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元信用泡沫危機與世界資源價格上漲(從國儲局期銅事件說起)

[複製鏈接]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htsl 發表於 2005-12-16 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人問國家的力量大,還是投機資金的力量大,國儲局VS投機資金?

我想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國儲局代表了國家嗎?投機資金的背後是什麼?實際上,我看這個問題改成,「國儲局的力量大,還是美聯儲的力量大?」更為合適。這麼說的話,答案自明。

美聯儲印了幾十年的鈔票,美國股市吸納了20多年,但現在世界股市都多多少少有點問題吸納不了,你說這些錢會到什麼地方去?虛擬經濟吸納不了自然就是實體經濟。如果未來世界股市沒有新浪潮新動力推向新高,那麼國際經濟就有兩種可能,一是超級通脹,信用泡沫全部進入實體經濟,追逐各種商品,尤以有衍生品市場的大宗商品價格最為離譜;二是以美國證券市場為首的信用泡沫大規模破滅,產生強制性的信用貨幣調整,糾正美英數十年以來的金融政策異化,但這肯定以實體經濟的蕭條為代價。因為貨幣雖然是憑空印出來的,但是貨幣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流轉過程中,通過交換和財富再分配的效應,到了經濟主體手中就成為財富的代表,信用泡沫破滅意味著財富本身的毀滅,舉個例子就像是人體內的腫瘤,雖然是異物,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和人體組織結合起來的,要把它單獨摘除而不傷及元氣是不可能的。

未來這個信用泡沫轉化或消滅的過程可能會比較複雜,但可以認定其結局不會有誤差,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印鈔票就能一直換真東西的好事情,儘管這種事情在一定時期內會存在。

銅價的中短期走勢我們不能預測,但是從長期來看,可能上漲並沒結束。如果大宗商品全部到頂,那麼我們就必須防備世界經濟陷入大規模衰退的可能,因為價格是一個需求信號,可能意味著世界信用泡沫的強制性破滅。

我們一再強調,從長期來看,國際經濟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演化規律是隨著各種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1980-2000年內適用於國際經濟體系的規律在 2000年之後便不會適用了。從超常的歷史長河來看,人類經濟規律的本質決定因素在於人的各種需求,所以經濟規律的終極不會改變。但是在此之下,人類的各種需求通過各種方式各種途徑表現出來,而在不同的國際政治經濟背景下,經濟規律的演化是不同的,以每個人的壽命而言,很可能出現在60-80年內國際經濟規律變化很大的情況,就是說,一般的經濟規律是分段函數!當我們習以為常的用常規的分析視角與方法分析短期內的經濟現象時,我們可能只是不自覺地應用了 10--20年內適用的規律,但是很可能我們遇到了轉折點,某些常規的分析已經失效了,比如,以實體經濟需求預測銅價。

再說點題外話。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了美國運用貨幣戰略支配世界資源的過程。1980年以來,通過拓展資本市場,美國成功地將超發的貨幣圈在虛擬經濟領域,而沒有出現實體經濟的通脹,維持了貨幣的對內信用,同時,通過維持美元的地位,維持了貨幣的對外信用。超發的美元不斷的輸往國外,換回實物資源,同時通過美國資本市場吸收迴流的資產,只要美元國際貨幣地位沒問題,那這種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就能維持很長時間。但不巧,歐元的誕生打破了美元的絕對壟斷地位,而在2000年前後,世界經濟的發展遇到了終於遇到了從來未有的資源瓶頸,而以美國貨幣金融政策的異化,國內製造業比重大幅降低,製造業出口(科技服務出口雖然很多,但是占出口的比重仍然很低)已經很難換回國內需要的實物資源,只有更多的發鈔票才能換回來,但是歐元的存在讓美國濫發鈔票遇到了難題,產生了美元的信用危機,因為美元的替代品第一次真正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解決資源約束的問題是首位的,所以近幾年美聯儲仍然是多發鈔票,但由於各種主客觀條件,美國證券市場這個世界信用泡沫最大的蓄水池,已經難以再上漲(可能形成了超級大頭部),已經無法容納迴流的美元,信用泡沫溢出,直接導致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國儲局的對手絕不是投機資金,而是印鈔票印習慣了的美聯儲。不過天賜美國良機,2005年歐元居然因政治不統一出現了信用危機,這比美聯儲濫發鈔票導致美元的信用危機要嚴重得多,因為後者僅僅是可能引起美元泛濫而貶值,前者卻直接涉及到貨幣本身存在與否的問題。如果今年歐盟內部不是出現一系列問題,不管美聯儲升息到多少,歐元兌美元匯率也不會跌成現在這個樣子。請大家對照2005.04.20和2005.10.27 之後歐元匯率和美國股市的走勢,就知道歐元很衰對美國資本流動的影響,對美國股市的救命作用了。

---------本人讀後感:看來,商品價格比如銅,難以輕易言頂,改變我從技術分析角度入手的觀點,"恐高症"似乎沒必要!!!
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保有財產的權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