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00÷10≠10?」家長被小學應用題難倒,老師的回答值得深思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8-27 14:33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大部分的家長都受過高等教育,有的家長甚至是公司高管、高工,或者教授級別,但是在教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依然會和老師存在一些教育理念上的衝突,有些甚至會對老師的教育方式指手畫腳產生質疑。

  

  網路上有一位家長上傳了一道有趣的應用題:請問用十米長的鐵軌來鋪一百米的鐵路,共需要多少根?大部分的人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是10,因為100÷10=10,但是這是錯誤的,答案其實是20。

  這是為什麼?

  這位家長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於是帶著滿滿疑慮跑去質問老師,而老師的回答是:因為鐵軌都是雙排的,所以是20,其實這道題不僅是考察學生對公式的熟練運用,還加入了常識性問題。聽了老師的話,家長陷入了深思。

  

  現代的教育模式下,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全方面的思維發展,在現有的知識體系中加入了很多創新思想。在這個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里,以及考慮到未來的競爭力,孩子們必須拋開:死記硬背知識點,生搬硬套公式。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模式,像這樣加入一些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習題,能夠更好的讓孩子們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總結學習方法,熟練運用,舉一反三。

  

  除了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更應該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並且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繫。像前文提到的家長,魯莽的跑去學校質問老師,這種態度過於衝動,不利於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也會影響師生關係,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

  1、對老師多一些的理解

  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去學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師們的責任,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就會把「槍口」指向老師,認為是老師教育不當,管教不嚴。平心而論,一個老師是否有精力管理好所有的學生,這個答案一定是:不能!與其指責是誰的責任,家長不如理智的面對自己的孩子,正面對待所出現的問題。家長尊重老師和老師互相配合,及時溝通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好。事實上,家長是會對孩子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如果家長總是對老師頤指氣使,這種錯誤的方式會導致在老師教育孩子的時候得不到回應,或者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2、給孩子少一些壓力

  從孩子六歲上學的第一天開始, 到18歲高中畢業,之後還有大學、研究生、博士。可見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一點一點打基礎急不得的事情。如果開始家長就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壓力,有此以往,本身承受巨大精神壓力的孩子,可能更難發揮出自己的優秀一面。不如家長們放寬心,給孩子和老師多一些的耐心,不要看到孩子暫時落後就沮喪,去指責孩子甚至質問老師。

  

  作為家長,對孩子切不可揠苗助長,應該因材施教,正確的教育理念會讓孩子逐漸變得更為優秀。對老師應該更多的理解,才能實現雙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