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浙江金華山發現「神秘符號」 初步判斷出自隋唐

[複製鏈接]

3623

主題

8754

帖子

671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壺清茶 發表於 2005-12-25 1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考古專家:神秘符號歷史久遠 雙龍管委會:重金懸賞破解含意

  金華山發現「神秘符號」一經披露,引起了多方關注。日前,記者前往金華北山,在金華市黃大仙建設發展總公司朱麗衛的陪同下,對被稱為雙龍天書的「神秘符號」一探究竟。

     
    天書藏身洞壁

  在距離雙龍洞以西不到500米的天門石室(二仙洞),記者看到工人正在擴建進口處,一個古色古香的花園已經基本落成。在進口處的人工通道,抬頭赫然可見「二仙洞」三個紅字。

  二仙洞右側有一處後來開鑿的人工通道,因為連日陰雨天氣,感覺洞中霧氣氤氳。大約走了50米,臉上、身上都是濕漉漉的。這時,朱麗衛指著一拐角處很不起眼的黑乎乎石壁提醒記者:這裡就是13個鑲嵌於岩石上的神秘符號。但在昏暗的燈光下,記者只能摸到凹凸不平卻很光滑、明顯人工鑿刻的痕迹,大概每個符號一斗見方,但對於符號的內容難以名狀。

   天書共13「字」

  朱麗衛跑去借來手電筒,符號這才清晰可見,在褐色的岩石上排列錯落有致,一邊是9個,一邊是4個。一批外地遊客從身旁走過,發現我們用手電筒照著什麼,也湊近看,得知這是據說遠古人類的痕迹,紛紛拿起照相機拍攝起來。在閃光燈「咔嚓咔嚓」聲中,大家憑著自己的想象猜測起來,有的說像染色體,有的說像佛手,有的說像恐龍、長臂猿,還有的說像外星人的胚胎!

  「這可能不是文字,只是符號。」金華雙龍風景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朱紅說。他當過兩年語文老師,對語言文字有著天然愛好。

  回顧

 
    發現純屬偶然

  據朱紅介紹,天門石室和神秘符號的發現都是機緣巧合。上世紀60年代,雙龍洞前村一帶挖礦頻繁,主要是開採石灰石。一直到了70年代,「二輕」集體企業洞前石灰廠的一處礦山突然塌陷,有大膽的村民順著塌陷的洞口往下爬,發現洞中有許多鐘乳石,在應急燈的照射下呈現出千姿百態,非常漂亮,於是當即決定保留下來,不準開採。當時的雙龍洞風景區已經聞名全國,這個決定一方面出於採礦安全的考慮,一方面也是為了開發旅遊。

  「自從天門石室打通開放時,石壁上的符號就有了,也許許多人都以為是前人毫無意義的普通石刻。大家都不清楚謎一樣的『天書』靜靜地存在了多少年,且都對此熟視無睹。直到前不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考古研究所、北大歷史考古系及美國、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等著名院校的考古專家從陝西遠道而來,在慕名遊玩雙龍洞景區的著名景點二仙洞(天門石室)時,這些神秘符號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朱紅回憶道。

  「當時,同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李德成認為,這些神秘圖案可能是當時的文字記載,有可能揭示金華山一帶隋唐時期的社會情景,有進一步的考古價值。他把這個驚喜的發現告訴風景區的管理部門,我們也很意外,立即將有關樣本拿到上海[url=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252.htm]

  
  考古研究所進行化驗和確認,以判斷具體年代。」

  李德成還擔心,如果重大發現被披露出去,當地可能會出現一些人為的破壞。為此,他向有關部門建議,希望當地政府採取一些保護措施,比如製作玻璃罩將石刻保護起來。

  猜測

  
    出自隋唐起義軍

  東晉以來,南北分裂、戰亂不止,苦難百姓經常起義。起義軍出身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說過:「金華是浙江之心。奪浙江,必奪金華。」比如黃巢起義軍和方臘起義軍等等都把金華山作為江南的一個重要據點。

