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嫁人? 生死悠關的戰爭!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8-2 1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越來越多的女性困惑於要不要嫁人的問題,就象哈姆雷特一樣:生存還是死亡?嫁出去,也許總感覺理想的愛情還沒有來到,日後一旦遇到真正的怦然心動的人,再悔之晚矣;而不嫁的女人,總是為婚姻市場上流行一句話而心驚肉跳:二十歲之前是個寶,三十歲之前是根草,三十歲之後就沒人要了。亦舒的小說中寫過:女人年紀越大,彷彿是套牢的股票,是愈來愈貶值的。

  婚戀病例:我們究竟在等待什麼?是戈多嗎?

  諮詢者:依然,女,25歲,記者。如果說依然還有苦惱,許多人是打死了也不會相信的。「她那樣條件的人怎麼還會苦惱呢?」別人的第一反應便是這樣。

  的確,依然今年二十五歲,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在一家知名報社做記者,外表端莊漂亮,走到哪裡都會有有男士回頭行注目禮。父母是老教授,家境屬於書香門弟,平時出入各種高檔寫字樓,出門打車,手裡捧著《時尚》,並且那時,正有一位叫胡捷的成功商人死心塌地地追求著,有人說依然集中了這個時代所有的女人的夢想。

  但是,依然說,那些都是表面的。她的內心其實時常被一種痛苦的情愫籠罩著。這也是她為什麼來到我的心理門診尋求幫助的的原因。依然說:「我常常感覺到對人生的絕望。」

  依然是個喜歡文學的女孩,在她的想象里,愛情應該是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就象瓊瑤小說中所描寫的一樣浪漫,所以,她期待著自己的白馬王子。

  依然認為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女人,她以前擁有許多知心的女朋友,她們曾經準備做捍衛愛情的堅定勇士,如果沒有理想中的愛情來到,她們情願做快樂的單身貴族。

  但是,女友們最終一個又一個的堅持不下去了。先是李惠,她大學時期熱愛三毛,渴望找一個荷西那樣的男人,但是,很快,當一個胖胖的房地產商追求她時,李惠立即被俘虜而去,後來是劉莉莉,她嫁給了一位公務員,並且很快做了母親。

  她們是否因為愛情而嫁?有一次,在幾個人的婚後的聚會裡,依然把這個問題提給她們。那時,曾經是愛情理想主義者的李惠抱著一條波斯貓,懶洋洋地對依然說:「只要對他不反感,而且他又有錢,女人總歸得找個男人過日子。」

  而劉莉莉,一邊哄著孩子,一邊毫不避嫌地掀開上衣給孩子餵奶,儘管是同性,依然都有些不好意思去觸及她那白花花的乳房。「你也嫁了吧,胡捷不是對你很好嗎?」兩個對她知根知底的好友勸說依然。她今年二十五歲了,算是老姑娘了,她們用憐憫的眼光望著她。

  那眼光讓依然不寒而粟。

  她聽明白了她們不是因為愛情的絕對需要而結婚,而委身於一個男人。是為了過日子,為了對一個男人的依靠,風塵中的日子從此將愛情的精神主義變質,但那是必須結婚的理由嗎?

  依然愈加地孤獨,也愈加地迷茫,她不好意思再去找女友們煲電話粥了,電話那邊,總是孩子的哭聲,把她的興緻,蕩滌得一乾二淨。「嫁給我吧!象你這樣的女孩,是需要一個男人庇護著過日子的。」胡捷有一次深情地望著她,憐愛地說。他的柔情讓她低下了眼斂,無話可說。

  是的,她似乎有足夠的理由嫁給他。他英俊瀟洒,事業有成。但是,最重要的地方卻是她不愛他。不砰然心動――這致命的感覺,沒有存在她對他的感情里。對於別的女人來說,可能因為胡捷具有這樣的條件,即便出於現實的考慮,也嫁了,但是依然不行,否則她就不是依然。

  但是,不嫁呢?依然說,關於愛情,她已經尋找了許多年了,浪漫中的理想中的愛情似乎一直沒有出現,那個讓自己能夠立刻產生嫁的感覺的男人,好象遠在天邊的青鳥,總也不能出現,難道就這樣因此要讓自己等到白頭嗎?

