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軍陸航部隊裝備的新型氣象雷達曾被鎖進庫房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9-24 1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09月24日 10:32 解放軍報 [/COLOR]

  北京軍區某直升機團和防空旅是同一個集團軍中的兩支「獨生子」兵種部隊。在演練中,他們一個對地攻擊,一個對空防禦,總演「對台戲」。於是有人形象地說:這兩支部隊在演兵場上是「作戰對手」,工作中是「競爭對手」。

  兩支部隊還有一個共同點:每逢有訓練任務,部隊未動,先問天氣。幾年前,同一型號的氣象雷達下發到兩支部隊后的不同「命運」,讓直升機團官兵明白了一個理:「干信
息化,各部隊面臨的矛盾和難題大同小異,誰積極主動,誰就會有所作為。」

  這套氣象雷達信息化程度較高,落戶到直升機團不久,官兵們卻給它起了個別名叫「嬌氣雷達」。由於這個團的官兵對新裝備的信息系統還不太熟悉,一按錯鍵,它就給「臉色」。平時訓練,大家還能忍一忍,到重大演習中,就提心弔膽怕出錯。不出半年,雷達就被鎖進庫房,他們還給上級打電話,申請配發「更先進」的設備來替換它。

  在一次上級組織的對抗演練中,他們和防空旅又演「對台戲」。幾次交手之後,直升機團都沒有占著便宜。團長孫鳳陽帶著大家到防空旅陣地,非要弄個明白:「人家究竟高在哪?」

  防空旅薛旅長把大家領到一排指揮自動化方艙前,指著一台正在運轉的氣象雷達說:「當初我們把它接來的時候,和你們遇到的情況是一樣的。我們跑了好多家科研單位,請專家點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的『嬌脾氣』扭過來。」

  同一批裝備,兩種不同的結果。現實讓直升機團的官兵們看到,面對一樣的困難,人家迎難而上,積極主動想辦法解決。演練場上的差距,實質上是干信息化建設的精神狀態的差距。

  「對台戲」唱出了緊迫感。演練結束后,他們從庫房裡搬出這台塵封的氣象雷達,一邊請來專家進行技術改造,一邊培訓專業骨幹,很快使它重返訓練場。

  接下來,他們舉一反三,認真清點以往在信息化建設中繞過的「攔路虎」,「拉網」式地破題、立項,難關一道道地攻,硬骨頭一塊塊地「啃」。

  「主動才能有作為!」在直升機團採訪時,政委李崗如數家珍,向記者列舉以防空旅為榜樣推進部隊信息化建設取得的一項項新成果。

  ――過去對直升機起飛后監控定位,由於受無線電手段滯后的制約,不僅速度慢而且不準確。團里想改,可上級經費緊張,遲遲沒有立項。前不久,他們找科研單位想出了一個「聯手開發、專利共享」的新辦法,順利解決了這個難題。

  ――某型導彈由於成本高,每年實彈射擊,飛行員人均不到一枚,他們多次向上級申領彈藥指標均未獲批。近期,他們引進模擬手段解決了這個問題,訓練效益大增。

  ――今年,總部確定了一項直升機戰法研究課題,難度大,風險高,該直升機團從來沒有嘗試過。團長孫鳳陽主動請纓:「我們來!」經過一番在信息化平台上的模擬推演,官兵們攻克了一連串難題,直升機團的戰鷹頻繁穿越在太行山的峰巒峽谷之間。(駱立言 本報特約記者 羅路雲 楊鴻)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9-24 11:39 | 只看該作者

我軍新型雷達干擾設備列裝一年沒有使用過一次

2005年09月24日 10:39 解放軍報 [/COLOR]

  軍人的字典里沒有和平時期,只有戰爭時期和戰爭準備時期。廣州軍區某團團長李廣平把這句話刻在了心裡。為了明天的勝利,李廣平時刻以臨戰的姿態,將官兵訓練成隨時準備出擊的猛虎。

  尋找對手和自己「過不去」


  李廣平上任后不久就在訓練中發現一個嚴重問題:偵無目標,擾無對手。某新型雷達干擾設備,因缺乏雷達信號源,列裝一年竟沒有使用過一次。

  沒有靶子找靶子,沒有對手找對手。為讓對抗貫穿訓練始終,李廣平打破以往條塊分割、各自為陣的模式,將通信連隊建大配強,組成「藍軍」分隊,進行背靠背的對抗訓練。同時,他帶著「戰書」踏進友鄰部隊的大門,與他們在陌生地域多次舉行電磁領域的無形搏殺。幾年來,他們與陸軍、空軍、海軍的十幾個單位建立起了戰術訓練合作夥伴關係,通過配合演練、參觀見學等方式,及時摸索和完善作戰預案,掌握了一套套新裝備的訓法和戰法。

  隨著靶子一次次的「倒下」,團隊的戰鬥力也一次次得到攀升。在近幾年上級舉行的各類演練中,他們次次圓滿完成任務。

  把「假把式」趕出訓練場

  一個連隊參加考核,參考人員動作嫻熟,近乎完美。李廣平一眼看去,發現幾個關鍵崗位上都是其他連隊的「高手」。他當即將該連的成績記為零分。「訓練場上摻水,戰場上就要流血,弄虛作假在我們團沒有市場!」李廣平非常嚴肅地說。

  李廣平求真務實抓訓練,始終以實戰這把尺子量長短。去年,該團進行戰備拉練,每次上車前,都有一名戰士揮舞著小紅旗,指揮大家一個一個上車。上車后,小旗手旗一揮,「哐」一聲,一長排車統一將車門關上。團黨委會上,李廣平語重心長地說:「這些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不摒棄,戰鬥力就難以提高。」在他直接干預下,如今戰備拉練時,揮舞小紅旗的戰士不見了,官兵們徑直登車,車輛也不必整齊排隊等待,而是在開進途中實施編隊。通過這些求真務實的做法,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得到了提高。

  「花架子」、「假把式」被趕出訓練場,換來的是訓練質量的提高。去年底,上級對該團戰鬥力進行綜合考評,最後給他們打了93.5的高分。

  在「挑毛病」中提升戰鬥力

  官兵們都知道,在平時的訓練中,無論大事小事,李廣平最愛「挑毛病」。

  去年,部隊出色完成了一項重大演練任務,得到上級領導機關的高度評價。正當大家興高采烈地準備總結經驗、評功評獎時,他卻組織人員開始找起演練中的問題。就這樣,好端端的一個評功會,最後成了揭短會。他們一共找出了大大小小13個問題,並一一找到了解決辦法。

  在李廣平牽頭組織下,團里研製出性能先進的「專家保障系統」。經鑒定,此系統在軍區範圍內還是首家,可讓大家著急的是,成果出來兩年多了,他還不願向上級報獎。他說這個系統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說來奇怪,在李廣平眼中,似乎永遠是「毛病」比成績多,但實際上團隊戰鬥力水平卻節節攀升,不僅多次高質量完成了演練等重大任務,還連續兩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主人公檔案:李廣平,廣州軍區某團團長。1963年10月出生,1979年3月入伍,碩士學歷。歷任站長、教員、參謀、裝備處長、團長等職。任團長期間,部隊連續兩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個人先後榮立三等功5次。 (張科進 余張 本報特約記者 鍾友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