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海嬰:魯迅情書也是妙筆生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5-9-19 14: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深受青年讀者喜愛的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曾經有過兩個版本,最近在魯迅的兒子周海嬰的授權下,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了第三個版本――《兩地書原信》。與以往兩個版本不同的是,《兩地書原信》對原手稿沒有進行任何刪節,並且經過專家重新校訂,更正了以往版本的一些錯誤。該書的責任編輯張征告訴記者:「《兩地書原信》完全以原信為藍本,原汁原味,它的出版使以前的兩個版本的一些內容可以恢復歷史本來面貌了」。

    從來沒有出版過一種從原信經過校正的版本

    記者:周先生,這次您授權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您父母的《兩地書原信》,是基於何種考慮?

    周海嬰:我父母的《兩地書》,最早的版本是《魯迅與景宋的通信兩地書》,1933年由上海青光書局印行,這個版本收納父母兩人相互通信的信札135封(還有29封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選入)。請注意:這本書的作者署名是《景宋:兩地書:魯迅》。父親生前相當尊重我母親,這本書是兩人愛的見證,是兩人共同創作的作品。它於1938年首次收入《魯迅全集》。

    第二個版本1998年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魯迅與許廣平的通信兩地書+「原信」》的合集。1995年,曾出版過《兩地書》的原稿、原信影印合本,但從來沒有出版過一種從原信經過校正的版本,即《兩地書原信》。今天我把《兩地書原信》交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緣於我家與該社交往的淵源已久;中國青年出版社是在上海開明書店合股改制的基礎上成立的,他們的老編輯有許多位是我家的朋友,比如顧均正老先生,在上海抗戰時期我們就是一牆之隔的鄰居,相當熟。

    出版此書的目的也是為了避免現在和將來有些不明真相者或別有用心者的無謂猜測

    記者:您父母的婚姻曾是上世紀的一段佳話,請問您在半個多世紀后又推出這個書信原本,是不是有其他更深的原因?

    周海嬰:首先,父親曾對母親說過:「我們之相處,實有深因」。在這個問題上,我可以引用魯迅研究專家王得后先生的評論,他說:這個版本重要的是它的「私密性」,按現在的青年人的語言來說,也就是「隱私」―――完全公開他們的「隱私」。這些信,當初只是兩人之間的私事,沒必要向第三者公開。因為完全是「私密」、「隱私」,信的內容也就原汁原味,敞開心扉,無所不談。現在由我授權完全以原信內容一字不差地出版這部《兩地書原信》,公開了父母當年「談情說愛」的過程,也是為了圓父母將《兩地書原信》留給我的願望:就是「知道我們所經歷的真相,真實大致是如此的。」

    出版此書的目的也是為了避免現在和將來有些不明真相者或別有用心者的無謂猜測!廣大讀者看到原信的內容,魯迅和許廣平互叫一聲「嫩弟弟」、「小白象」,可以體會到我父母他們之間至深的情感。他們的愛情,經受了時代的考驗,不但是情投意合,而且是以對彼此的高度負責任為基礎的。

    由於舊社會封建意識的根深蒂固,父親在日本求學時期,我的祖母為他找了朱安女士,誘迫他返鄉結婚,可父親一生中從來也沒承認過這樁婚事。當父親和母親結合后,他們按月給朱安寄生活費。父親去世后,母親許廣平仍舊按月給朱安寄生活費,直到朱安去世為止。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有了建立在深厚基礎上的愛情,才能享受到人間的真正幸福。

    果真校正出不少幾十年來沒校正的文字

    記者:那麼,在編校中,哪些內容得到了修訂?您同意這種修訂嗎?

    周海嬰:《兩地書原信》編校后,我發現,果真校正出不少幾十年來沒校正的文字。《兩地書原信》由於年代久遠,鋼筆字跡已經模糊,再經過複印,字跡不清的地方已經很難辨認。

    例如,第123封信第二段:

    「覺得(《莽原》《瑣記》及《父親的病》未看)105期閑語集成中心。署名那段《生財有大道》,說起你和梁任公,相形之下,甚為有趣。」

    上面我引用的是其他出版社的某一個版本。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兩地書原信》在出版過程中,經過專家們的探討,糾正了這個版本。他們發現在「集成中心」的「心」下面,還有極小的兩個小點,按當時的書信寫作習慣,這是一個省略號,是又一個「心」字。那麼,這句話應該成為:「閑語集成中,心心署名」。

    後來我聽說,編輯和校對的同志們,為這一句,推敲了好幾天。

    再如第59封信,倒數第3段:「現在正應磨練多些,把我鋒芒銷盡,那時是變純鋼還是變杯?h,請你監視我好了。」諸版本皆為「純鋼」,新版本則校正為「鈍鋼」。一字之差,看出了水平。磨練為了銷盡鋒芒,鋒芒銷盡之後呢,應該成為「鈍鋼」,成為慢刀子了嘛!接看下文,「變成杯?h」,杯?h是曲里拐彎的樹枝做的杯子,在此象徵性格的極度扭曲。這處經過校正,使得上下文連貫起來。由於時間關係,不一一列舉。

    有心人可以把《兩地書原信》與影印版對照地閱讀,可以看到中國青年出版社這個版本所下的功夫。現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一再強調圖書的質量,我看,這本《兩地書原信》質量就相當高。

  《兩地書原信》可以說是書信體的長篇小說,篇幅超過《阿Q正傳》,是他一生寫的最長的小說

    記者:有一位讀者購買了此書,在閱讀後給我們發來了這樣的讀後感:「儘管時代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但《兩地書原信》仍是青年戀愛通信的經典教材。」您對此有何看法?

    周海嬰:對於青年讀者的閱讀定位,我不持異疑。《兩地書原信》本來就是我父母戀愛的通信集嘛。如果今天的青年讀者在看了此書後有所收穫,我想我父母的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的。

    記者:也有讀者說,《兩地書原信》其實就是一本書信體的長篇小說。您又是怎麼看的?

    周海嬰:這種說法其實早就有的。

    我父親魯迅是世界公認的文學家,他的文筆有目共睹,即使是和母親通信,也是妙筆生花。我母親許廣平也是「才華橫溢」,她信中的內容也「充滿了文學氣息」。這不是我的話,這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高級編輯和教授級的高級校對在反覆閱讀之後得出的結論,他們說「小說講究的是描寫性格和感情的演變歷程,164封《兩地書原信》,完整地刻畫出魯迅、許廣平的性格和感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地書原信》可以說是書信體的長篇小說,篇幅超過了《阿Q正傳》,是他一生寫得最長的小說。」

    網上也有讀者說,「現在,中國也興過情人節了,情人節講究互相贈送禮物,買一本《兩地書原信》其實可以得到很好的精神升華」。


來源:中國文壇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37

主題

3685

帖子

104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046
沙發
綠袖子 發表於 2005-9-20 12:59 | 只看該作者
這篇好,回頭再細看,先頂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主題

3685

帖子

104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046
3
綠袖子 發表於 2005-9-20 22:10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看來是要買一本來看看。
謝謝laodai分享好書信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