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景廣闊的戰場生物偽裝技術[組圖]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5-10-27 0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最早裝備迷彩偽裝服的納粹德國的黨衛軍部隊 [資料] [/CENTER]

  

[CENTER]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穿著的新式數碼迷彩作戰服 [資料][/CENTER]

  

[CENTER]俄羅斯МКТ-2Л植被型偽裝網 [資料][/CENTER]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絕技」,偽裝術就是其中之一。漫長的進化和變異過程,為眾多生物贏得了天然「偽裝大師」的美稱。生物利用其自身結構及生理特性「隱真示假」,與軍事偽裝的初衷如出一轍。溯本求源,人類戰爭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軍事偽裝技術的出現不過數千年,而形形色色的生物偽裝則伴隨著物競天擇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不斷演進,有著與生命史一般久遠的發展歷程。隱身擬態干擾生物偽裝招術多多

  按照偽裝方式的不同,生物偽裝大致可以分為隱身、擬態和干擾三類。

  隱身。生物的隱身可謂是軍事隱身偽裝的靈感源泉。生物隱身通常以外部自然環境為基準而隨機應變,以改變自身的色調,達到保護自己、迷惑天敵或捕食獵物的目的。生活在叢林里的變色龍就是採用掩護色,把自己的膚色調整得像四周環境的顏色,以避開獵物的發現,從而有利於埋伏前進和發起攻擊。

  擬態。擬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示假。在動物世界里,最善於擬態偽裝的恐怕非竹節蟲莫屬了。當竹節蟲趴在植物上時,即能以自身的體形與植物形狀相吻合,裝扮成被模仿的植物,或枝或葉,幾可亂真;同時,它還能根據光線、濕度和溫度的差異改變體色,讓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使鳥類、蜥蜴、蜘蛛等天敵難以發現它們的存在。

  干擾。如果說隱身和擬態都屬於被動偽裝範疇的話,那麼烏賊施放煙幕避敵則是生物採用主動干擾方法實施偽裝以求生存的典範。解剖實驗表明,烏賊體內有一個專門用來存儲黑色液體的「墨囊」,當遇到侵害時,就會從中噴出與自己形態相似的黑色濃液,懸浮在水中。當大魚碰到時濃液會「爆炸」起來,並在周圍形成一層濃黑的煙幕。

  效益顯著優勢突出發展前景廣闊

  對生物偽裝的研究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生物偽裝技術,大大提高了軍事偽裝的效能。與傳統的偽裝方法相比,生物偽裝技術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優點:

  取材簡單。生物在進行合成代謝時,大都以隨處可得的物質(如空氣、水、植物和礦物質等)為原料,以陽光等為能源,不僅原料成本低,而且取之不盡。

  安全可靠。拋開眼花繚亂的表徵,生物偽裝的實質就是生物化學反應,這類生化反應大多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的,要求輸入的能量少,反應條件緩和,工藝和設備簡單,操作安全性好。

  產品活性強。生物分子通常具有複雜的精細結構,這種結構往往會賦予生物分子特殊的活性,即所謂「生物特異功能」,例如準確、敏感的感知能力,高效的搜索能力,牢固的粘結性能等等。

  系統結構緊湊。生物系統中的信息碼、模塊、製造組裝機構都是在分子水平以完美方式自組裝起來的,其結構比類似功能的諸如光學或機械系統要緊湊得多。

  有關研究表明,當真假目標的數量達到一定比例時,成功的隱真和示假就相當於增大了10倍的兵力;當真假目標各被揭露50%時,可獲得相當於增加40%的兵力;當真目標完全暴露而假目標未被識破時,可以獲得相當於增加67%的兵力。可見,偽裝在軍事上的作用非同一般。生物在偽裝上的招術,無疑為現代軍事偽裝開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必將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5: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