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50歲開始寫 三位人到中年女性是如何成為作家的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1-13 1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之音記者埃爾馬斯利報道/為什麼有些人會捨棄一份成功的職業,去從事作家這種很難把握未來的職業呢?曾經擔任廣告主管、麵包師和戰地記者的三位不同的女性,現在都成為了作家。她們會告訴你,寫作就是她們覺得必須要做的事情。她們結伴進行巡迴書展,為讀者簽名售書,鼓勵她們的讀者不要害怕嘗試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

*從50多歲開始寫作*

當達尼埃拉.庫珀、瑪莎.漢密爾頓和朱迪.瑞恩.亨德里克前年在一次寫作研討會上相遇的時候,發現她們有相似的背景。她們這幾位小說家,每一位都是在自己50多歲的時候開始寫作,都為此辭去了一份自己曾經很喜歡並且很擅長的工作。

庫珀說,前年秋天,她們三位女性開始共同舉辦巡迴書展:「對作家來說,這是很不尋常的做法。作家之間不會經常聯絡,彼此宣傳促銷對方的作品。作為女人,我們希望這樣做。作為人類的一份子,我們希望這樣去做。把我們聯繫在一起的共同紐帶是,一位麵包師、一名戰地記者和一位廣告首席執行官,我們都成為作家,步入了自己的第二種人生。」

但是亨德里克說,寫作遠不只是一種第二職業:「我們三人轉向寫作,是為了探索了解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

*用感性文字描述所見所聞*

戰地記者漢密爾頓贊同這種看法。她說,在多年從事報道世界各地衝突地區新聞的工作之後,她需要以一位小說家、而不是一名記者的身份來講述那些故事。2004年,她重返中東地區。她說,她嘗試著用充滿情感的文字、而不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記述那裡的人們和發生的事件:

「很多新聞記者和攝影記者認為他們自己是新聞事件傳遞到千家萬戶的管道。但是那一次,為了以一種小說家的視角觸及那裡的人與事,我採訪了我的記者同事,而且真的,我同時也分析了我自己。我的思緒回到了那些伴隨著葬禮、催淚瓦斯和槍林彈雨的歲月,我試圖審視當時我個人的感受。」

*開始寫作歸功於生麵糰*

儘管戰場經歷賦予了漢密爾頓創作小說的靈感,不過現年58歲的麵包師亨德里克開始走上寫作的道路,卻要歸功於生麵糰。

她說:「烤制麵包,確實向我展示了製作麵包是如何能夠生動貼切地反映出生活和其中的各種關係。製作麵包是一件挺雜亂的活兒,經常令人感到難以預料,就象寫一本書一樣。製作麵包也類似生活,好象撫育孩子。對我來說,當你和生麵糰打交道的時候,幾乎就好象是在清理一部電腦的磁碟文件碎片,所有的存儲單元位元組、思想的片段以及各種情感重新被整理成一個緊密結合的整體。」

*突然產生改變生活的強烈慾望*

雖然亨德里克從烤麵包轉變為寫小說,其間經歷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但是廣告經理庫珀說,她想改變生活的強烈慾望是在突然間產生的:

「我當時正在參加一次會議,我怎麼也無法做到專心聽人們在說些什麼。我那會兒想,我可能是生病了。我想我得了傷風感冒,病會慢慢好起來的。但是那種改變生活的願望卻成了強迫性的觀念,我最終不得不賣掉我的廣告公司,開始從頭做起,人到中年才學著寫很多文字。人們覺得那樣做簡直有些發瘋,但是那的確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做出改變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庫珀說,做出改變很難,但是從來都不是沒有可能。這就是她和她的朋友們在巡迴書展中所強調的信息:

「我們發現,所有讀者,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齡的女人,都對怎樣做才能使一種生活迅速轉變為另外一種生活很感興趣,無論這種轉變是更換居住地,更換職業,還是更換伴侶。但是人們主要在問『我如何才能找到一座跨越的橋樑,實現生活的轉變呢?』我們試圖幫助他們找到答案。」

基於讀者對她們的作品做出的評論和反應,以及她們的書籍良好的銷售情況,她們確實幫助讀者找到了答案。漢密爾頓說,那次巡迴書展對她們三位作家來說,同樣有很深刻的影響:

「我們從互不相識,發展到彼此之間關係親密。我們對自己、對整個的寫作過程以及通過此次巡迴書展和讀者進行聯絡溝通有了很多認識和了解。那是一次出人意料的愉快經歷。」

庫珀和亨德里克現在都成為全職小說家,漢密爾頓並沒有捨棄自己作為一名記者的職業。她說:「我對世界發生的新聞仍然非常感興趣。我無法割捨這個職業。世界新聞大事把我帶出自我,我在那個領域逐漸成長。小說則把我帶進自我,使我得以沿著那種軌跡發展。我同樣離不開小說。小說創作真的教會了我許多東西,我喜歡構思塑造各種人物故事,賦予他們更深的意境,更大的時間和空間。這些都超過了新聞行業所涉及的範圍。我得說,我的選擇是兩者的結合。我不能說我要丟掉新聞職業,只去從事小說創作。出於不同的原因,兩者我都喜歡。」

這三位小說家表示,她們一起進行的巡迴書展,帶給她們極大的滿足感。因為她們能夠激勵他人,這一點不僅僅只是通過她們創作的書籍作品,而且還通過她們自身為眾人樹立的榜樣得以實現,那就是:在任何年齡改變自我的生活都是可能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