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寶寶三歲就會「以牙還牙」,不是孩子變壞,敏感型寶寶更惹人疼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4 16:3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薇的兒子三歲了,她想儘快恢復工作來增援家庭,不過兒子的一個明顯「缺點」卻讓她遲遲下不了決心。她的兒子吃飯、如廁、和人日常交流都沒問題,就是娃小小年紀「愛記仇」,攻擊性很強,別人稍稍碰碰他,他就會立刻反擊,經常上去咬其他小朋友的手。

  這讓小薇感到非常擔心,幼兒園裡全是小朋友,有時候人家也是無心的,可是在兒子這裡就是過不去的關,必須「以牙還牙」才算完。小薇經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大度,需忍耐,而且咬別的小朋友他也會很痛的。

  可是這些碎碎念絲毫沒有作用,兒子還是我行我素,像個刺蝟一樣把自己保護得很好,並且隨時做好「戰鬥」準備,小薇感到特別無力。每次兒子咬別人,小薇都覺得是自己家教不好,非常愧疚。

  俗話說「三歲看老」,很多家長在孩子差不多這個年紀的時候,對孩子的性格是格外重視的,就怕孩子長大之後脾氣變壞,積習難改。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小小年紀不但脾氣暴躁,還養成了「以牙還牙」的性格,哪怕是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孩子也要打回去,這是娃太斤斤計較了嗎?還是「變壞」的象徵?

  

  答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這並不能說明孩子本質很壞,或者天生愛計較,而是家長擁有的可能是一個敏感型的寶寶!

  測測你家娃是敏感型寶寶嗎?

  臨床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率先提出高敏感兒童的概念。她認為,孩子的高敏感不是問題,而是一種性格特質,讓他們能對外界的刺激保持高度警覺,但常常也會讓他們做出過度反應。

  敏感型的寶寶,從四個維度上可以判定:

  1、 細節

  高敏感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細節控」,他們善於察言觀色,彷彿隨身攜帶著放大鏡,總能注意到被一般人忽視的細節。慧眼如炬、火眼金睛說的就是這類娃,不理解的人面對這樣的孩子卻常常感到「細思恐極」。

  小薇的兒子就是典型的對疼痛特別敏感的孩子。很多人認為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有的寶寶在打鬧中的確也很有耐受性,一般不吭聲,更不會還手,這不是懦弱,而是心大。有的孩子自己受了傷還不知道呢。

  而小薇的兒子是敏感型的寶寶,他對別人的觸碰敏感,對疼痛更為敏感,這並不是在「耍性子」、愛哭鬼,而是孩子的特質決定的,特質不是問題!

  a. 觸覺敏感,抱怨衣服的皺褶、襪子的縫線、或者標籤碰到他們的皮膚

  b. 嗅覺敏感,注意到細微的異常的味道

  c. 如果衣服濕了或者沾到沙子了,就要求更換

  d. 對疼痛非常敏感

  e. 注意到細節(比如一些東西被移動了,某人的外表發生改變等等)

  f. 很深入地感受各種事物

  

  深度處理,想太多,這是高度敏感兒童最本質的特徵,他們總是比其他人想得更多、更深、更遠,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深謀遠慮」。

  幼師卜老師說,班級同學小瀟的辭彙量非常豐富,有時候三歲孩子甩過來的詞,讓老師都詞窮了。一次卜老師流清鼻涕,其他同學都在問老師是不是感冒了,但小峰卻異常嚴肅地和老師說:「你這是被細菌侵襲了!」

  a. 好像能知道我在想什麼

  b. 使用對他/她的年齡來講過於高深的詞

  c. 有直覺

  d. 問很多問題

  e. 完美主義

  f. 問一些深刻的問題

  g. 在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

  3、反應

  如何判定一個寶寶是不是敏感型寶寶,這從他們對待事情的即時反應可直觀地看出。高敏感的寶寶都是「玻璃心」,過度反應,一件小事就能讓他們激動、跳腳,往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

  奶奶去世,家中人都沉浸在悲傷中,家族幾個差不多大的小孩子也都依禮參加了葬禮,感覺孩子啥都不懂,家長也沒多想。可是唯獨4歲的佳佳回到家想起來就哭泣,有時還會指著前方喊「奶奶」。都說孩子眼睛凈,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人」,其實這是孩子過度反應了,在發生巨變時心理還沒調試好呢。

  a. 很容易受驚

  b. 如果一天過得很興奮,晚上會很難入睡

  c. 發生巨大改變時,適應得不好

  d. 喜歡安靜地玩

  e. 在喧鬧的地方會感到很困擾

  

