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軍報披露新裝備科技含量高部隊曾不敢使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3-22 1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3月22日 09:36 解放軍報 [/COLOR]

  〖人物小傳〗劉海洋,瀋陽軍區某集團軍通信處處長。任處長4年來,他帶領官兵取得多項信息化科研成果,本人發表學術文章50餘篇,其中10餘篇論文獲總部、軍區級優秀成果獎。

  夜深了,稀疏的星星點綴在夜幕上,可瀋陽軍區某集團軍通信處劉海洋處長辦公室的燈光依然亮著,他正在精心修改《集團軍信息化建設三年規劃》。熟悉劉海洋的人,都佩服他身上那股「拚命三郎」勁兒。他正是靠著這種勁頭,腳踏實地地工作著,推動部隊信息化建設邁上一個又一個台階。

  [B]把好信息化建設立項關[/B]

  2002年初,剛任集團軍通信處處長的劉海洋,在審核集團軍所屬單位上報的信息化建設立項申請時,不禁皺起眉頭:有些申請項目脫離部隊實際和作戰需求,還有重複立項的。對那些不符合實際的項目,劉海洋都毫不留情地一刀砍去了,經過科學論證保留了35個項目。事後劉海洋陷入了沉思:為什麼三令五申地強調立項要科學求實,可就是不管用呢?

  劉海洋帶著這個問號,逐個單位摸底調查了解情況。原來是一些單位缺乏頂層設計和把關不嚴所致。為此,在劉海洋的推動下,集團軍根據總部頂層設計的相關要求制訂了信息化建設立項審批規定和信息化建設項目技術規範等4個文件。從此,部隊信息化建設便有了參照系。劉海洋還提議成立了由10多位軍隊院校和科研機構專家組成的專家諮詢小組。每逢部隊申請項目,劉海洋就請這些專家嚴格論證把關,確保立項質量。

  近年來,集團軍通信處在審定百餘個項目時,合併、砍掉了一批項目,累計節省經費4000餘萬元,促進了部隊信息化建設水平與效益的提高。

  [B]把嚴格訓練落到實處[/B]

  一次,軍區考核組到集團軍對通信專業訓練情況進行階段考核。在考核一個單位時,劉海洋發現應考的都是專業訓練尖子。

  劉海洋當即建議暫停考核。在他的堅持下,該部按要求全員參加了考核。雖然考試成績不理想,但劉海洋沒有批評他們。送走軍區考核組后,劉海洋立即來基層蹲點,與官兵們一道對存在的問題逐個攻關,直到問題解決后才回機關。

  劉海洋常說:「只有平時從難從嚴訓練,不怕『掉鏈子』,戰時才能穩操勝券。」

  去年6月份,集團軍組織首長機關實兵對抗演練,劉海洋參與籌備導調任務。為使演練貼近實戰,他們在集團軍範圍內抽調各兵種精幹力量組建強大的「藍軍」,與「紅軍」實施全程實兵對抗。

  演練中,「藍軍」靈活使用作戰原則,給「紅軍」出難題、設圈套,專攻「紅軍」軟肋。演練結束后,集團軍首長機關普遍反映,部隊在演練中吃了苦頭,真像在打仗。

  [B]在迎接挑戰中增長本領[/B]

  去年初,部隊配發了一批新的通信裝備。外出學習歸來的劉海洋發現,有人因新裝備科技含量高不敢訓,怕訓壞了。

  「只有敢於迎接挑戰,才能增長打贏的本領。」很快,由他牽頭成立了新裝備攻關小組。經過不懈的攻關,他們編寫出《某型裝備使用20個怎麼辦》下發到基層官兵手中。兩個多月後,全系統有96%以上的官兵都掌握了新裝備。在年底的演練中,這些新裝備發揮了重要作用,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去年底,上級在通信口乾部調整時,徵求劉海洋的意見。劉海洋明確表示:「一定要讓訓練的『一票否決權』真正成為『硬杠杠』。」他的意見受到了黨委重視。黨委經過認真研究,有30多名信息化能力強、全面素質過硬的幹部得到提拔,有5名幹部因信息化能力不強沒有得到提升。

2

主題

2382

帖子

49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9
沙發
wssandy 發表於 2006-3-22 18:25 | 只看該作者
高科技倒不一定,我們的士兵的文化素質要提高倒是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