  心理醫生:成不成家的八大典型心態分析

  一、不成家的四大理由

  1.男人有些靠不住


  劉慧,27歲,投資公司顧問。不是我不想嫁啊,而是到現在還沒有碰到能讓我下定決心嫁出去的男人啊!畢竟,大多數的女人還是喜歡結婚,有個終身歸宿的。從前也交過不少男朋友,但是在試探他們對婚姻的責任和喜好時,總感覺他們似乎在猶豫什麼,舉棋不定。這樣的男人,一旦真正下嫁,還能有安全感嗎?

  我覺得現在的男人對婚姻有些警惕感,也許是他們不願意承擔婚姻的責任,覺得婚前的自由更令人舒服;也許是他們相信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總之,很多男人可以和女人談著山盟海誓的戀愛。一旦女人提出婚姻的要求時,他們便溜之大吉,或者找各種理由應付女人,在這種情況下,女人怎麼輕易言嫁呢?

  2.理想的愛情在遠方

  吳英華,30歲,外企銷售代表。曾經,我想象過愛情的樣子,那應該是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的相遇一樣,深情而熱烈地相戀,如今在這個塵世尋尋覓覓,年深月久,我對愛情都有些失望了。

  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也許我是個愛情的完美主義者或者理想主義者吧,我希望能夠下嫁的男人,身上具備一切我喜歡的優點,寬容,有責任心,強壯,英俊,富有等。

  我的第一次戀愛發生在四年前的冬天,他是個各方面都很符合我想象的男人,我在他身上,也找到了那種激情的渴望委身於他的感覺。但是,一次很偶然的事件,使我發現他在口口聲聲說愛我的同時,居然還在和另一個女孩交往。雖然事後他向我道歉,他說他真正愛的是我,但我怎麼能接受這樣的背叛呢?我義無反顧地離開了他,雖然心裡無比難受。

  第二個男朋友條件很優秀,但大概因為是獨生子吧,脾氣特別倔,我們鬧矛盾的時候,他總是和我針鋒相對,在激烈的爭吵中,互不相讓。女人也許愛鬧些小情緒,特別是談戀愛時,而這些小情緒,通常又是沒有理由的,所以一旦發生矛盾,我很希望他能讓一讓我,有時只要他上來擁抱我一下,我就會冰雪消融,柔情似水了,但他總是不肯妥協。結果是我們彼此傷得很深,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真正愛過我?

  經歷過兩次失敗的戀愛,我也不敢再輕易談感情了。我想理想的愛情也許在遠方,象席慕容所說的那樣,需要靜靜地等待。所以我現在不會再輕易向一個男人打開心扉,我寧願靜靜地等待著真正的愛情的降臨。

  3.一個人過也挺好的

  相箏,28歲,藝員經紀人。我還沒有做好結婚的打算。我的一個女朋友結婚後,現在變成了典型的家庭主婦。成天在家相夫教子,偶爾出來和我們聚會時,不知道翠花上酸菜,不知道F4,怯生生地坐在一邊,感覺很落伍的樣子。婚姻讓女人變得視野狹窄,不再象以前那樣活躍在社會生活中, 這使我對結婚後,只屬於一個男人的生活望而生畏。

  我的工作使我經常需要帶藝員天南海北地去演出。單身還好說,結婚後,丈夫還能容許我經常不在他身邊嗎?我又是一個特別活潑愛交際的人,晚上喜歡和女友們泡吧,聚會聊天,一旦結婚,這些快樂的自由而瀟洒的生活,顯然不會再有了。

  真的,我覺得一個人過也挺好的。偶爾孤獨的時候,聽一聽音樂,看看書,和密友煲電話粥,白天全幅身心地投入工作, 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哪天在北京呆膩了,一個人可以誰也不必打招呼地背起行囊,獨自出外旅行,我喜歡這種感覺。 

  4.讓愛情保保鮮

  金娜,26歲,酒店經理。我現在和男友正陷入熱戀中,他的父母不斷催促我們早點結婚。可我一直在猶豫,主要是我喜歡現在甜蜜的愛情的感覺。下雨了,男友會及時開車接我回家;想看電影時,他鞍前馬後地陪我去電影院;發點小脾氣,他想盡辦法哄我開心,談戀愛的女人是有特權的吧。

