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除了特種兵和空軍外,印度動用了蛙人部隊,人人配槍抵達勒萬河谷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7-16 10:25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為蛙人部隊

  近日,為了找到加勒萬河谷的失蹤士兵,除了特種兵和空軍外,印度軍方還動用了蛙人部隊,這支通常活躍於江河湖海之中的部隊經過長途機動,人人配槍抵達位於內陸高原上的加勒萬河谷,可以說是十分罕見的一幕,對此有網友表示:看來印度這次是動真格了,連蛙人部隊都變成了撈屍隊,就是為了挽回自己在主動惹事吃大虧之後僅剩的一點顏面。

  

  圖為印度蛙人部隊進行作戰演示

  相比風光無限的水面艦艇部隊和潛艇部隊而言,印度海軍蛙人部隊長期以來都對外維持著一副神秘的形象,不過它的歷史也可以說是相當悠久: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羽翼未豐的印度海軍就派出人員前往美國接受輕潛水訓練,學成歸來后在港口城市克欽創辦了印度的第一所蛙人學校,到60年代期間,這所學校培養出了一批成熟的軍事潛水員,並編成了兩支海軍蛙人部隊,分別駐紮於孟買和維沙卡帕特,在1971年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當中,這些部隊為封鎖東巴港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由於印度主要的國防安全威脅並非來自海上方向,而是集中在深居內陸的北部邊境,因此其蛙人部隊在近三四十年當中的實戰經驗相對較少,並且多數時候都是被作為特種輕步兵使用,也正因如此,原本屬於其專業技能的水下作為更是很少有發揮的機會,多數時候只能在參與打撈或者協助施工等場合起到一定的作用,存在感相當低下。

  

  圖為在高原巡邏的印軍

  實際上,將蛙人部隊派遣到高原河谷執行水下打撈任務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因為從作業環境上來說,蛙人身上穿戴的氧氣瓶等潛水裝具非常沉重,即便在平地上也堪稱累贅,要是在水中時有浮力的幫助倒也還好,但在前往下潛點或者撤收的過程當中,這身行頭無疑會成為沉重的負擔,除此之外,由於高原環境氣壓比通常情況下的海邊更低,蛙人浮起后出現減壓病的風險也可能會更大.

  不過,如果要有效地在河底搜索失蹤的士兵,派遣蛙人也確實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因為當地的河流不僅水流湍急,而且水溫冰冷,印軍普通工兵部隊又普遍缺乏防水衣等水中保暖裝備,要是在打撈過程中一不小心踩空或者失溫,恐怕自己也會被搭上,而蛙人可以在齊備的裝具加持之下安全地在水底長時間進行搜索,在後勤保障能跟上的前提條件之下,確實能更高效地執行尋找失蹤士兵的任務。

  

  圖為印度蛙人部隊

  不過,按照印軍在最初建立蛙人部隊時的構想,這支精悍的特種武裝力量應該被用於對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等港口進行破襲,然而渴望著通過這種方式一戰成名,殺敵立功的印度蛙人們如今卻只能到寒冷的高原河流里撈屍體,這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實在是有些大,被人嘲笑也就在所難免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