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彪的四野為何令人生畏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5-12-17 1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重要的原因下面沒講:因為四野是日偽軍改編的,武器精良,訓練有素)

四野並不是天生會攻堅,比如三打四平時就沒有打好。但是由於林彪善於總結經驗,提出新戰法,所以在戰爭的後期四野的攻堅威力是其它野戰軍無法比擬的。四野攻堅的主要經驗有5個。

1.攻城部隊在採取「兩面對攻」的基礎上再加上第三面佯攻。使敵人難以判斷我軍的主攻方向,難以應對我軍從各個方向的突破。

三野的部隊攻打上海時,在城內打了4天,一個小小蘇州 河就能擋阻它的前進,就是因為沒有堅決的採取「一點兩面」「兩面對攻」的打法。

2,坑道作業:突破城垣的第一步,是首先要使部隊能夠迅速接近城垣,減少部隊在接近城垣時的傷亡。這是攻堅的關鍵之一。坑道作業是使部隊能夠迅速接近城垣、減少傷亡的最有效的戰法,也是四野後來執行最堅決的戰法。

攻打錦州、天津挖交通壕,是林彪推廣義縣攻堅經驗。錦州總攻發起前,各縱隊都完成萬米以上的交通壕,有的挖兩萬多米。一條條蛛網似的從攻擊出發地推進到錦州城牆跟前。交通壕都是蛇形的。步兵的1米多寬、2米多深,最前點距敵60多米,以敵人投彈扔不到為準。炮兵的能開進汽車,有的把火炮推到距敵百把米遠。大軍雲集,地面上很少看到有人走動,既增加了攻擊的突然性,又減少了傷亡。范漢傑回憶,說他曾想反擊我們,一看那交通壕就沒了主張,只有拚命打炮。可是看不見人只能亂打一氣。

其它野戰軍也有挖交通壕的,但是執行不夠堅決和徹底。淮海戰役打黃伯濤兵團時,三野開始亂沖傷亡很大,後來部隊也開始挖交通壕迫近作業。但是由於三野不太重視戰術總結和積累,打上海的時候三野又沒有重視挖交通壕,仍然犯了開始亂沖的錯誤,造成部隊傷亡過大,然後才開始挖交通壕迫近,用炸藥一點一點的作業才取得了進展。

3.突破城垣時的戰術要點,這是林彪教給四野的戰術技巧。林彪在錦州攻城前直接給二縱幹部講話時提出這樣的攻城戰術要點:「在突破口被打開后,攻擊部隊要儘可能的全力湧入,象散大戲一樣,使部隊盡量多的進入城內,這樣敵人的反擊部隊就難以把我軍的突擊部隊反擊出來,使我攻城突擊部隊不但能牢牢控制突破口,而且還有能力向縱深發展,迅速形成真正的突破。」

其它野戰軍往往會犯四野以前曾經犯過的錯誤,就是在突破口被打開后,突擊部隊進入的數量不夠。我軍的突擊部隊一般只有一個連或一個營,這樣守城的敵人在發現我軍打開突破口后,往往一面用火力阻止我後續部隊前進,同時用預備部隊向我進入突破口或城內的突擊部隊進行反擊,使我突擊部隊遭受重大損失、甚至全殲我突擊部隊,重新控制突破口,使我攻城失敗。這樣,對突破口的反覆爭奪,就會造成我軍傷亡過大,進展很慢。

林彪正是看到以往戰術的缺點,提出突破后的第一時間,既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組織炮火反擊的時候,我軍要一次性投入盡量多的部隊,越多越好,不要怕擁擠。這個戰術雖然沒有見於正式的戰術著作,但卻是林彪的四野非常有效而實用戰術,它保證了四野一次性突破城垣的有效性。這個戰術要點按理應該是軍師一級的指揮官發現提出,可是實際卻是林彪這樣的大戰略區司令提出,這不能不說是林指揮細膩,眼光獨到。