  我聽說一旦結婚後,這種美麗的感覺就不會再有了。婚姻中瑣屑而平庸的點點滴滴,會讓兩個人的激情一點點磨蝕,最終愛情蕩然無存,甚至可能爭吵,反目為仇。曾經的呵護和甜蜜翻雲覆雨,如果是這樣,我情願不那麼早結婚,讓愛情保保鮮。

  二、願意很快成家的四大理由

  1.喜歡婚姻的安全感


  吳銀珊,26歲,電視台製片人。雖然知道婚姻有那麼多的不完美,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很快成家。有一首歌唱道:世間最浪漫的事情,便是和愛人一起慢慢地變老。兩個相愛的人結婚了,愛情也許變成了親情,但事實上,只有親情才能深刻地連接兩個人,才能帶給人以安全感。也許有一天,我和丈夫不能做愛了,象杜拉斯所說:老了,兩個人只能躺在一起,訴說著綿綿的情話,看著滄桑的面容,但那種感覺,是多麼溫暖,寧靜而充實啊。

  很多人都知道婚姻的好處,比如噓寒問暖,在複雜的社會生活后,一掃風塵后的放鬆感。人不能始終處於激情狀態中的,婚姻給你的就是那種長久的寧靜和踏實。

  2.成家要趁年輕

  劉晴,27歲,公司文秘。我的一位朋友挑選男友時,曾經眼光很高,她自己的條件確實也不錯,不但青春靚麗,而且是個小有名氣的歌手。沒想到過了三十歲后,那些曾經圍繞著她的男人,反倒看不上她了。她挑來挑去,只好挑了一個很平庸的男人結婚,那種情景有點象電影《嫁不出去的姑娘》。

  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勸我:女人嫁人是要趁早的,年齡和青春是女人挑選男人最大的資本,否則,錯過了時機,價值要打折扣,就只有別人挑自己的份了。如今雖然在喊男女平等,但在婚姻中,男大女小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男人似乎越成熟越吃香,女人越年輕越有魅力。

  3.成家是戀愛后水到渠成的事情

  劉佳穎,28歲,導演助理。談戀愛已近三年的時間了,我現在迫切地希望和男友走進婚姻的殿堂。愛到深情熱烈時,婚姻便是自然的選擇。

  對於感情,人的天性是有穩定的渴求的,但感情又是流動的,最不穩定的,因此,誰能自信地說,自己對感情百分百地自信呢?當對愛情不自信時,用婚姻這種強制性的形式來給予自信,是必然的選擇。

  4.不必對婚姻奢望過高

  王小陽,29歲,房地產公司銷售員。我覺得對婚姻不奢望過高,是我願意儘快結婚的原因之一。我的父母以過來的人語氣告訴我說:婚姻就是兩個人在一起搭伴過日子,有些志趣相投最好,不必把婚姻想象得多麼崇高神聖。這樣一想,如果有個男人還不錯,我就準備把自己嫁了。有的人可能會擔憂,這樣草率會不會後患無窮?我想我本來就沒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不會出現反悔的情況吧。

  心理醫生對在嫁不嫁中猶豫的你的忠告

  給自己建立一個家庭是終身大事,所以人們選擇婚姻總是格外慎重。當傳統的女性被教導著嫁人要趁早時,在目前的時代下,許多女性卻選擇了單身,選擇了婚姻門外久久地徘徊,她們對待婚姻的觀念和心態,有別於從前。

  什麼時候結婚,終歸沒有定律,在於每一個人對感情考慮的成熟程度,但對那些尚猶豫於「嫁與不嫁」的女性,我們認為下面這些忠告你不可不讀:

  A、究竟是可以嫁的男人沒有出現,還是你婚姻的期望值過高?一項相關調查顯示,單身女性中,文化程度大專以上的比例約佔65%,似乎越是有知識的女性,越難以有美滿婚姻。這使我們想起一位作家的話:心靈豐富的人比心靈貧乏的人更能感受到人生的痛苦,這句話換過來是否可以這樣說:對婚姻期望值過高的女性,越能發現婚姻的不完美,所以越是抗拒婚姻?