  高敏感寶寶像極了林妹妹,都是多愁善感類型的,他們具備高情緒反饋與過度共情能力,不僅自身情緒波動大,也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

  共情,又稱神入、同理心,指的是個體對他人情緒和情感的識別,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並作出相應情緒反應的過程。孩子共情能力好,今後在人際交往、職場競爭、婚姻生活中都佔有很大的優勢。過於共情,則是受別人的情緒感染,太投入難以自拔。有的時候別人的情緒已經恢復正常了,可敏感型的寶寶還沉浸在朋友的悲傷中難以自抑。

  a. 通常情況下,不享受驚喜

  b. 溫和的指正比嚴厲的懲罰對改正錯誤更有效

  c. 有聰明的幽默感

  d. 注意到別人的苦惱

  e. 沒有陌生人的時候表現最好

  以上23個小特徵,如果你家娃佔了其中的13條,即大約在56%的概率上,那你的娃基本可以斷定為敏感型寶寶了。

  「敏感」是優質寶寶的象徵,卻常被他人誤解

  事實上,你仔細觀察那些文學巨匠,或是在藝術方面有所造就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往往都是在某一方面特別敏感,甚至深邃到骨子裡的人,科學家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洞察力,以及對事物的敏銳性,對某一個領域的專註力也是非常驚人的。敏感,恰恰成就了他們的人生,並且造福他人。

  而且敏感型的孩子心智成熟度非常高,自律性極佳,善於傾聽並富有同情心。他們不僅對自己有著深刻的剖析,更能清楚地感受這個世界,是優質寶寶的象徵。

  但在現實中,敏感型的寶寶卻飽受爭議,他們經常被冠以「潔癖」、「小心眼」、「神經質」、「玻璃心」的字樣,從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認為自己是「不一樣的寶寶」,從而小心翼翼地隱藏起這份天賦,被壓抑得很久很久。

  

  家長如何學會與敏感型寶寶相處?

  敏感是份天賦,還真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認識到自家孩子是個敏感型的寶寶,那家長就要多加引導,學會與寶貝進行友好地相處,成就孩子的未來。建議爸媽對這類「有性格」的孩子多加保護,不至於讓他的童年備受打擊,而是在被理解和被重視的氛圍中長大。

  1、 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這類寶寶需要家長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來照顧他們一顆敏感的心。尤其是對於嬰兒期的寶寶來說,家長要付出極大的耐心,來洞察寶寶的不舒適狀態,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比如盡量給孩子提供舒適的衣物,減少噪音影響,入睡前安靜地呆會兒,不給孩子特別大的視覺刺激等。敏感型的寶寶更惹人疼愛,也更需要愛,他們對家長的依賴性更強,屬於「高需求寶寶」。

  2、 幫助孩子掌握社交技巧

  共情和同情能力好,表明孩子的內心非常豐富,但他也會因過於敏感而陷入到情感的漩渦中無法自拔。這需要家長從小進行引導,教會孩子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學會對自我的內心和情緒負責,不用他人的負面情緒來折磨自己。

  告誡孩子,不要活成「他人口中的人」,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會讓自己迷失方向。在人際交往中,界限感很重要,這是處理自己情緒的基礎。

  3、 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

  敏感型的孩子對空間變化和重大事件往往都反應過激,事件不止是悲傷的,就連驚喜他們也難以承受。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這樣的特質,在其特別小的時候,盡量不改變他的生活環境和監護者,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

  在其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后,父母應有意識地引導、鼓勵孩子多嘗試新鮮事物,讓他們「盡量」脫敏,以適應未來變化多端的世界。

  4、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

  孩子不享受驚喜,那就給他正式的通知;孩子排斥懲罰,那就改用溫和的勸誡;孩子喜歡安靜地獨處,那不妨就給他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盡己所能地回答寶寶拋出來的高難問題,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訓斥寶寶「想太多」。

  總之,敏感是一個孩子的特質,我們並不強求孩子去改變什麼,而是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充分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多加引導,期待成材!

  最後,敏感是珍貴的天賦還是難纏的負擔,全看家長怎麼對待。走進娃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這裡不僅有焦慮、不解與枯燥,還有很多驚喜等著你和孩子一起創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