4.突破城垣后的戰術要點:林彪和四野特彆強調部隊在突破城垣后,部隊要立即向縱深猛進,「先吃肉后啃骨頭」,前面部隊揀容易的敵人打,比較難打的堡壘留給後續部隊攻打。先頭部隊的主要任務是穿插迂迴,不顧敵人側面火力,向縱深猛進,直接打擊敵人的指揮機關。林彪還要求炮兵的第一棵炮彈要打到敵人的指揮部,這實際上就是空地一體的「斬首行動」)。同時分割敵人的防禦陣地,打亂敵人的防禦體系。這種打法常使敵人的首腦機關在我攻城不久即迅速遭到打擊,難以對部隊進行有效的指揮,加上敵人的防禦體系被打亂,陣地被分割,很快就形成崩潰,所以四野打錦州、天津,打的都很爽。看看美國人打伊拉克的戰略戰術(空中打擊的「斬首行動」,地面部隊繞過中小城市直接攻擊巴格達)就可以發現四野攻堅的戰術思想的至少領先他們50年,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落後。

對比之下,三野的戰術就比較差了,它沒有向縱深猛進穿插迂迴的意識,而是一層一層的向里死打。敵人的防禦陣地沒有被分割,防禦體系沒有被打亂,敵人的指揮機關一直可以有效的指揮,用機動部隊反擊我突破部隊。淮海戰役打黃伯濤兵團時,三野就是用這種一層層向里死磕的笨拙打法,黃伯濤可以比較從容調用手裡為數不多的機動部隊反擊我突擊部隊,往往是我軍剛佔領一個村子(部分),腳根還沒有站穩,就被敵人的反擊部隊打回來,甚至全部被消滅,因此傷亡巨大,進展緩慢。三野打上海時還是用一層一層向里死磕的笨拙打法。打了四天後,劉昌義可以率4萬部隊起義這個事實也說明敵人的指揮體系仍然完好。四野打錦州、天津的時候,敵人的指揮官早已失去了與部隊的聯繫,想起義都不可能。三野這種缺乏分割敵人的戰術意識,甚至把原本分散的敵人往一起趕的打法一直到朝鮮戰爭打美一師的時候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5.對城內的堡壘和指揮中心等軍事要點,在有精確的圖紙和情報保證的前提下,總攻開始時用精確的炮擊,打掉對方的指揮部和一些炮兵陣地應該是必要的軍事行動,這不能稱為打爛城市,也是無可指責的。如果三野因為不具備這樣的水平而沒有用炮只能說明他們水平不夠,而不是什麼仁義用兵。 

至於城內的巷戰,無論是三野還是四野都沒有用炮。三野在上海城內不許用炮很正常,四野在天津城內一樣也沒有用炮,這不能成為三野在城內進展緩慢的理由。對城內的堡壘,四野用的是他們善於使用的「四隊一組」、「一點二面」「穿牆戰術」迂迴作戰等戰術,對城市的破壞並不比從正面用炸藥包炸碉堡要大。其他也野戰軍的統帥沒有林彪這樣的戰術意識和素養,傷亡就要大一些,進展自然要慢一些。三野在上海城內進展緩慢,傷亡大,只能說明他們的戰略戰術水平比較差。  

關於攻堅戰的標準,敵人必須是戰死或被俘虜才能算攻堅戰,起義或投誠是不能算的.因此,上海有四萬人投誠、濟南有近3萬人投誠,都不能算完全的攻堅戰,因為如果算的話,四野迫使北平敵人20多萬起義大概可以算是最漂亮的「攻堅戰」了,他們也是在軍事壓力之下被迫「起義」的,我軍無一傷亡,不費一彈消滅敵人20多萬,拿下一個大城市,比上海、濟南戰役更符合「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沙發
mahoupao 發表於 2005-12-17 10:54 | 只看該作者
林彪的四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40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2

積分
72
3
暴雨 發表於 2005-12-17 19:42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newathens 發表於 2005-12-22 23:29 | 只看該作者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575

帖子

88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4
5
trump 發表於 2005-12-25 01:43 | 只看該作者
日偽軍即原滿洲國軍隊, 約40萬, 由日軍訓練.

國民政府視其為偽軍, 先解散, 后當漢奸處理, 因而都願投共軍, 使林彪迅速擴大.

四野如此, 三野也如此擴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3: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