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完整版:回首往事意難平(內含作者照片)

[複製鏈接]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7-30 1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倍可親獨家原創,轉載者請保留作者和網站信息。文中圖片,謝絕轉載[/COLOR][/C]

作者簡介及導讀:

我十六歲那年,乘船從新加坡回國。在廣東上岸定居后,我在當地下過鄉插過隊。後來,因為我得了重病,只好病退調回上海。回到上海以後,我先後經歷過進廠當學徒工,上大學,成家。在為寶鋼的建設中,我還差點送了命。那時候,我發現周圍的很多人都在設法出國。受他們的啟發,我也隨著出國潮到了美國。我在美國獲得過碩士學位,然後,就是找工作,辦綠卡,轉公民,換工作。我熱衷於參加華人社區義務工作,也是教會裡的骨幹之一。我因為出生在星加坡,又能講多種方言,與兩岸三地以及東南亞各地來的華人都談得攏。 這個長篇紀實,主要是講我在新加坡,大陸,美國三地漂泊時的故事。[/COLOR](文字編輯:水影兒)


---- 序 ----

        到了美國也有十多年了,生活安定了下來,四周的朋友們也不會象念書時那麼經常搬家。有不少朋友建議我把自己的經歷寫一寫,因為每一次聚會,或者只來得及起個頭,或者總是沒法講得完。為了滿足友人的好奇心,也為了自己能從回憶中重溫經歷過的教訓,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一)

        我出生在赤道以北四緯度的小海島,新加坡。我上面有位姐姐,因為父母都要上班掙錢養家,我姐便暫時放在吉隆坡外婆家。她在外婆家受到舅舅、阿姨們的寵愛,可真是顯赫一時,但和父母的親情就因為從小不在身旁,加上我的橫空出世,多少有了點影響。
[CENTER][B]圖1圖1[/B][/CENTER]
        我小時候據說是個愛哭愛鬧的小不點。哭起來就沒個完,挺討人厭的。然而,我自己的解釋是:既然我在哭,你們就應該知道為什麼,還用得著我說嗎?何況我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呢。我記得有那麼一次,他們給我一杯牛奶,那時牛奶都是煮沸了才喝的。我一碰,這麼燙啊,就開始滿屋子又跳又鬧。從吉隆坡來的外婆還耐心地問我為啥哭,而爸媽早已習以為常,就讓他哭好了。我心裡想,你們早該知道我為啥,所以也不答話,就繼續跳啊哭啊。就這樣鬧了一陣,我也累了,口也幹了,牛奶也涼了,便過去把牛奶給喝了。因為跳了一身汗,外婆就幫我把身上的汗衫換了,晾在椅背上。新加坡很熱,汗衫一會兒就幹了,而我因為別的小事又哭鬧得混身是汗,外婆便要用椅背的那件幫我換下,而我不肯。於是外婆把它摺疊好,放回抽屜里,叫我自己去拿,我結果還是拿了那一件。

        和我同年出生的還有媽媽的兩位好朋友的男孩。他們在其自己家裡都是老大,而我姐那時還在外婆家,所以,我們仨就經常在一齊玩。在三個當中,我是最大,最小的比我小三個月零三天。他不到兩歲時,他父親要回國參加祖國的建設,所以全家就乘船離開了。離開時,他母親肚裡已懷著我的未來太太,那是后話。

        我爸很喜歡拍照,又特愛抓拍。以下一組便是他的傑作。據他說,我開始是一個人玩著,後來,小朋友來了,大家一齊玩著。我拿到一個搪瓷杯,很是得意。他也想玩,我就給他了,自己還挺高興。可是後來我想把它要回來,他竟不肯放。搶不過他,我就哭了。老爸就老愛出我洋相。
[CENTER][B]圖2圖2[/B][/CENTER]
        下面又是另一組老爸的傑作。我在公園裡看到別人在打拳,興趣來了,自己也舞弄了那麼幾下,不料功底不足,下盤不穩,自己摔倒在地。
[CENTER][B]圖3圖3[/B][/CENTER]
        我覺得為人父母,應該盡量把時間花在同孩子們的相處溝通。孩子沒有幾年就長大飛走了。他們小時候的回憶可以影響到他們的一生。有不少做父親的總以為照看孩子和教育孩子是當母親的職責,而父親為了養家,一天到晚拚命在外面工作掙錢才是正事,然而這樣就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稍縱即逝的寶貴一刻。

