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潔凈麻風病人>

[複製鏈接]

3246

主題

3266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4-6 1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耶穌潔凈麻風病人>
讀經「太8: 1-17」「耶穌下了山,有許多人跟著他。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拜祂,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凈了』……。」在馬太福音第八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當主耶穌在山上借著教訓顯明了祂的權柄,下山後就借著祂所行的神跡顯明了祂的權柄。而主耶穌所行的神跡,與其他福音相比,馬太福音沒有記錄太多的神跡細節,而是帶我們認識神跡所表明的天國之王的權柄,這個屬天的權柄是建立天國的根據。馬太說:「耶穌下了山,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拜祂,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凈了』」。這「大麻風」是一種無法治癒且會傳染的皮膚病,這種病致人毀容,皮膚潰爛,直至全身腐爛而死。利未記13: 45-46說:「身上有長大麻風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發,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凈了!不潔凈了!』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凈;他既是不潔凈,就要獨居營外。」由此可見,人若得了這種病就會被隔離到營外遠離人群居住的地方,獨自在那裡受病痛的折磨,一直到死。病人不僅身體上承受病痛的折磨,而且心靈上倍受打擊,還要面對死亡臨近的恐懼。所以這個長大麻風的敢來見耶穌,可以看到他裡面的勇氣和信心。他沒有因為被離群索居就心灰意冷,他也沒有因為自己身患絕症就絕望自怨,在那種境況下,他內心當中一直在盼望著從神而來的潔凈的恩典。因此他就到主面前「來拜祂,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凈了'」。這表示他認識主的權柄,他把耶穌看作是從神那裡來的,看作是他要敬拜的那一位,所以他稱耶穌為主。「必能叫我潔凈了」,這不但表明他對耶穌全備的信心,認識主的能力,可以叫他得著潔凈。而且也說出他認識自己的敗壞,需要得著潔凈。這也告訴我們,罪人得潔凈的條件,就是要認識自己的敗壞無救,要向主俯伏「拜祂」,承認自己的罪,相信主有潔凈的能力,就能經歷主潔凈的權能。

於是「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凈了吧!'他的大麻風立刻就潔凈了」。大麻風病在人看來是無法醫治的,但在耶穌的手裡卻得到了醫治。當時這個長大麻風的內心一定得到極大的安慰和喜樂,他的喜樂不僅是因為他的病得到醫治,更是因為主竟然肯伸手去摸他,這是因為耶穌動了慈心。馬可福音1:41說:「主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 今天當我們帶著難處和疫病到主面前,我們不僅要相信主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主能夠醫治我們,而且我們更要在信心的里知道:主絕對肯。我們的大祭司滿有憐憫,祂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 的幫助。」(來 4:16) 然後主耶穌吩咐他說:「你切不可告訴人」。因為主耶穌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祂不願意人因著不良的動機而來跟隨祂,那就是祂被人們認為是一個有大能的行異能者。如果此人一出去宣傳,就會有很多人來跟從耶穌,但這些人的跟從不是出於對神的順從。所以主耶穌只吩咐這個得潔凈的人「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按照摩西律法,他的大麻風必須是由祭司來認定,一是經過大祭司的鑒別之後他就可以重新回到社會中去,二是祭司可以證實他得醫治是出於神。故此主耶穌也是要藉此人的口,讓以色列人意識到彌賽亞已經來臨。而世上的罪人就如麻風病人一樣,是不潔凈的,而且這罪是傳染性的,人不能潔凈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到耶穌面前來求潔凈,洗凈我們的罪惡。因此每一個人都要看到自己的敗壞無救,並要到主面前來認罪悔改,承認祂是我們的救主,向祂下拜,懇求祂,你就會得潔凈,成為聖潔,得以進入祂永恆的國度,成為屬天的子民!

