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僅16字 這首詩現代人很少聽過

[複製鏈接]

990

主題

100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67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金石為開 發表於 2022-12-18 07: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希望之聲2022年12月14日】(編輯:郭曉)眾所周知,詩歌的發展在唐朝時期達到了巔峰。尤其是唐詩,更是稱得上唐朝文學中最令人矚目的成就。提起唐詩,我們能說出許多唐朝著名詩人,也能隨口詠出幾首流芳百世的唐詩來。其實大唐不僅在詩歌上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在書法的發展上也同樣達到了巔峰。張旭的草書、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被唐文宗御封為「唐代三絕,」既然唐朝在草書上如此盛行,那麼詩才極高的李白是否有寫過草書呢?其實李白不僅會寫草書,而且在當時也是有著不低的排名,他的書法真跡《上陽台帖》更是完整保存了下來,可以說是非常珍貴。

宋徽宗題跋
宋徽宗題跋《上陽台帖》(網路圖片)
因此,這首詩超越了其他任何的李白作品,被稱為是「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現代人卻很少聽過。詩的內容僅16字:「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李白寫這首詩與一個叫司馬承禎的道士有關。公元724年,23歲的李白意氣風發地離開故鄉,「仗劍出遊」,走到江陵一帶認識了司馬承禎。雖然那會兒李白還沒出名,但司馬承禎卻十分賞識他,兩人結下了深厚的文學友誼,後來他們更與孟浩然、賀知章等人並列為「仙宗十友」。20年後,李白與杜甫一起去河南王屋山陽台觀找司馬承禎,卻得知司馬承禎已經仙世了。

物是人非,李白感慨不已,揮筆寫下一首四言詩,加上日期、地點、人物,匯聚成了書法名帖《上陽台帖》。《上陽台帖》以草書寫成,作為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價值實在難以估量。因此《上陽台帖》流傳的過程中曾被蓋了無數個章。宋徽宗拿到《上陽台帖》後,便用他擅長的瘦金體在上面寫了「唐李太白上陽台」,寫題跋、蓋章;後來這幅名帖又陸續到了明代收藏家項元汴、及清代的乾隆皇帝手中,因此現在的《上陽台帖》上大大小小的章眾多。這首被宋徽宗、乾隆帝極為欣賞的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蒼茫大氣之感。

乾隆題跋
乾隆題跋(網路圖片)
不過這首詩最大的價值在於李白的書法,李白的草書受唐代書法家張旭影響很深,風格飄逸不群、筆力勁健、筆勢縱放自如,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說「詩仙」是偉大的書法家,幾乎沒人相信。那是因為他詩歌的璀璨光芒掩蓋了他書法的天才傲嬌,他的書法作品已成為世界的孤品。我們是吟唱著他的詩長大的,無論天涯還是海角,我們都會仰望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他是下凡的謫仙,是偉大的詩人和偉大的書法家——李白。


責任編輯:李靜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