        在我記憶中,我們小時候,父母都要上班,但教訓我們的大都是母親。她也有大聲嚷的時候,也有體罰,也有罰過我們跪在祖父的像下面,面壁思過。父親很少責罰我們,但他如果動起怒來,那體罰是嚴重多了。然而,每次訓斥后,等我們心情平靜下來,不那麼排斥時,母親會向我們解釋為什麼她要這麼做,我們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為什麼不對。母親從不要求我們古時的那一套敬奉長輩的禮節。例如有一次,在她的生日那天,我們三姐弟妹給她跪著敬茶。她笑著叫我們不必如此,只要好好讀書,將來好好做人,她就很開心了。父母之間肯定也有矛盾,也有爭吵,但他們從不在我們面前爭吵或相互表示不同意對方意見。特別是對小孩的教育,他們總是那麼一致,使我們無法靠攏一方以對抗另一方。只有到自己成家了,才知道他們也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但卻在我們睡著了或不在時爭論。也才知道自己現在要做到這點是那麼地難。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7-30 12:29 | 只看該作者
你真幸運,有個喜歡拍照的父親,為你留下了童年的點點滴滴。

期待意浮大哥能在工作生活之閑時,把自己的故事慢慢道來。。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3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7-30 12:41 | 只看該作者
童年很多事記不起來了.

只記得小時候我也是在外婆家帶大的.

整天跟在比我大兩三歲的舅舅後面玩..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主題

775

帖子

3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2
4
相逢_一笑 發表於 2005-7-31 03:10 | 只看該作者
人說女大十八變,男的應該就不會變那麼多吧。看意浮的第一張照片跟現在還很相像的。
期待你的續集
自信 會讓你更漂亮 自信 會讓你更堅強 自信 會讓你更有魅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5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7-31 04:08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經一笑這麼一提醒,我也覺得意浮和童年時還是挺像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6
tusiji 發表於 2005-7-31 04:11 | 只看該作者
[QUOTE=意浮]
...........離開時,他母親肚裡已懷著我的未來太太,那是后話。......
[/QUOTE]

緣分啊~~~~ [:42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
baby 發表於 2005-7-31 11:59 | 只看該作者
意浮原來出生於新加坡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8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1 23:34 | 只看該作者

(二)

(二)

        我母親出生在馬來亞的首府吉隆坡。外公外婆共有九子女,五男四女。我媽上面有三位哥哥,姐妹中她就是老大了。在二次大戰中,認識了一些國內逃難南洋的文人。後來,這些人編創的一套南洋小學華文教材,很受華僑家長和華校的歡迎。我讀的華文小學用的就是這套課本。我們都是從幼稚園入的學。父母特地選中這所離家五英里半(幾乎九公里)的學校是基於其校風和師資。我的老師是既嚴厲又慈和的師長。我將會在下一章講到。

        新加坡和吉隆坡相隔不遠,大致相當於長沙到武漢的距離,比上海到南京還要遠50公里。從我們上小學開始,幾乎每年年底的長假,我們都會到吉隆坡外婆家去度假。我們到了外婆家,表弟妹們都會過來陪我們玩。我一直以為他們平時也經常去外婆家,直到最近到吉隆坡參加表妹嫁女兒的喜宴,同表妹談起小時的趣事才知道她們是專程來陪我們的。那時,我們年少不懂事,只會玩鬧,外婆又遷就我們,總是把那兩層樓的排屋搞得天翻地覆,直到下班回來的八姨、九舅父喝罵為止。現在長大了,想想當時給外婆增添的麻煩,真不是現在的自己能在家裡所能承受得了的。外婆很疼我姐和我,二舅母也經常來幫忙照料。二舅母也是很和藹的人。她還特地做我最喜歡吃的一盤菜,炒丁。只可惜她不知道把土豆丁,胡羅卜丁,小豌豆和肉丁分開炒熟才混合,所以一起炒就有點糊了。但是這碟菜很費手功,也費時,我到現在還很感激和想念她。因為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碟菜,到我離開新加坡,獨自回國的前一周,媽媽天天給我炒這菜。當時是作好了不能再相會的準備的。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還是回過頭來講點開心的事,我的表弟妹中,表妹居多,尤其是其中兩位在年齡上同我只相差半個月,所以大家一齊玩得興緻勃勃。那個年紀,男女都一樣,斗劍、枕頭戰、捉迷藏、抓豆袋、跳格子、跳繩、踢毽子等等,無憂無慮。直到坐火車回新加坡的路上才會想到趕緊做假期作業。

