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繞不開的毛澤東

[複製鏈接]

235

主題

606

帖子

466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蘭馨兒 發表於 2005-12-25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不管堅持什麼樣的主義和思想,都不能迴避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毛澤東。他的思想和實踐,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觀念,不論是對所有擁護他的人還是反對他的人,都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門檻,中國共產黨沒有他,就不成其為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沒有他,就不成其為新中國。要想否定共產黨、否定社會主義,必須首先否定毛澤東。
  不管是愛他、恨他,共產黨選擇了毛澤東,中國選擇了毛澤東,這是歷史的必然,不是毛澤東天生使然。作為一個領袖,是應運而生,站在時代的巔峰,登高而呼,一呼百應。領袖的存在是歷史的存在,是合理的存在,歷史是不能改變的。如果不看到這一點,就無法認識他,無法評價他。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對毛澤東的了解是有限的,在毛澤東的時代,我們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稍大一些,毛澤東已不再是小時候無限熱愛的毛澤東,而是「三七開」的毛澤東,晚年錯誤的毛澤東。有些人甚至把毛澤東比做皇帝,什麼「家長作風」,什麼「昏庸」,什麼「獨裁」,什麼「整人」,還有什麼「烏托邦」,已經不是什麼錯誤了,而是有罪了。對這些我當然是不信的,但毛澤東在我的心裡是打了折扣的。有一段時間,甚至真的懷疑起來,沒有毛澤東,中國是不是會更好,不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是不是更富強?當然是沒有答案的,因為歷史不會重來。其實否定毛澤東的人,也是沒有答案的,只是想當然而已。
  到九十年代後期,我有了一些寬餘的時間,想看看毛澤東寫的文章。我從我父親那裡找來了毛選五卷,認真的地看起來,竟一看不可收。於是,中國發展的脈絡開始清晰起來,毛選五卷,就是一部中國革命、奮鬥、發展的歷史,一首感天動地的詩篇,一曲曲折豪邁的樂章。毛澤東重新在我的心中高大起來,並成為我揮之不去的情結――毛澤東情結。
  在毛澤東誕辰誕辰之際,寫幾段文字以為記念。
  一、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毛澤東的才華是沒人否認的,甚至連他的敵人也不能否認。那麼毛澤東對共產黨的作用,也是沒人否認的。沒有毛澤東,中國肯定會有共產黨,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毛澤東只是共產黨的一分子。但是,沒有毛澤東的共產黨會是什麼樣呢?那肯定是大不一樣的,這是已被實踐證明了的。毛澤東通過他個人的才華和努力,成為最高領袖,特別是他的思想和個人氣質,成為統一全黨、凝聚力量的理想和象徵,使他從成為領袖直到去世這漫長的歲月中,都不曾被置疑。無論是共產黨還是新中國,無處不帶有毛澤東的特徵和毛澤東的特色。否定了毛澤東,就等於否定了共產黨,否定了的共產黨的執政地位,進而否定了新中國。反對共產黨,反對社會主義,無不從反對毛澤東開始。雖然有些人不敢公開反黨、反社會主義,但卻可以公開反對、否定毛澤東,只要看一看這些年來這些人都做了些什麼,他們的目地不是更明了嗎?經他們這些年來的努力,確實達到了他們想要的效果,而且沒有什麼風險,我們共產黨內部的一些人也開始懷疑起自己來了,要尋求執政的合法性。合法性不是天然性的,合法性不是程序性的,合法性不是代表性的,合法性不是全民性的,只有高舉毛澤東思想,才有共產黨的合法性(蔣介石稱共匪),才有共產黨執政,絕不能本末倒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毛澤東和社會主義的關係。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不多,而且沒有過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國出現共產黨完全是受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必然是他們的奮鬥目標。不管是毛澤東還是其他什麼人,只要是共產黨人,這個目標是不會變的,只是實現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有的教條照搬,有的結合實際。毛澤東是個講求實際者,在建設社會主義之前,實行的是新民主主義,這是與蘇聯的不同,是中國共產黨在二十多年的曲折奮鬥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的結果,毛澤東是集大成者。首先是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如果毛澤東要搞資本主義革命,那他肯定不會是共產黨的領袖。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毛澤東選擇社會主義,這是由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狀況決定的,一個團體、一個政黨、一個領袖只能順應歷史,引導民眾,影響社會,否則,不管有如何好的主張,必定無法實現。