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水果登陸衝擊政治

[複製鏈接]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5-9-13 1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 陸永強(台北)

  對一半以上的台灣民眾而言,不久前只能被阿扁僵化的兩岸政策困死,但沒想到在前景疑無路的失落中,突然峰迴路轉,看到一線曙光。上月初,台灣行政院長提出包機協商和允許台灣客機飛越大陸,當日股市立刻上漲112點,民間反應良好。是阿扁大發慈悲嗎?絕不是,是台灣水果登陸及農民的怒吼撼動民進黨選情,逼使阿扁做出讓步,避免進一步失血。

  台灣民眾為何只能看到一線曙光?因為他們覺得民進黨的政策未必算數;阿扁真的贊同嗎?依照過去的經驗,即使是他自己宣布的事情,也會翻來複去。可見,扁政府空轉五年,民眾不輕易相信政治人物的語言。

  台灣水果銷往大陸,樸實的農民果敢地發出心聲,讓阿扁感到m頭不對。擅長選舉、相信選舉萬能的阿扁及民進黨掌權者,經由他們自己的民調及台灣南部農業縣的基層反映,察覺到一直被視為阿扁及民進黨鐵票的農民票在鬆動,對今年12月3日舉行的縣市長及地方選舉不利,不趕快改變挨打的局面,拋出新議題,轉移民眾注意力,就不能反守為攻。

  在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前,民進黨在台灣中南部農村不斷散布小道消息,說如果連、宋當選,大陸農產品將大舉賣到台灣,本土農業會很慘,水果會銷不掉,稻米不值錢,農民沒有收入。但一年多過去了,連、宋訪問中國大陸,農民並沒有見到大陸農產品傾銷來台,反而見到大陸開放台灣水果零關稅,協助快捷通關。經濟蕭條的台灣農村看到新出路,內心期待毋庸多言。

  台灣人口2300萬,其中農業人口約366萬。民進黨的大票倉是南部的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和屏東縣,農業人口約150萬人。除雲林縣外,其他縣都由民進黨執政。兩次大選中,阿扁都靠南部這幾個縣大贏100萬票,彌補了在北部輸給泛藍90萬票的差距。南部農民是阿扁勝選的根基,如果農民轉向,那麼,下次大選中民進黨想獲勝就很難。

為難農民太失策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2004年統計報告,台灣704萬戶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為110萬元台幣(約5萬5000新元),平均每戶每年消費為66萬台幣(3萬3000新元),把台灣高低所得戶分為五等,最高所得組的年平均收入為180萬元台幣,最低所得組為29萬元台幣,而台灣農民每戶平均所得約50萬元台幣,因此農民的收入處於相對弱勢。對農民而言,如果所生產的高品質水果有新的外銷出路,增加收入,他們當然就寄望甚深。

  阿扁及民進黨擔心水果登陸真的帶給農民利益,功勞會被國民黨及泛藍拿走,進而影響年底的選情, 因此他不斷地說水果登陸是統戰,會導致台灣農民成為農奴。台灣農委會製作說帖,在報紙刊登廣告,花費4000萬元台幣廣告對農民「消毒」,希望農民知道一年銷往大陸的水果只值34萬美元,只佔一年水果外銷金額的1%。

  令人驚訝的是,台灣農民根本不怕統戰。他們說,如果水果銷往大陸是統戰,那麼,近十年來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合計2900億美元,就不怕統戰?台灣經濟部投資掌控的中國鋼鐵公司一年賣大陸100萬噸鋼品,台灣肥料公司一年賣10萬噸肥料給大陸,怎不提統戰的問題?高科技電子產業,如鴻海、台積電、聯電、友達,都在大陸投資生產,投資金額及生產值的零頭都比水果登陸收入大得多。阿扁為難農民,會失去農民的支持,選票會大量流失。

  阿扁及民進黨核心密集會商,決定為水果銷往大陸議題停損,絕口不再碰觸,並趕緊拋出開放兩岸相關議題來轉移視線。但農民對阿扁政策的抗拒,已經給他感到了震撼。

隨  心  飛   揚

4

主題

481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沙發
hihongwei 發表於 2005-9-13 14:13 | 只看該作者
這年頭,誰給奶吃就投向誰,台灣農民不是傻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8: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