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15-16篇>

[複製鏈接]

3253

主題

327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2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5-6 0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詩15-16篇」「(大衛的詩。)耶和華啊,誰能寄居禰的帳幕?誰能住在禰的聖山?……。」詩篇第十五篇是大衛寫的詩,本詩用於帳幕中的崇拜,通過誦讀或吟唱本詩,提醒前來參與崇拜的會眾,來到神面前的人,必須具備神所喜悅的品格,因此本詩被稱為是一篇崇拜詩。但本篇詩歌運用的範圍不斷擴大,它不再僅僅用於提醒來到帳幕中的會眾,同時也用於提醒身處任何地方的神子民。因為神無處不在,所以無論身處何方,其實都在神的面前,所以需要有與在帳幕中一樣的嚴謹,來面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因此本詩也成為一首訓誨詩篇。本詩的背景可能是撒母耳記下第六章,那裡記載,大衛「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撒下6:12),「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里。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撒下16:17),大衛此舉標誌著會幕崇拜重新恢復。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之後,幾經周折,終於回到神的帳幕,在這樣一個神聖而莊嚴的時刻,大衛想到,人們當如何面對帳幕中的崇拜呢?於是大衛問神:「耶和華啊,誰能寄居禰的帳幕?誰能住在禰的聖山?」這裡神的「帳幕」和神的「聖山」,是指以色列的兩個敬拜中心,當時還沒有建聖殿,而是在大衛城搭建了一個「帳幕」用來安放約櫃 (撒下6:16-17),大衛城所在的錫安山也被稱為「聖山」(2:6)。

那麼究竟誰才能寄居神的帳幕?誰能住在神的聖山?神喜悅怎樣的人來敬拜祂?大衛明確地給出了答案:「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他不以舌頭讒謗人,不惡待朋友,也不隨伙毀謗鄰里;他眼中藐視匪類,卻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大衛在此列舉了十項特徵:正直、公義、說實話、不讒謗人、不惡待人、不毀謗人、分辨好歹、遵守誓言、不取利、不受賄賂,這就是能與耶和華同住的人。「行為正直」,就是行為純全,常做對的事,即使得不到什麼好處,也不改他的純正,這樣的人必得神的喜愛。 「作事公義」就是公正,不偏私。因神本身是公義的,故能與祂在一起的也必須是公義的。 「心裡說實話」,就是心裡誠實,沒有什麼機心,這樣的人必得神的喜愛。「他不以舌頭讒謗人,不惡待朋友,也不隨伙毀謗鄰里。」 就是他對人沒有惡意,無論什麼人,是朋友或是鄰舍,他都不想傷害他們。 「他眼中藐視匪類,卻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就是黑白分明,是非清楚。對於罪惡,他嫉惡如仇,看不起那作惡的人,即使他們在社會上很有地位。但是對於敬畏神的人,他卻尊敬有加,這種人是靠神,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行事公義的人不但是非清楚,他自己也持守信用,一但發了誓一定做到,即使自己吃了虧,還是照做。「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放債是他從別人身上得利,受賄賂是人送利益給他。無論是主動的,或被動的得不該得的利益,他都不為所動。 「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這是全篇的結論,這樣的人不但可以住在神的聖山,且獲神的保護和照顧。

詩篇第十六篇是「(大衛的金詩。)神啊,求禰保佑我,因為我投靠禰……。」本篇是「大衛的金詩」,「金」是「珍貴」的意思,表明本詩是一篇無比寶貴的詩歌。詩篇中有六篇被稱為「金詩」:第十六、五十六至六十篇。本篇屬於信靠的詩歌。又因在新約使徒行傳里,彼得和保羅分別在他們的講章里都引用了這首詩,用來指明耶穌基督的復活,所以本詩歌也屬於「彌賽亞詩」。在這篇詩中大衛首先說:「神啊,求禰保佑我,因為我投靠禰」。此時並不是大衛遭遇患難危急,來求神保佑他,他是求神持續的保佑,就像以往一樣,在他一生當中一直保佑他,因為他只投靠神,願意一生投靠神,因為神實在可靠。「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禰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禰以外。」詩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這是大衛一生的信念,也指出因他信靠神,神就賜給他種種好處。「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愛神的大衛所喜悅的就是在「世上的聖民」,因為他們都是「又美又善」。「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或譯: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這「別神」,就是指假神。在大衛時代外邦人所拜的巴力、大袞等都屬此。今天凡是會在我們心裡代替神的地位的人、事、物,無論事業還是家庭、名利還是成就、偉人還是自己,在神眼裡都是「別神」。但「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而大衛不會向假神獻祭,也不會提他們的名號。所以他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禰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在大衛的生命中,唯有耶和華能滿足他的心,耶和華不僅是他的產業,也是他杯中的份,並且他所得的,神會為他持守。而神「量」給他的地界,是「坐落在佳美之處」,所以他會如此喜愛和快樂。

由於這一切的恩惠,大衛便說:「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大衛要稱頌指教他,引導他走平安的路的神。而在夜間神要警戒他。「心腸」是指思想。最後大衛說:「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這首詩被稱為「彌賽亞詩篇」,是因為本段經文在新約中常被引用來指明耶穌基督的復活。大衛說因神在他的右邊幫助他、保護他,所以他在仇敵和一切難處面前便「不至搖動」。而神指示他的道路是「生命的道路」,不但因為這道路通往永生,一直來到神面前,而且因為走在這路上就已經有永生。大衛在詩中又講述他怎樣因著神豐富的供應,過著美善的生活,又因為有神的庇護,死亡不能奪去他的生命。大衛都可有此經歷,耶穌基督當然更可以,因此使徒彼得指出詩中所說乃預言基督的復活:「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因為只有基督從來不見朽壞。「在禰面前有滿足的喜樂」,表明大衛的「喜樂」來自神本身。「在禰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表明「福樂」是神所樂意賞賜他的的恩典。本詩歌的確像金子一樣寶貴。為此,願我們今天讀了這篇詩篇后,都能把這詩篇中的話印在我們心裡,並要像大衛那樣定睛在神的身上,堅定專一的信靠祂,走在祂所指示我們的道路上!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