這就是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的關係,毛澤東是社會主義的實踐者之一,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如果說,選擇社會主義是錯誤的,那隻能是歷史的曲折,時代的悲哀。社會主義會不會像馬克思所說的要代替資本主義,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懷疑了,包括共產黨人自己,信心已失。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也不會看到結果,因為我們正在經歷著社會主義的退潮。對於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到如今,左派不滿意,右派更不滿意。那麼,從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看,她不是烏托邦,而是實實在在的組織形式、經濟形式,直至上升到社會意識形態。她喚起了中國人從未有過的熱情,她煥發了中國人從未有過的創造性,她打造了一個中國從未有過的公平、平等、乾淨的社會,她改變了中國積貧積弱的面貌,實現了中國的空前組織、空前統一和空前發展。誰也不能否認社會主義對中國發展的積極作用,否則就是歷史的唯心主義,就會陷入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假想而不能自拔。現在很多的理論家、經濟學家就是給人們以這樣的假想,似乎如果中國走了資本主義道路,一定就會成為像美國、起碼也要像日本那樣的國家,過上那樣的生活。現實正在告訴我們,將來也將證明,對於中國和中國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社會主義,可能不是唯一,但卻是一條光明大道。
  三、毛澤東和其他領袖的關係。毛澤東的地位不是在一天形成的,而是經過長期的實際鬥爭,以他出眾的才華、超然的感染力和卓越的領導能力,逐漸被其他共產黨的領袖們所認識、認可,並尊為領袖的。在毛澤東之前,中國共產黨只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以共產國際的指示為最高指示,並沒有形成統一的領袖和領導。但在共產黨的發展成長過程中,卻產生了眾多領袖人物,包括地方領袖和山頭領袖,他們或代表共產國際,或影響一方,由於中國革命的複雜性,很多人在一次次的失敗中被淘汰,這也為毛澤東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機會和條件。雖然歷經失敗,但大多數人仍堅持信仰,留在黨內,後來仍與毛澤東共事。在這個領袖的群體里,其實成份十分複雜,雖然信仰相似,但目的不盡相同,思想、觀念及行為差異更大,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在那群雄奮起、人才倍出的年代,達到黨的組織統一、領導統一、思想統一、政策和策略統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經過黨內長期鬥爭,並在付出了慘痛的教訓和血的代價之後才逐步達成統一的。這種統一併不是一牢永逸的,隨著內外形勢的變化和個人地位的變化,又會出現新的矛盾、新的危機。毛澤東是化解矛盾、保持平衡、維護統一的決定性力量,這就是毛澤東與其他領袖之間的關係。
  毛澤東與其他領袖之間的關係長期以來被人垢病,說他獨裁專制,殘酷鬥爭,搞終身制等等。
  毛澤東搞獨裁專制嗎?這要從共產黨到底是由什麼樣的人組成的隊伍說起。共產黨是由中國最先覺悟的知識分子推動創建並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有民主主義者,有民族主義者,有共產主義者,更多的是三者兼備,追求的是民主,是共產主義。說共產黨不講民主,就像說李白不會作詩一樣,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毛澤東的地位就是在民主中形成的,而不是繼承的或是委任的。那麼在這個講求民主的群體里,毛澤東是如何實現他的獨裁專制的呢?共產黨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在共產黨內的領袖們,包括毛澤東在內,有誰沒被批評,有誰沒做過自我批評?一次次的黨內鬥爭,難道這不是民主而是專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有哪項重大決策和決定是由毛澤東一個人說了算,不經集體討論通過而實施的。如果毛澤東真的可以搞獨裁的話,他根本就不用寫那麼多循循善誘的文章和恢弘的的巨著,更不用去作什麼報告和演講,只要一個指示一個命令就行了,何來毛澤東思想?那麼既然毛澤東不能搞獨裁專制,那一定是共產黨搞獨裁專制(一黨執政),這才是那些說毛澤東搞獨裁專制的人的真實用意。只要稍有歷史知識的人就會知道,如果沒有蔣介石的獨裁專制,就不會有共產黨的一黨執政。抗日戰爭勝利后的重慶談判,共產黨是準備議會鬥爭的,而且是認真的,是有文件可查的。在四九年以後,中國除了共產黨,還有哪個黨可以擔當起執政的重任呢?那麼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難道不是民主,不是民主的巨大進步?