接下來馬太講到,「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痛苦』」。這位百夫長是羅馬人,是一個外邦人,他在羅馬軍隊轄管一百個兵,但當他聽到耶穌的所做所行,就對主產生了信心,所以他稱呼耶穌:「主啊」。他屬靈的眼睛看見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耶穌身上的權柄。而且這個百夫長也非常有愛心,他的僕人得了癱瘓病,已經毫無服侍的價值了。以當時的情況完全可以扔掉這個僕人,本該不用管的。但是百夫長卻因僕人的痛苦親自來求耶穌,希望主能醫治他。因著百夫長的懇求,主就立刻應允,「耶穌說:'我去醫治他'」。按常規來說,百夫長這時應該歡歡喜喜地帶領耶穌到他的家,醫治他的僕人。但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百夫長卻對耶穌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由此可以看到,百夫長對主的認識和信心是多麼的可貴,他一面覺得自己不配,另一方面他認識主是超越空間的神,祂只要說「一句話」,便可醫治他的僕人,因他知道主有權柄。百夫長又從自己對屬下說話帶著權柄一事,認識到耶穌的權柄更是在祂的話里,這樣的信心是蒙神喜悅的。因此當這個百夫長對耶穌說出信心話語的時候,「耶穌聽見就希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可以說,像百夫長這樣的信心,耶穌在以色列人中確是沒有遇見過的,所以這個百夫長偉大的信心得到耶穌稱讚。

在四本福音書中主要記載了耶穌出來傳道的3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耶穌接觸了很多人,但得到耶穌稱讚、讓耶穌感動的人並不多。但這位羅馬的百夫長,卻得到了主耶穌的稱讚,百夫長的信心讓耶穌稱讚。主就為以色列百姓不信的噁心而傷痛,祂說:「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里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主在這裡指出,將來有許多的外邦人,從地極的東邊一直到西邊,北邊一直到南邊,他們都因著信心有分於屬天的國度,「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共享救恩的筵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這是耶穌令人震驚的話,也是耶穌對猶太人非常嚴重的警告,是有關神最後的審判。猶太人對主的話一定非常震驚,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神的國度是應該的、是肯定的。然而主說:不!這些不是進入天國必備的條件。進入神的國度要有信心,要像羅馬的百夫長所擁有的那樣的信心!必須要相信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拿撒勒人耶穌是人類的救主,否則神「本國的子民」,要在外面的黑暗裡哀哭切齒了。之後耶穌就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百夫長所得到的超過他所求的,這就是信心的結果,信心的賞賜與對主的信靠成正比的。雖然耶穌與那僕人相離很遠,可是那僕人立刻就好了。因此我們今天都要有百夫長這樣的信心,這樣主也會同樣的稱讚我們!

接著「耶穌到了彼得家裡,見彼得的岳母害熱病躺著。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侍耶穌」。「彼得的岳母害熱病躺著「,表明她病的不輕,十分痛苦難當,已經不能下地幹什麼活了,只能躺在床上!主關切憐憫彼得的岳母,來到她床邊,伸出祂那雙奇妙的手,「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原本身體無力,經主「一摸」,立時得痊癒。而彼得的岳母病得醫治后,「就起來服事耶穌」,一個大病初癒的老姐妹,抓住機會殷勤盡心儘力服事主,說明了她對主的愛,也見證主在她身上完全的醫治。彼得的岳母服事主耶穌也是出於信心和感恩,她蒙了醫治的大恩,第一個反應就是報恩。服侍主真的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感恩!今天當主耶穌醫治了你我的疾病,賜給我們健康的身體,我們是怎樣去回應主的呢?我們是把健康的身體浪費在人生的宴樂上,或是用來追求世界的東西?我們都要來省查自己。「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祂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很多人聽說耶穌在迦百農彼得的岳母家,那些被鬼附的,有病的,到了晚上都來找耶穌。而凡是來到耶穌面前的,不論是被鬼附的,生病的,「祂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馬太說:「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這就是以賽亞先知對彌賽亞預言的實現。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大功,不只除去我們的罪惡,並且還使我們經歷祂生命的大能,軟弱變剛強,疾病得醫治。而彼得的岳母被主耶穌醫治好后,她就起來服事主,這給我們留下事奉主的好榜樣。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彼得的岳母那樣,存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服侍主耶穌!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