        有一次,我們都在外婆的大床上睡午覺。突然,我感到小腿被人掐了一下。哇,好痛!張開眼一看,旁邊的大表妹正得意地、笑眯眯地看著我。原來,她是用腳趾頭掐人肉。我很快就學會象她那樣用大腳趾和二腳趾夾別人的肉。不過我只對她使用,以牙還牙嘛。所以我們才能相安無事地睡在一起。別的弟妹都不願同她這個捉狹人睡。

        我的表弟妹讀書都是上英語學校,只有我們是上華校。不同的教育形成了不同的觀點。大家一齊去看英語電影,他們看得津津有味,我們就似懂非懂。只有通過事後的討論才對劇情略有了解。受英語教育的孩子思想上比較開放,我們到長大了點才發現有所不同,不過這裡略去不表。

        新加坡的學制是小學6年,初中4年,高中2年。我有位同鄉鐵杆哥兒在同一所中學比我高三級。他的大哥在英倫留學時結識了一位吉隆坡華僑女同學,最後成親時才發現其岳母原來是我母親的莫逆之交。我初三那年,他就約我一起去吉隆坡他大嫂娘家去玩。那時,星馬鐵路剛開始行駛輕軌火車,駕駛員和乘客都在同一個車廂,比老式火車頭快,污染也少。我們回星時就坐這火車。誰知半路上由於火車已經晚點,駕駛員只顧趕時間,沒有遵守信號燈的指示,迎頭撞上停在同一軌道上的一列貨運火車,駕駛員當場身亡。由於進站前正好是彎路,離心力的作用把我們這第一節車廂摔出了軌道,翻下了路坡。

        當高速行駛的車廂突然停止時,慣性的作用使我站了起來。我們是坐在車廂尾部,我一眼望去,前方座位上一個人也沒有。就一瞬間,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車廂就開始往左側翻。我抓住了行李架。車廂翻跟斗,我就在那跟著翻單杠,因此手肘和膝蓋都被破碎的玻璃劃開了。而我那位朋友則隨著人群在車廂里翻來滾去。雖然事後據他說底下都有人肉墊背,但也受了點內傷。車廂總算停穩了,但車門一個壓在下面,一個在上方,車廂是側躺在坡底。滿鼻子聞到的都是汽油味。我朋友馬上想到的是:車廂有爆炸起火的可能。他第一個跳起來,站在車門旁的椅側,打開車門跳將出去。我也跟著想跳出去,但因為膝蓋的傷,跳不上去反而跌落到另一側門的門板上。他便俯下身來,把我拉了上去。我們爬上了鐵路基。看到第二節車廂也傾斜了,但因為和第三節車廂的連結鐵鏈沒有斷,所以保持著傾斜而沒有翻下路基。然而這節車廂的乘客受的傷大都是行李架上的行李砸傷了頭部。後來救護人員把我們送到附近小鎮的醫院,由於傷員太多,醫生麻藥也沒用,消毒后就直接縫合了我的兩個傷口。晚上在醫院合了一會兒眼,第二天一早,朋友就叫了部車子把我們開到了柔佛新山的海關口。我們的行李、證件都留在了火車上。幸好海關人員早已知道發生了火車相撞事故,看我們混身破損、血跡斑斑的樣子,憑醫院的證明就讓我們過去了。回到新加坡,擔心了一晝夜的兩家父母才放下心來。後來的幾個月,只要一聞到汽油味就會條件反射、神經過敏地跳將起來。不過,下一年再去吉隆坡時卻受到表弟妹們熱烈的、把我當凱旋英雄般的歡迎。讓表妹們圍著,吹噓自己的大難不死,確實是一種享受。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9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2 02:11 | 只看該作者
發生火車事故時,意浮大哥還在上小學吧。。真驚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2 03:23 | 只看該作者
火車失事那年,我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也不小了,第二年就隻身回國,所以遺失的身份證和護照,父母親也沒有替我再去補回來。我們的學年是從元旦開始。一年有三學期,放三次長假,而以年底的那次最長。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1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3 14:07 | 只看該作者

(三)

(三)