  毛澤東搞殘酷鬥爭嗎?到目前為止,還找不到他如何殘酷的證據。在共產黨的領袖中,沒有被槍斃的,沒有被判刑的,活著的也沒有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的。甚至對他的敵人,也沒有採取肉體消滅的辦法。這在中國(包括世界)傳統政治中,這種包容和人道主義是從來沒有過的。要說黨內鬥爭,毛澤東從井岡山到瑞金甚至到了延安,經常是被批鬥的對象。那些斗過他、整過他的人,不在少數,除了自己跑掉的(張國燾、王明等),後來仍與他共事。如果說在革命戰爭年代這是權宜之計,那麼在毛澤東建國后威信達到頂峰,這些人不是照樣成為了黨和國家的高級領導幹部嗎?有人說延安整風也是殘酷的,卻不提毛澤東堅持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建國後有高崗,最後自殺了,是個人野心使然,沒有什麼爭論。然後是彭德懷,爭論比較大。由於歷史的真相還不清楚,誰對誰錯還不好說,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對彭德懷的鬥爭是黨內鬥爭,有很多人是積极參与者,毛澤東是由被動被迫變為主動的,實質並不是毛、彭個人之間的鬥爭。雖然批的凶,但彭德懷的結局並沒有壞到哪裡去,沒有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仍然是黨的高級幹部,在「文革」後期病逝。最後是「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是發起者,這是被全盤否定的。作為一個黨員,不想唱反調。但有一點,作為共產黨的領袖們或領導者,在革命成功取得政權之後,不應是封建政治的按功行賞,不應是資產階級政治的坐地分臟,不應能上不能下,被批評,遭批判,受衝擊,甚至降職,對個人是痛苦、是損失,但對社會進步卻是有益的。
  毛澤東為什麼自己搞了終身制?終身制總是不好的,但如果是一個歷史唯物主義者,就應有一個客觀的分析。在毛澤東之前的中國封建歷史當中,到後來的中華民國,有過退休制嗎?當然沒有。那麼,在所謂的西方民主國家,有過政黨領袖退休年齡或從政的最高年齡的規定嗎?顯然也沒有。羅斯福就是死在任上,里根當總統時也已經七老八十了,應是個早該退休的人。當然共產黨不是西方的政黨,一黨執政決定了他們的不可比性。那麼,對奪取政權的共產黨領袖們和領導者們來說,四九年後大多數都已進入老年,是不是都應該退休,解甲歸田才對?顯然,在毛澤東時代就建立起高級領導幹部的退休制度是不現實的,也是行不通的,是根本通不過的。既然別人不能退,英明的毛澤東總該退吧,起個表率。毛澤東想過退休嗎?想過,而且是第一個想要退休的人,並且是以黨的文件形式下發討論的。不當國家主席,自己首先退到二線,不就是表率嗎?可有誰也跟著他到二線來了呢?沒有一個。他也想過完全退休,去搞點調查研究,這也是有文件可查的。如果沒有後來的一系列事件,也許他真的退了休。當然這只是假設。如果毛澤東真的退休又如何呢?可能不止一個林彪,會有更多的人出來,演變成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因為有毛澤東在,沒有人挑戰最高權力,高、彭、劉、林等,只能圍繞國家主席或接班人做文章,上演了一出出最後由毛澤東還債的活劇,使他倍受指責。
  毛澤東是對立統一的大師,他不喜歡一邊倒。他維繫著黨內左右之間的平衡,既營造了政治上的生氣與活力,又避免了共產黨和中國社會出現血腥和動蕩。
  四、毛澤東和中國發展的關係。提到建國后,對毛澤東肯定的少,否定的多。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績,也是集體領導或者是下面對著乾的結果;如果犯了錯誤,是因為毛澤東搞家長作風,一言堂,聽不進正確的主張。似乎建國后就沒做過什麼好事,以階級鬥爭為綱,不發展經濟,一個運動接一個運動,全是破壞。建國初與美國開戰,有人說(少數人)窮兵黷武,自閉大門。五六年搞社會主義改造,搞早了,脫離實際,是烏托邦。五七年反右擴大化,迫害知識分子,既沒有民主,又破壞了文化、科技。五八年大躍進,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接著又是三年「低標準」,簡直是「狂熱病」。到六十年代初,與蘇聯交惡,經濟剛剛恢復,重提階級鬥爭,搞什麼「四清」、「社教」,最終導致「文革」,更是一場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浩劫,社會動亂,文化傳統遭破壞,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這麼一看,如果朝鮮戰爭也是不好的,那麼毛澤東時代就只有二年(五四、五五年)是好的,其它時間不是遭到破壞就是倒退,最好的也是恢復。既然只有二年好時光,這二年如何經得起破壞,經得起倒退?那只有退到解放前,退到爪窪國。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反對毛澤東、否定毛澤東的邏輯。但實際情況又如何呢?中國四九年是什麼樣?七六年是什麼樣?如果不是瞪眼說瞎話,是有據可查的,不用在這裡贅述。共產黨在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肯定不是十全十美,有過失誤,犯過錯誤,包括毛澤東在內。但如果用上述方法來否定毛澤東,或者來反省共產黨自己,顯然是邏輯不通,是打自己的臉,與實際更是相差不止萬里。
  可以這麼說,自中國封建社會崩潰,在對中國發展之路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沒有出現比毛澤東更高明的領袖和領導者,否則,在中國的歷史上就不可能有毛澤東時代。不是英雄創造歷史,是英雄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從而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我似乎聞到了蘭花淡淡的幽香

54

主題

406

帖子

17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9
沙發
響鼓嶺 發表於 2005-12-26 13:56 | 只看該作者
在所謂全球化、全球資本化、全球非人性化的今天,人民有更多的理由選擇和擁戴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精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