能性。


●默克爾與普京「約會」時所散發的信號是強烈的


  如此一來,我們想說的就是:在「俄歐」「搶著」做了「能源戰略合作」的「重要鋪墊」之後,普京與默克爾又是「如何談論」伊核危機的,恐怕就成了一個「智者見智」的問題了。起碼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伊核問題上,默克爾與普京「約會」時所散發的信號是強烈的,那就是一個這麼幾個字:「準備應付中東會出現最複雜情況」!


●「準備應付中東會出現最複雜情況」的不止歐洲與俄羅斯這兩家

然而,東方評論員還認為,如果站在華盛頓的立場去看的話,那麼,讓布希「咬牙切齒」的還不止限於「俄歐」這一對、不止限於普京與默克爾的「勾勾搭搭」,因為與俄羅斯「在最具戰略指標意義的」能源方面進行戰略合作的勢力中心,並不止歐洲這一家。

這就是說,「準備應付中東會出現最複雜情況」的也不止歐洲與俄羅斯這兩家。

在我們繼續展開這個話題前,再來看一段北京的消息。


外交部發言人:中俄將加強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北京消息】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7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將繼續從長遠角度出發,從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度,加強同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俄兩國是友好鄰邦,也是戰略協作夥伴,雙方在能源領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加強能源合作符合雙方利益,將取得雙贏、互利的結果。

    他說,在能源合作問題上,中俄領導人已經達成重要的共識,這一點也體現在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訪華期間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之中。

    「希望雙方的有關企業和部門能夠就合作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秦剛說。 



【時事點評】在前面的東亞部分,我們已經說了,針對一位記者在人權問題上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今天的「火氣」不小。顯然,在談到「中俄」能源合作時,秦剛先生的情緒顯然「愉悅得多」。

●這種「愉悅」來自「俄擬在4月28日起鋪設東西伯利亞石油管道」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愉悅」來自這樣一則消息,說的是「俄擬在4月28日起鋪設東西伯利亞石油管道」。

俄擬4月28日起鋪設東西伯利亞石油管道



【莫斯科消息】 魏因施托克26日在托木斯克市舉行的西伯利亞社會經濟發展會議上向弗拉基米爾
沙發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5-1 05:54 | 只看該作者
感謝socket的東方時事,大家支持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963

帖子

282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積分
282
3
fengdingren 發表於 2006-5-1 08:4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2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20
4
米格 發表於 2006-5-1 10:52 | 只看該作者
非常感謝,可以舒服過個長假了,不然心裡惦著點,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5
karlsql 發表於 2006-5-1 15:02 | 只看該作者
多謝多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