前面已經講到過新加坡的教育是小學6年,初中4年,高中2年。後來高中又稱作大學先修班,言外之意是不打算上大學的學生,讀完初中就行了。學年是從元旦開始。每個階段有個全島統一的會考。這和國內的會考很相似。小學以前也有幼稚園班。我們三姐弟妹上的小學離家有九公里。只有我姐和我上學時,我們是請人接送的。那時專門有人開車接送小朋友們上學,一部車,前後都擠滿。有一次,車門沒關好,車一轉彎,車門就開了。我姐正好就坐在門邊。她死命地抓緊前座的座背,才沒有被摔出去。從此,父親就在早上上班時送我們去學校。新加坡學校分上午班和下午班,都只上半天課。中午下課後,我們就乘公共汽車回家。雖然路途遠,但卻是一部車便可到達。而且學校那裡是市中心,有不少線路是起點站。所以,還是比較方便和安全的。等到妹妹也開始上學后,我們就一起乘車。我姐和我坐在雙人座上,妹妹累了就躺在我們的大腿上一覺睡到家。

由於是上半天的課,所以課都排得滿滿的。每節課半小時,上了四節課才有半小時休息。休息的時候,由高年級的同學戴上標帶,名為巡察團,守住校門,以防低年級同學跑出校園,或防止不良份子進校園搗亂。

我們上的小學是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附屬於福建會館管理的崇福女學校,共有三所校舍,都在直洛阿逸街上。幼稚園是在古色古香的廟宇里。在幼稚園的馬路對面是新建的六層樓與愛同小學共用,供三年級到六年級班上課,配有乒乓室,圖書室,實驗室,小賣部和餐飲層。大樓的正中是個有三層樓高的大廳。重大聚會、畢業典禮、踢毽子和跳繩比賽以及會考等就在大廳內舉行。四樓地板用透明的玻璃磚和鋼筋水泥把樓下的大廳蓋住,既防雨防晒,又能透光。六樓是餐飲層,提供點心和飲料。低年級的教室在樓下,越往上年級越高。班級用年級號和天干組成,如四丙、六甲等班。班主任一般從三年級一直帶到六年級畢業。我是提前一年入的學。但是在我七歲那年不幸得了流行性腦膜炎,不得不停了一年學。我記得那時候住在兒童病房裡,都是敞開式的隔間。每隔一天,護士就會領我到一個房間,要我捲曲著身體躺著,然後從我背腰脊椎上抽液檢驗,以確定療效。幾乎每天都有人來看望我,還有人送了花。可是母親問我是誰送的,我卻說不出來。母親很擔心我腦子生了這種病將來會變成了傻子。養了一個傻兒子是多麼揪心的事啊。

