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美國婦女的雲南印象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12-29 1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10月,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派我到雲南參加非政府組織環境大會。

  會議結束后,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雲南,我延長了雲南之行,我的父母也加入到此次旅行之中。在我踏上雲南的土地之前,我所看到的中國只是北京、哈爾濱和成都等大城市市中心的樣子。我的感受是,中國到處都有交通堵塞、大批的人群。人們交談的內容大都是關於金錢、工資、工作和貸款。

  由於我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林區長大的,中國城市的快節奏生活總讓人覺得難以招架。而我的雲南之行給了我一個遠離北京的機會。

  在當地一位漁夫的建議下,我們決定參觀一下哈尼族的村寨。「山地部落哈尼族的村寨非常值得一看,」他說,「在西雙版納,哈尼族的村寨也僅存兩處了。他們仍住在自己傳統的房屋內,遠離現代生活。」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始沿著漁夫所指的路往山裡走。山路彎彎曲曲,穿過了片片稻田、茶園、橡膠樹林和香蕉林。路上,我們看到婦女們坐在腳踏車上,年輕小夥子們肩上挑著裝得滿滿的兩桶橡膠汁,男人們背上背著他們的嬰兒,小孩子們在土地上玩耍,還不時會有騎著摩托車進城的小夫妻們。當村民們聽說我們是美國人時,一個小夥子問我們需不需要用美元和他們做一些交易。「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美元,我想把它當作紀念品。」他用標準的普通話解釋說。於是,我父親用2美元兌換了他們揉得皺巴巴的人民幣。

  接下來的山路變得越來越窄了。當我們走過一個工地時,一名小夥子在讀書。我向他問路時,他顯得很熱情,後來乾脆帶我們去那兒。「離山頂還有不到15分鐘的路,但你們自己走的話,恐怕會迷路。」他解釋說。

  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到達了山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山區熱帶風光一下子把我們給吸引住了:有近40間房屋建在陡峭的山坡上。

  我們看到一名婦女正在一件上衣上繡花。我在北京的市場上也看到類似的繡花產品,但是親眼目睹繡花過程仍讓我覺得很特別。那名婦女說話時帶有非常重的鄉音。她說,這件繡花上衣是為她剛剛結婚的女兒準備的新年禮物。「每到新年,大家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和吃飯,這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她邊說邊指著男女老幼所穿的不同衣服給我們看。我們越是欣賞她們的手藝,她們給我們看的工藝品就越多,包括裙子、提包、上衣、腰帶和背心。

  這名婦女讓我們穿上這些服飾拍照。拍完照,我把東西還給她時,她遞給我一個繡花錢包說:「這個你拿去,我送給你了。」我一下愣住了,連忙表示不要,可她堅持要給我。出於商業社會的習慣性思維,我趕快給她一些錢,可她拒絕了。她說:「這不值得要錢,你拿著作個紀念吧。」我被她深深打動了。

  下山時,村民的問題「你們來這裡是為了拍照嗎」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我承認我熱愛大自然,但我們來這裡更多的是為了索取:新鮮的空氣,明媚的陽光,村民的笑臉和他們的熱情好客,喝他們的水,吃他們的飯,拿他們的繡花錢包。我們索取得太多了。可我們能回報他們什麼呢?▲

  (摘自12月12日《全球主義者》,原題:一名婦女的中國雲南之旅,作者萊拉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