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6: 19-34>

[複製鏈接]

3278

主題

32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3-15 05: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6: 19-34」「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主耶穌首先教導我們:「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因為地上的財富是不可靠的,「蟲子咬」比喻環境的變遷會使財富貶值,「銹壞」比喻財富本身會變質、耗損,「賊挖窟窿來偷」比喻財富會不知不覺流入別人的口袋。因著這三種因素,致使地上的財富完全不可靠,財富不能供給人保障。這裡主耶穌不是叫我們不要儲蓄,而是叫天國子民不要只知道「為自己」積存錢財,而要為天國積攢、使用錢財。「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這「只要」就是要我們百分之百地積贊財寶在天上,而不是積贊財寶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天上。那怎麼積攢財寶在天上呢? 就是為主的名周濟聖徒,或用在各種福音事工來擴展神的國度,這就是積攢財寶在天上,這樣的財寶是存到永恆的,因為「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這說明最能吸引人心的就是錢財,我們的錢財若積存在地上,心就會被地上的事所霸佔。我們的錢財若是存到天上,心也會思念天上的事,看見天上的榮美。財寶先去,心才能跟著去。有些人又想積攢財寶在地上、又要積攢財寶在天上,結果他們的心要分開放在兩個地方,兩個地方都不能接納他們。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在此代表慾望、注意力。「了亮」是指單純,專一。「眼睛就是身上的燈」,會把全身最隱藏的東西顯明出來。我們的眼睛若「了亮」,單一地注視於神自己,我們的全人也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是指兩隻眼睛在單一時間內只能注視一樣東西,若同時要看兩樣東西,眼光就會模糊。同樣如果我們同時積財在天上和地上,心眼就會盯著兩頭游移不定而昏花,我們全身就在黑暗中,而那黑暗是何等的大!「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事奉」的字面意思是「為奴」,一個奴僕可以為兩個僱主做事,卻不能同時屬於兩個主人。「瑪門」的意思是「財利」。這「不能」告訴我們,在事奉的事上沒有中間的路線可走,若不是事奉神,必是事奉錢財。所以每一個事奉神的人,必須在侍奉神與侍奉瑪門之間作個決斷,揀選所要侍奉的主。「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所以」表示,連我們為正當需用的衣食憂慮,也會弄到事奉瑪門的地步。主耶穌要我們為「日用的飲食」祈求,卻不要我們為衣食憂慮,因為祈求是信的表示,憂慮是不信的表示。天國子民為飲食衣著憂慮乃是罪,因為憂慮表示不信任神的看顧。神既然給了我們生命,祂必然會顧到生命的需要,賜給我們吃的和喝的東西。「憂慮」的意思是憂慮不安,過分的擔心。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里,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這裡主耶穌並不是叫我們不要工作,飛鳥需要盤旋覓食,人也需要工作養生。關鍵是神為飛鳥預備了食物,讓它們有食可覓,神更會恩待祂的兒女。「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譯:使身量多加一肘呢)?」我們的「壽數」和「身量」是神定規的,人的憂慮並不能改變神的安排。憂慮既然無濟於事,人卻常常憂慮,是因為不信任神。但天國子民「應當一無掛慮」(腓4:6),單單信靠神。「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野地里的百合花」,「不勞苦,也不紡線,它的華美是地上最富足的所羅門王都不能及的。「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是指所羅門王在位時,是以色列歷史上,國力最富強,疆土最廣闊,享受最奢華的時期(王上4:20-28)。所羅門「所穿戴的」,象徵人工的極品,但任何人工的成果,遠不如神的創造。「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里,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野地里的草沒有什麼用處,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所以耶穌說:「何況你們呢!」我們是遠勝過野地里的草,天上的飛鳥和地上的百合花,這樣天國子民又何須為自己的吃穿而憂慮呢?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天國子民要盡生活的責任,但不要為生活憂慮,因為人若為衣食憂慮,單純向著神的信心就會出問題。「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外邦人」就是就是不認識神的人。「外邦人」因為不認識神,所以才會為生活掛慮,但天國子民既然知道有一位看顧自己的天父,就不應該和外邦人一樣憂慮。「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這裡的「求」,不是禱告的祈求,而是生活上的追求。「先求祂的國」就是讓神在心中掌權作王,致力於神國度的最終降臨。「先求祂的義」就是讓屬天的生命從自己身上活出來,這是天國子民首要的人生目標。「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天國子民只要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所得著的不只是神的國和神的義,也得著了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主耶穌叫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而是要過好今天,因為「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把主耶穌在這裡教導, 存記在心,我們不但不要為明天憂慮,而且還要靠著主的恩典,靠著天父的慈愛,來勝過一切的憂慮!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