由於生了病,停了一年學,原來我和小庄是同班同學的,現在變成是和他妹妹同班了。因為是福建會館辦的小學,所以我的同學大都是福建人,確切地說是閩南人,都會說閩南話(廈門話)。但老師是用華語講課的。我們的課堂秩序很好,不過不象國內的小學,我們從來沒有被要求兩手下垂放在體側,還要坐得畢端畢正。比國內隨便些,但比起美國的小學又多了點規矩。每個學年的第一天,班主任讓大家按高矮排隊,然後依次入座,每兩人一張課桌,課桌有一層夾格,可放筆和課本。書包只能放在課桌邊上。老師總是要求男生和女生共用一張課桌,這樣可以避免上課時交談而不用心聽講,往往很有效。我三年級的班主任是黃老師,她教我們語文課。人比較豐滿,也很嚴厲。因為我的功課不錯,有時她也會拍拍我的背以示獎勵。但每次都差點被那又大、肉又多的手掌把我的心從喉嚨里拍了出來。她的眉毛的眉尾梢是往上翹的。我後來發現,有這種眼眉的女孩都是又凶又有主斷,一切非她作主不可。我以前樓下鄰居的小女孩就是一例。黃老師在學校里是一言九鼎,可惜她身體不很好,不能繼續帶我們上四年級,而她又不滿意接手她這一班的未來班主任,於是把我們四甲的前六名學生轉到了四丙班。原四甲的第十名的女同學家長獲知此事,也再三要求轉班。我們七人,三男四女便到了四丙林璞玉老師的門下。來接班的四甲班主任自然暴跳如雷,不過我說過黃老師在學校里是說一不二的,所以他再跳也無濟於事。林老師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也很嚴格。她那時是單身住在幼稚園隔壁的亭樓里。她也是語文老師,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給組員背每一課的課文,名詞解釋,同義詞和反義詞,還要記錄。她很照顧我們這七個從別班過來的學生。按排了她班上的第一名和我同桌。我卻和這位小黃鬧得不可開交,大概是相互不服氣吧。於是林老師就讓原來我班上的,前面提到的那位小庄妹妹與我同桌。那時的我特別喜歡耍弄人家。小莊家境很好,就象千金小姐,卻長得象林黛玉弱不禁風。我就喜歡惹她生氣。我們甚至在桌上用粉筆畫上中線,誰也不準越雷池半步。我實在鬧得太厲害,她家長還到學校來告了我一狀。林老師最後又換了另一位我原來班上的女同學,小蘇。這位小蘇脾氣特別好,無論我怎麼惹她,她都不會發脾氣,就象一位大姐一樣,搞得我沒有了成就感。結果也就一直相安無事。一個學年下來,我們這七人在新的班級里仍舊拿到原來的名次,也就是把原四丙班的前六名和第十名都比下去了。不過從五年級開始,我們已融入了丙班,再也不分彼此了。畢業那年,林老師請副校長給我們班拍了些學習生活照。我們七人還在林老師住的亭樓下合影了一張。由於林老師要四年才能帶出一批學生,所以不像國內的小學老師那樣桃李滿天下。我們是她帶的第二批畢業生。她一直牽挂著我們,然而我們只有在畢業后的第一年回去向她拜過年。直到我們初中四年級畢業會考,她在報紙上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名字里找不到我的名字,很是奇怪,便打電話問我爸。我爸告訴她:意浮名落孫山了。她說如果意浮都考不上,那全新加坡沒有一個能考上。當她知道父母把我送回國后還數落了他們一頓。她退休后和另一位女老師一起住。直到那位老師去世,她才回到廈門和弟媳同住。她回國后關心祖國的教育事業,把一生的積蓄捐贈給她家鄉的安溪中學建了一棟學生宿舍,以便遠郊的學生能住宿在校內,不必每天翻山越嶺來上學。她還捐助了幾位大學生,並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還成立了基金會以免自己身後,這些學生難以為繼。

我們的小學校長,李培蘭女士也是一位好校長。就因為有她在,治理的崇福小學就比隔壁的愛同聲望高。她退休后也是回到了國內,住在西安。在那個政治動蕩的年代,生活過得不怎麼樣。這一代的知識分子都講究落葉歸根。我就不知道我將來會怎樣。就算落葉歸根,我應該歸到何方?中國?新加坡?

小學的會考都是選擇題,但每門課至少有200道題之多。我還記得有的科學題問的根本不是書本上教的。全靠平時課外讀物的廣泛和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只有英語一門,我們做了很多練習,例如各種職業的英語名稱還是挺有用的。由於我初中輟了學,有段時期小學文憑是我唯一的畢業文憑。我們三姐弟妹都是在畢業典禮上發言的應屆生代表。我們的講稿都是爸爸擬定的。講稿的中心總是圍繞發揚母語文化。我們都得事先背熟,脫稿演講。

我上的小學因為在市中心,所以場地有限,體育項目不多。只有到了中學,我才開始接觸各項體育運動。

這次附上的舊照恐怕有侵犯個人影像權之嫌。特在此請我過去的同學們原諒則個。

[CENTER][B]圖4二年級巡察團合影圖4二年級巡察團合影

圖5四年級歌詠隊合影圖5四年級歌詠隊合影

圖6六年級丙班合影圖6六年級丙班合影

圖7七人行圖7七人行

圖8學校生活照(一)圖8學校生活照(一)

圖9學校生活照(二)圖9學校生活照(二)

圖10學校生活照(三)圖10學校生活照(三)[/B][/CENTER]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2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5 00:29 | 只看該作者

(四)

(四)

原本打算這章是寫中學時的生活,但在離開小學生涯之前,有一段往事不能不提。這事一直令我內疚,也是我第一次的有欠於人。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但願當事人不會因為我在此披露了往事而引起心中不快或產生不良後果。同時也希望她能讀到我當時的想法和接受我心中的歉意。

