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在日本:生活很累 盡孝不容易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6-3-21 1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趙春青畫[/CENTER]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孔子的古訓在中國無人不知。可對於在日華人而言,孝敬父母已經成了一塊心病。很多人一想到此便不禁唏噓落淚。

  父母心疼兒女,不捨得花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中國經濟水平較低,中國人到日本工作、學習,必須有日本人做經濟保證人,而他們的父母想到日本看望子女,只能辦理3個月的短期探親簽證,根本拿不到長期居住簽證。因此,在日華人不僅很難把父母接來同住,即使是想接他們來日本看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少華人創業時有心沒錢,可等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父母也年事已高,很難承受旅途的奔波疲憊。

  記者認識的一位華人來日本8年了,起初生活很艱苦,他沒敢想將父母接來日本,如今他博士畢業后在松下所屬的企業找到了工作,很想立即把父母接到日本看看。當他滿懷希望地把日本方面的材料準備好后,70多歲的老父親卻因為哮喘住進了醫院。出院后,老人又以路程太遠,辦手續不方便為由拒絕了他的邀請。其實,老父親是擔心自己身體不好,到日本之後會給孩子添麻煩。

  不少華人父母,在中國過慣了節儉的日子,一到日本,很難接受高得出奇的物價。他們把日本的物價換算成人民幣,再與中國的物價進行比較,便心疼自己的兒女,開始體諒他們在日的艱難。這些老人來到日本之後,並沒能享受高度現代化社會的優越,反而總是考慮怎樣才能為兒女省錢。他們不去計劃好的旅行,也不買價高質好的食物。很多父母把在哪裡可以買到最便宜的飯菜,當作最重要的任務。他們的做法與兒女接父母來日本享福的本意背道而馳,這也讓兒女們備感內疚。

  沒能見到父母最後一面,成了不少華人終身的遺憾

  有些在日華人因為不在父母身邊,沒能見到老人最後一眼成了他們終身的遺憾。

  李先生是個北方人,現在在一家專業學校工作。幾年前,他父親因為腦溢血突然去世了,可家人怕耽誤他的工作,沒敢將父親的死訊告訴他。幾個月後,當他滿懷喜悅,帶著給家人買好的禮物回國時,見到的竟是父親的遺像。他沖家裡人大發脾氣,責怪他們不早點告訴自己真相。雖然不能每日與父母相伴,但是至少要在父母臨終時見上最後一眼。但對許多在日華人來說,這可能只是一種奢望。

  日前,記者的母親病逝。沒能把父母接到日本過上一段安穩的日子,成了記者永遠負疚的心病。

  有些華人為了父母,甚至以身試法

  近幾年,隨著在日華人的增加,以及社會地位的提高,日本政府逐漸放鬆了對華人父母來日探親的審查,短縮了審批時間。但3個月的探親期限仍令許多華人不滿。有些人為了能讓父母多待一段時間,甚至不惜以身試法。

  6年前,記者見到一位在某大學教書的女強人。她剛找到工作,就趕緊把老母親接到日本,一待就是兩年。她不願意做這種觸犯法律的事情,但想在日本孝敬父母,除了這樣也別無他法。

  有些人覺得,既然不能讓父母在日本安享晚年,那就常回家看看。但對在日華人來說這卻很難。剛來日本時,大家都把拚命打工賺來的錢交了學費,沒錢回家。工作了,日本公司的工作習慣像一堵看不見的牆,讓很多在日華人難以開口請假回家。

  一位在秋葉原一家貿易公司工作的華人女性,母親前年除夕夜因手術住進了醫院,她立即請假回家。可當她返回公司上班時,發現同事們開始以非常明顯的態度疏遠她,有些平時就對她心存嫉妒的人還藉機為難她。後來她才知道,原來在她走後,有人議論她是撒謊請假回家過年去了。她很生氣,但卻有口難辯。

  也有華人認為,對於父母而言,最大的安慰就是子女能夠有出息,自己在海外奮鬥並有所建樹就是報答父母的最好方式。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