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4 09:45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剛接觸新生兒的時候,總感覺特別神奇,他們一出生就會吸吮吃奶,而且表現的非常棒,根本不需要任何學習;他們會把小手握得緊緊的,當媽媽把手指放在他的手掌上時,他們還會把媽媽的手指抓握的緊緊的,讓人不禁感嘆,這麼點的孩子力氣怎麼就這麼大呢?

  

  其實新生兒出生以後,他們本身就帶有一些神奇的能力,就是「反射」。這些反射看似神奇,卻跟寶寶的發育有關,醫生經常通過這些反射來判斷他們的發育是否正常。

  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

  寶寶出生后的前幾周,他們的身體活動大部分都是反射行為,而且這些反射都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會隨著時間增加慢慢消失,短則幾周,長則幾個月。

  覓食反射

  當媽媽用手撥動寶寶的面頰和嘴唇時,他們會將頭轉向媽媽手指的方向,這種反射可以幫助寶寶找到RU頭的位置,被稱為「覓食反應」。

  

  剛開始,寶寶會左右擺頭,在兩側尋找RU頭,將頭扭向RU頭然後再稍微轉開,總之找的過程稍微麻煩一點,不會一下子就找到。但是到了3周左右,這種尋找的情況基本消失,寶寶對RU頭的位置定位的非常準確,接受刺激以後,他們轉過頭,直接就會將嘴巴放在合適的位置開始吸吮,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左右尋找了。

  Ps:覓食反射在寶寶出生后3周基本消失。

  吸吮反射

  吸吮也屬於反射的一種,屬於生存反射。

  其實,寶寶出生前就已經具備這種能力了,他們在宮內經常吸吮手指,還會把羊水吞咽到肚子里,時不時的打個嗝,就像一個真正的孩子在打嗝吃飯一樣,特別可愛。寶寶出生以後,他們還在覓食階段,需要媽媽的幫忙才能真正的吃到「食物」,這時如果媽媽把RU頭放進寶寶的口中,接觸到他們口腔的上顎部分,那麼他們很快就會自動的吸吮,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停頓。

  

  不過吃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個吸吮、呼吸、吞咽的過程,看起來是不是很複雜?所以,雖然吸吮和吞咽都是寶寶本能,但是他們剛開始吃奶的時候掌握的不是特別好,經常出現一些小差錯,還需要媽媽的幫助才行。

  當然,媽媽也不要擔心,寶寶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很多,不用多久,他們就能很好的掌握了。

  Ps:吸吮反射在3-4個月左右慢慢消失,然後被主動的進食動作替代(不過睡眠時,寶寶還會表現出自發的吸吮動作)。

  擁抱反射

  寶寶出生后的前幾周,還有一種特別好玩的反射——「擁抱反射」。

  如果寶寶的頭突然變換姿勢,或者後仰,或者受到驚嚇,他們的手臂會向前伸展,手伸開,然後突然迅速的收回手臂抱在身前,就像把自己「擁抱」起來一樣,然後開始大哭,尋求媽媽的安慰。

  

  Ps:擁抱反射因人而異,有的寶寶非常明顯,有的不太明顯,不過正常來說,在滿月之前很常見,等到2個月左右基本就消失了。

  擊劍姿勢

  有一種比「擁抱反射」更有趣的反射,叫做「擊劍姿勢」。

  「擊劍姿勢」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多媽媽發現,當寶寶的頭轉向一側時,同側的手臂會伸直,然後另一側的手臂會彎曲起來,看起來就像擊劍一樣,這其實是強制性頸部反射,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媽媽遇到以後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要過多的干預。

  Ps:擊劍反射也是因人而異的,當寶寶受到干擾或者哭泣的時候,可能就不會表現出來了。這種反應一般會在5-7個月左右慢慢消失。

  抓握反射

  當媽媽用手輕輕的撫摸寶寶的手掌時,還會發現一種新的反射——「抓握反射」。

  

  其實寶寶在宮內的時候,就喜歡把小手握得緊緊的,有時還會玩臍帶,他們出生以後經常都是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的,當然小手並不是一直緊緊握住的,出生沒多久小手就會展開,當媽媽用手指撫摸寶寶的手掌時,還會被寶寶的小手迅速的抓握住,特別的緊。

  同樣的,如果媽媽用手指撫摸寶寶的腳掌,他的腳指頭也會緊緊的蜷縮起來,是不是很有趣?這些其實都是「抓握反射」。

  Ps:手的抓握反射在3-4個月左右會慢慢消失,但是足底的抓握反射,消失的時間比較晚,大約6-12個月才開始消失。

  踏步反射

  除了大力氣的抓握反射,還有一個特別神奇的反射,就是「踏步反射」。聽起來就像寶寶會在原地踏步一樣,確實挺神奇的。其實這也是很常見的現象,媽媽們可以嘗試一下,不過要注意安全,不要磕碰到寶寶,還得保護好寶寶的腦袋和脖頸。

  

  具體為:當媽媽用手從寶寶的腋下拖住他,讓他的腳掌落在地上或者床上時,他會將一隻腳抬起來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就像在「走路」一樣。

  Ps:這種反射在2個月左右消失,然後在10-12個月左右出現,為寶寶的學步做好準備,當然10-12個月出現的踏步,就不再是踏步反射了,而是真正的自主的學步行為。

  驚跳反射

  帶娃期間,很多媽媽發現小寶寶的睡眠非常差,經常抱著睡,放下就醒,特別累人。其實,3月內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實在是太正常了。歸根結底,都是「驚跳反射」惹的禍。

  醫學上,把寶寶這種「放下就醒」的行為稱為「驚跳反射」,是人類從靈長目種系進化而來的遺存現象,它顯示了幼畜遇到緊急情況伸出四肢抓住母畜的能力。

  

  具體表現為:寶寶的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等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

  Ps:這種反射在出生后的前2個月很常見, 3個月左右會慢慢消退。

  巴賓斯基反射

  巴賓斯基反射,是寶寶先天反射的一種,也是大家所說的「椎體束症」。

  當媽媽從寶寶的腳趾向著腳跟的方向,輕輕撫動時,寶寶的腳趾會張開,然後再縮起來,同時寶寶的腳還會向內側扭動。

  Ps:這種反射會在6-18個月左右消失,如果成年以後還不消失的話,可能是疾病導致的,需要就醫檢查了。

  注意,上述8種反射消失的時間,都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早一些,有的稍微晚一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反射都是存在的,如果寶寶缺少某些反射,或許是「腦損傷」導致的,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比如:新生兒時期的「吸吮反射」,如果沒有吸吮反射、反射消失、反射明顯減弱,都可能是寶寶腦部存在問題……

  

  最後補充:這8種反射都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是非常正常的反射行為,對此媽媽一定要了解清楚,千萬不要盲目的使用偏方,去影響刺激這些反射,否則很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