  B、你是否深受「瓊瑤」為代表的文藝灌輸的浪漫愛情的影響?這一代女性,大多數是讀著瓊瑤的小說長大的,但很早以前,就有人呼籲:辨證地看待瓊瑤式的愛情,即接受那是一種美,而愛情需要純潔和美的體驗,但同時認識到,現實的愛情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它需要我們學會接受缺陷,不完美,學會理解愛情在變成婚姻后的必然調整。

  對於永遠追求理想的愛情在遠方的女性來說,毋寧說她們是愛情的理想主義者,理想主義者永遠值得敬佩,我們只是需要提醒的是,理想不是空想,需要正確認識理想的現實的關係,更好的把握人生的幸福。

  C、你是單身生活的推崇者嗎?這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我們不再認為婚姻便是人生唯一的快樂之源,社會提供了很多誘惑,讓我們不急著走進圍城,即使單身,也可以活得非常快樂。

  當然,追求單身生活的快樂,固然無可厚非,我們相信,女人熱愛單身而不急於結婚,深層次的原因依然是「那個讓我想嫁的男人還沒有出現」,但是對於那些確是想走進婚姻又恐懼於婚姻影響單身快樂的女性,我們的建議是:婚姻原本沒有想象的可怕,也許如畢淑敏所說,家庭有時會傷人,但只要你經營好了,家庭也便是溫柔的港灣。

  D、你有程度不同的恐婚症嗎?大明星朱麗亞-羅伯茨據說是恐婚症的典型代表,而在現實中,各種傳媒製造的凄慘的破裂的婚姻為女性恐婚推波助瀾。對於那些聽說了不少悲劇而恐婚的女性來說,我們的建議是:傳媒的製造者需要靠聳人聽聞的故事來吸引讀者的眼球,而現實中的婚姻並非全是血淋淋或者哀怨的,恰恰相反,平淡的占多數,認識到這一點,還是那句話:婚姻並不可怕。

  ……

  總之,不願嫁人的理由有千萬條,把握幸福的機會卻需要靠你自己,儘管,嫁人不一定要趁早,儘管倉促中嫁人往往後患無窮,儘管單身無可厚非,但是嫁與不嫁,決定在於你,重要的是,不受觀念的影響;重要的是,無論選擇嫁與不嫁,你的感受是幸福的。

  觀點:考一張婚戀健康合格證

  選擇成不成家,在很久以前,對於女人來說,不是一個問題,女人長大便嫁人,以前似乎是上下五千年的顛撲不破的真理,不然,獨身的女人,不但沒有經濟依靠,還需要忍受社會的壓力等,其困難處境可想而知。

  但是社會觀念的開放,女人經濟地位的提升,使得今天的女性不必再象以前那樣,將婚姻和男性看成終身的依靠和安全感的唯一來源,即便單身,她們同樣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所以,那些在倉促中「上婚姻之船」的悲劇越來越少了,儘管離婚率越來越高,但細細分析,並非是今天的女性沒有慎重選擇婚姻,而是人們對婚姻的心態,各種外界因素影響的加強等原因,我們認為――女性不再做「必須選擇婚姻的奴隸」,她們將婚姻的主動權掌握在手中――是社會的進步。

  所以,那些持有各種心態而不願走進圍城的女性,我們只需以平常心視之,婚姻說到底,是一種個人行為,每個人有選擇與否的權利。

  只是,我們需要警惕一種觀念的盛行:即對愛情和婚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命運便是性格,是心態,而心態是影響今日女性獨身亦或很快嫁人的根本原因,理想的婚姻沒有模式, 經驗只能靠自己去實踐,培養一種對婚姻正確的心態,考一張婚戀健康合格證,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的。

  那也就是說,當有一天,即使婚姻並不完美,但至少你不會後悔當年的選擇,你能夠說,我是深思熟慮過了。

  所以,那些在「嫁與不嫁」中徘徊的女性,她們的內心的焦慮感可想而知,但是,要不要真的縱身一躍?前方等著她們的究竟是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還是一失足而成的千古恨?
2009,我等你……

1270

主題

4422

帖子

27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4

積分
2741
沙發
紫衣 發表於 2005-8-3 09:46 | 只看該作者
別對婚姻期望過高,浪漫的念頭越多婚姻越難把握.
或許平淡才是最真實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