小學畢業的我也只不過十二、三歲。熱帶的小孩發育早,加上我在小學時讀了不少古書,自然就有了點性幻想,通俗點叫單思病。古典的小說,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西廂記、西遊記、四遊記、金陵春夢等等都是在當小學生時讀的。班裡的同學中,有位才貌俱佳的女同學,從二年級同班開始就是班裡的前三名。六年級那年,她的家就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所以,放學時,爸爸媽媽來接我和妹妹,就提出順便一起送她回家。那時姐姐已經在南洋女中上初中班了。我長得並不帥,但她卻可以稱得上校花,如果那時有校花的稱呼的話。平時,她和女同學們在一起,我們很少講話。那天向她提出建議后,她回去問過父母,以後就和我們一起坐車回家了。有一天,我心血來潮,在車上大唱「敖包相會」。媽媽沒有當面訓責我,給我留了面子,但阻止我繼續往下唱。等她下車后,媽媽才講我不應該這麼做。

進初中后,我們去了不同的學校。當時,全星最有名的兩所華文中學,一是華僑中學,因為建在一個小山上,外號山崗,是所全男生的華校,就在南洋女子中學旁邊,離我們家更遠,要再換乘另外一部公共汽車才能抵達,路程超過了十英里(十六公里),這是我去的學校。她去了另外一所,中正中學。因為校內有個湖,所以外號中正湖,是所男女混合中學,離我們家卻近多了。因為不在同一所學校,我們就很少見面了。回去給林老師拜年也因為沒有事先約好時間而失之交臂。然而我們還是有聯繫的。她生日那天我到她家裡慶賀。認識了她的母親,一位慈祥可親的家庭主婦。她有一位弟弟和一位小妹妹。我和她弟弟下棋打牌,是位聰明的小男孩。我想至少她家裡人沒有覺得我討厭。我也很喜歡她們。

同一年,我姐就要離開新加坡隻身回中國去了。臨行前,我姐在一位朋友家裡舉行了一個告別派對,邀請了我姐要好的同學和好友來參加。也讓我邀請她和她弟弟來玩。可是,那天我做得很不好。主人的兒子在家組織我們男生乒乓球比賽,而我只顧著打乒乓,把她和她弟弟冷落在一旁。更糟的是,我一直都沒有察覺,也再沒有機會說過道歉的話。後來,我們就沒有再接觸了。到我回國的時候,我更是不告而別。幸好那時我們都還小,雖然我有那麼點朦朧意思,但她從來沒有表示過什麼,也但願她沒有什麼。

後來,通過林老師,我知道她上了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生活應該過得不錯。據林老師說,有段時間看到她還有點發福了。我媽有時也在書店裡見到過她。這是我的第一次單相思。謹在此,衷心祝願她一生平安,幸福快樂!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13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5 05:1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意浮大哥的好文章和精彩圖片。不知是否可以提供一下本文的SUMMARY。然後,我會編輯一下這貼子,讓更多的讀者看到這篇精彩之作。。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4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5 05:53 | 只看該作者
你要我總結匯總(Summary)?還是要摘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15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5 05:59 | 只看該作者
簡介吧,就是這個長篇的主要內容。另外,如果這是倍可親獨家原創,也請意浮GG說明一下。謝謝啊。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6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5 06:21 | 只看該作者
用普通話說是新加坡,但用廣東話說就是星加坡,都是音譯。有時我們也叫它星洲,星島,獅城等等。但願不會使大家困擾。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7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5 06:22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倍可親獨家原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主題

803

帖子

42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7
18
舒服 發表於 2005-8-6 05:48 | 只看該作者
意浮兄完整的童年真叫人羨慕。我的童年,不過只剩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而已。

葉落歸根,還是要回中國的罷~
每個人的成熟,都是以犧牲勇氣、承認庸碌為代價的,這或許是每一個成年人的悲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9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8-6 06:13 | 只看該作者
在小學的低年級,語文老師都要求學生寫周記。高年級就鼓勵學生寫日記。人的記性總是有限的。只有寫下來的東西才不會忘記,而且還算是當時的第一手資料呢。不過,我們那時寫的周記因為要交上去讓語文老師過目,有的同學就用此來打小報告。從另一方面來看,也讓班主任老師對學生之間、學生和科任老師之間的關係更加了解。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20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6 06:16 | 只看該作者
意浮大哥,根據你提供的信息,在這個貼子的首頁,我寫了一些介紹。如有不合適的地方,請和我悄悄話聯絡。謝謝。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