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澳大利亞――何以為家?[翻譯]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5-12-2 06: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更低的薪水、更多抵押以及更高的稅率意味著許多僑居國外的國民將難以再回到自己的祖國

澳大利亞吸引技術移民的三大賣點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還是生活方式。然而,當澳大利亞早年去國外發展事業的人們回來的時候,卻發現這裡的生活方式變得匪夷所思。

海邊價格低廉的房產和家庭情結促使那些低收入的歸僑回到祖國。那些在國外賺大錢的人卻很快發現澳大利亞幾乎或者完全不能提供他們在美國或亞洲所熟悉的生活方式。

澳大利亞的低收入和高賦稅使防止人才流失的努力付之東流。

外務部估計大約有800,000到900,000澳大利亞人長期居住在國外。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以下這些地方:英國和愛爾蘭180,000人,希臘120,000人,美國100,000人,香港50,000人,新加坡10,000人。他們居住在英國和希臘大多因為歷史原因和家庭關係,而美國、香港和新加坡則是因為經濟。

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委員會發現大多數澳大利亞僑民受到過良高等教育,超過30%在美僑民和25%在亞僑民年收入超過20萬澳元。

Austrade 首席經濟師Tim Harcourt表示國家能從澳大利亞海外工作者的網路中獲得經濟收益。

「他們在幫助新的出口商獲得新市場方面幫助很大,」他說:「另外,僑民帶來很多知識、技術和經驗,幫助澳大利亞商業在知識型行業和專業服務領域的全球業務拓展。」

與一般人的認識相悖,澳大利亞大量引進人才,而不是輸出。事實上,世界銀行的調查顯示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移民國家。引進技術人才也需要付出代價,尤其是當大量本地人才離去之時。而那些提供更高的薪資、更高的稅務起征點和更低的邊際稅率的國家則顯然更有吸引力。

Jamie Iredale是居住在紐約十年之久的僑民,他認為:「 這裡只有名義上的稅,但可以獲得減免。澳大利亞和美國最大的區別是在美國房屋貸款利息可以抵扣。」

納完稅、付完按揭后,高收入的澳大利亞僑民經濟狀況更理想。Richard Pankhurst在美國居住了13年,躊躇滿志地回到祖國,但很快失望而歸。

「低收入者或退休者更適合搬回澳大利亞,這裡他們能獲得平等或者更理想的生活方式,」Pankhurst說。「對其他人而言居住在美國的經濟狀況更優越。以我為例,回到澳大利亞置業開銷將翻倍,同時養老金賬戶上必須交的費用和稅令人實在難以忍受。」

另一個僑民計劃從新加坡回到澳大利亞,他在短期內獲得四個工作機會,但最終還是決定留在新加坡。

「四份工作提供的薪水都比新加坡的低,繳稅後只剩一半。我們悉尼的房屋貸款將使現金流出現赤字。」

「就像我妻子說的那樣,我們將無力支付去海邊喝咖啡的錢!我們只得再在新加坡住幾年,以便支付按揭。一旦我們回去,我們將用澳大利亞的低薪支付按揭。而在新加坡同等的退休金可以享受零稅率,並且等我離開就不再需要繳稅了。這就是考慮到稅金問題進行的投資。」

IMD世界競爭力報告對排名前60位的經濟實體負責人進行調研,在該報告中澳大利亞在所列指標上全要遜於新加坡、香港和美國。澳大利亞的執行人更關注人才外流,而沒有信心吸引國外人才。他們認為澳大利亞的稅務結構使個人和企業意志消沉,改革后的環境不利於經濟發展。

從而,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生意轉向海外,真希望這些業務能使澳大利亞經濟受益。不幸的是競爭力報告顯示澳大利亞並不適合這些業務的生存。

「如果你試圖在亞洲擁有利潤豐厚的生意,而又想在留在澳大利亞經營它,那你可能太傻了。」這是一位居住在東南亞的僑民所說的話,他在澳大利亞、新加坡和香港都成了公司。他指出幾點原因:

1、企業稅過高。「同等業務的企業稅在澳大利亞是30%,香港17.5%,新加坡20%。在澳大利亞掙錢如同在犯罪。」
2、運營負擔過重。「在亞洲管理賬戶要簡單得多,招待費用可以被抵扣,車輛無需登記,IT設備可被折算損耗等。」
3、個人所得稅過高。「這是澳大利亞排斥人才的主要原因。在亞洲的華人中有個笑話流傳很廣,說的是澳大利亞的稅高的嚇跑聰明人。」

來自AGSM的網站


http://www2.agsm.edu.au/agsm/web.nsf/Content/News-MediaReleases-CantCallAustraliaHome

(2005年11月17日本文發表於「澳大利亞金融觀察」,作者為Owen Foung博士)

  

2

主題

55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2
沙發
S8888 發表於 2005-12-6 08:32 | 只看該作者
說什麼好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3
空手 發表於 2006-1-3 19:16 | 只看該作者
稅高但補貼給了收入低的階層,保持了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社會消費,未必是件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2: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