  李德成等考古學家據此認為,隋唐時期的起義軍在江南活動最為頻繁,「天書」很有可能是他們留下的某種記號。

  黃大仙修鍊秘籍

  金華山早在秦朝時期就有著名方士「安期生」在洞中修鍊,秦漢時期,金華山已與「五嶽」齊名,近年開發挖掘新景點時出土了眾多秦代文物。唐代時,雙龍洞被列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鼎盛時期金華山彙集了道教、佛教的1080座寺廟和道觀。其中最著名的神仙要數黃大仙了,而且石刻發現的地方原來是該洞最為隱蔽的角落。有人據此推測,「天書」是黃大仙所代表的「天門派」武學秘籍或者其他宗教的經文。

  天外來客的作品

  近年來,一些「飛碟迷」很自然地將許多待解之謎說成是外星人的作品。我市文藝工作者徐家麟1980年就參加了UFO研究會,應該說是資深「UFO」研究者,他就曾說過,外星人不僅有,而且從古到今來過金華多次。比如龍游石窟的一些無法解釋之謎,也有人認為是天外來客的作品。

  但昨天徐家麟看了現場照片后卻慎重地推翻了「外星人石刻」之說。他認為,這很可能是代表女性身體的遠古圖畫。根據母系氏族社會對女性崇拜和比較流暢熟練的構圖技巧來看,這些圖畫應該產生於文字出現之前的年代,所畫內容則表達了一位偉大母親從孕育生命一直到生老病死的過程,有的動作則表明當時的生產生活姿態。「有的圖畫好像沒有頭,但是肩膀和手臂之間都沒有封掉的線條,隱約給頭部預留了位置,這幅有可能是沒有完成的作品。」徐家麟指著其中一幅石刻向記者解釋。

  進展

 
    懸賞重金解其義

  對於以上的說法,雙龍風景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也莫衷一是。朱紅透露,為了更好弘揚金華本土文化,做大做強我市的旅遊產業,挖掘金華山旅遊資源,他們準備拿出數萬元,重金懸賞破解「神秘符號」的破解含意。

  金華市黃大仙建設發展總公司副總經理汪建森表示,最近還將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專門針對「雙龍天書」進行考察論證,希望這些古老的寶貝在重見天日的同時,也能早日讓後人明白其中奧妙。

  影響

 
    浙江名山的佐證

  日前,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得知此事後認為,「在中國農耕文明時期,人們對高山有著自然的崇拜,認為與天同高,甚至有了皇帝封山的全國性祭祀活動,如泰山就是。而從南宋以來,皇帝顯然不能再登臨泰山,作為陪都金華附近的金華山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泰山』的取代品。」

  黃大仙文化研究會有關學者研究發現,南宋10多位皇帝都曾來過金華山祭天。1275年,南宋末年的兩個小皇帝趙、趙m奔襲至婺州,在金華山躲避10多天未被元兵發現。隨後帶著一尊黃大仙小像南下逃難。1287年,趙 、趙m來到了香港。趙 10歲時病死在香港的大嶼山,陸秀夫等人又擁立趙 的弟弟僅8歲的趙m為帝。這時南宋氣數已盡,文天祥被俘,張世傑兵敗。陸秀夫無奈,只有背著趙m跳海,君臣共同以身殉國。後人為了懷念宋末二帝,在跳海處的巨石上刻了「宋王台」三個大字,黃大仙文化從此遠播海外。

  朱紅說,浙江境內還有許多名山,但南宋皇帝單單青睞金華山,這個現象值得深思。在此之前,金華山發現的最早石刻是後晉著名道士非丘子所寫的《金華洞》詩刻,據今1000多年,如今發現的古人石刻則至少把金華山的雙龍摩崖石刻往前推了1000年!
人生苦短,笑比哭好。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