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咸豐皇帝一生有四大愛好,個個致命,最終他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7-26 18:12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聖人有雲「食色性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的觀點:

  「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是告子的論點之一,之後,孟子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並且,更是以詩經的觀點以及孔子支持詩經的觀點為證,這其中,詩經觀點則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講:『為此詩者,其知道乎!』」孔子觀點: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所以說,這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生理需求。雖然,歷史上曾出現過「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但這樣的人畢竟少之又少,芸芸眾生大多是飲食男女,鮮有例外。

  作為一國之君的咸豐皇帝,何不是個有慾望的平凡人呢?為了避難來到熱河的他,心中最懷念的,就是圓明園中的浮華生活。

  咸豐剛登基時,也曾像每個繼位初期的皇帝一樣,想要有一番作為。遺憾的是,咸豐的運氣不太好,他趕上了內憂外患的年代,自他上台以來國家從未有過寧日。

  國內刁民起義,國外蠻夷入侵,越來越腐朽糜爛的官場風氣,爛攤子一點一滴磨光了咸豐的耐心。既然無法將國家導向正軌,乾脆破罐破摔,當個逍遙快活的糊塗皇帝。

  咸豐之所以墮落,還是人類骨子裡的惰性所致。可以說,咸豐生來就是個慾望至上的享樂主義者,這本性是很難得到改變的。其實,咸豐也曾嘗試過努力改寫當下的情況,可他的所作所為沒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倒讓局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使所有人都看不到大清復興的希望。

  所以,咸豐活得非常現實。

  

  咸豐的身邊有多少漂亮的宮妃?

  有史可查的起碼有十多個,個頂個有著傾城傾國之貌。然而,男人向來有「吃著碗里望著鍋里」的毛病,身邊的美女再多,看得久了也未免會產生「審美疲勞」。久而久之,咸豐覺得身邊的滿族美人已無法滿足自己的性慾,開始變得萎靡不振起來。

  但是,清宮祖制森嚴,在深宮之中想要嘗到「野花」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咸豐搬進了圓明園中,鑽了祖制的空子。反正,皇帝駐蹕圓明園是合乎情理的,而圓明園又無需受到祖制的限制,可以嘗到宮外的美色。《十葉野聞》中的一句話一語中的,直接戳穿了咸豐的小心思:

  「文宗厭宮禁之嚴守祖制,不得縱情聲色,用託言因疾頤養,多延園居時日。」

  從這以後,咸豐一有時間便會「遊憩圓明園」。太平天國北伐期間國事繁忙,可把深宮裡的咸豐憋壞了。北伐的叛賊被平定后,咸豐立即提出要前往圓明園,誰知竟遭到諫臣薛鳴皋的阻止。

  咸豐氣急敗壞,想要以皇帝的身份壓他一壓。於是,咸豐做出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事,他隨便找了個借口將薛鳴皋送進了部議處,還頒布詔書表明自己游幸的決心:

  「朕在圓明園中處理軍國大政是符合祖制的,只是近年來國事繁忙,所以,朕才沒機會搬家罷了。朕兢業之心,中外臣民所共喻。」

  

  甚至,為了說明自己並不是為了貪圖聲色,咸豐還給自己打了個掩護,稱:若是想要安逸,就算是在宮裡一樣可以為所欲為,何必要去圓明園呢!自己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不論是在宮裡還是宮外(圓明園),都能做到「同一敬畏,同一憂勤」。

  那麼,咸豐帝是怎麼「憂勤」的呢?

  他來到圓明園后的第二天,就有大臣在江浙地區買了十多個漂亮的少女,秘密送到了圓明園中。不得不說,當時的奸佞之臣為了討好咸豐可謂煞費苦心。有人遞上摺子稱:

  「現在天下不安定,圓明園又在京郊,加強警備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應該讓這些女子三個人一組,每天輪流在聖上的寢宮外巡邏。」

  以手無縛雞之力的嬌柔少女來進行警備工作,這也算是古往今來獨一份了,其中,奧妙自然只有咸豐知曉。有著美女輪流巡邏的「便利條件」,咸豐即可隨時隨地召美女進入寢宮,大肆淫樂。

  

  說起咸豐這段時間的春光,那可真是要多風流有多風流。

  纖步金蓮上扣墀,四春顏色斗芳時。

  圓明劫後宮人在,頭白誰吟湘綺詞。

  這首詩,寫的就是咸豐「金屋藏嬌」的四名美人。根據文獻的記載,咸豐的快活日子總共過了五年,「盡顯風流矣」。不過,人雖然可適當滿足慾望,但卻要遵守張弛有度的原則。面對成群結隊的嬌柔美人,咸豐開始了沒日沒夜的「性福生活」,久而久之難免會「身體久虛」。

  咸豐帝終其一生體弱多病,乃是不爭的事實。但除此之外,咸豐皇帝的身上還三大毛病:

  其一,貪絲竹。他把一個戲班挪到承德,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裡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樂不思蜀。

  其二,貪美酒。野史記載:「文宗嗜飲,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內侍或宮女遭殃,其甚則雖所寵愛者,亦遭戮辱......」

  其三,貪鴉片。話說,咸豐即位不久,違背祖訓,吸上鴉片,並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而且咸豐在熱河期間常常吸食鴉片來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這樣的日子過得久了,難免會步那些風流鬼的後塵。隨著咸豐的身體越來越差,連上台階時都需要太監攙扶。據記載,到了咸豐晚年之時,他更是患上了久治不愈的咳血症,患病後沒多久便一命嗚呼了。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文宗實錄》、《正說清朝十二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