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倔強的母親

[複製鏈接]

548

主題

548

帖子

336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佳佳加油 發表於 2019-12-24 1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5月份的最後一天,清晨時分,與家人通上電話,告知母親早上5時左右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放下手機,心裡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來不及洗漱一番,急急奔向火車站,幸好趕上了頭班開往故鄉的動車,一路上哭泣不止,十分懊悔,沒有及時趕回家,見上母親最後一面。頭一天已是接到家裡小弟的來電,告訴病重的母親摔了一跤,處於病危狀態,下午因事務應酬,沒有返回老家,認為明天一大清早趕過來也行。就這麼一個晚上的間隔,我慈祥的老母親就這麼溘然而逝,與老母親陰陽兩隔,複雜的心境難以言表。時光流逝,轉瞬過去了半年,心情稍安,今才拿起筆來追憶我那倔強的母親。

時光追溯到四年前的春節后,母親病重,幾個兄弟把她送到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泌尿系統的病症,年近80歲高齡的母親還是做了一次大手術。在醫院住院一個多月後,離院回家中療養,回來不到半個月,病痛發作,痛苦難忍,大姐只好叫車又一次把她送往縣人民醫院,醫師建議只有再做手術治療。兄弟姊妹幾個商議,老母親年高體弱,絕對不能再做手術了,在縣醫院住院一周后,只好出院回家來保守式治療。在此後的四年多時間內,老母親被病痛折磨得幾乎是死去活來,常常是排出的血尿染紅了尿盆,每次排尿忍受著極大的痛苦,醫院裡開出的「雲南白藥膠囊」、「芬必得」等止血鎮痛藥劑,只是起到點片刻的療效作用,治標不治本。四年多來,她頂風冒雨,一個人拄著拐棍,搭乘公交客車,趕往離家七、八里路遠的移民點上醫療診所打點滴,有幾次爬上公交車時摔倒,每次搭乘公交,買票的女乘務員看到母親上車,總是有幾分的膽怯,生怕她在車上摔倒出現意外……。幾年間,她一旦身上難受,痛苦不堪,就一個人頂著病痛,跌跌撞撞地趕往醫療診所打針,直至後期,吊滴的藥水已無法注入體內。診所的萬醫生總是說,看到你媽來到診所,我心裡就有些驚慌,給老人家打針好難找到血管,鹽水也注射不進了,我們也是萬般無奈。母親的血尿排了一年多時間,近年來卻沒有聽她說還拉血尿,也許是身上的血液差不多排完了,後期只是說全身疼痛,特別是胸部痛苦難受,去診所吊一次藥水,也就只能維持兩天時間不痛苦。四年來不同尋常的堅持,就是年輕人也幾乎是沒有這般毅力。倔強的母親,有著這樣一番與病痛抗爭的精神,也許是從前苦難的日子熬過去了,想多享受幾天這幸福的好日子。

母親患病四年來,自己一個人往返於移民點上的醫療診所,打針求葯,家中兄弟幾人,各忙事業,無暇顧及,倔強的老母親默默堅持,她也沒有了怨言,沒有了企盼,沒有了指望,四年的堅守,只盼能多活幾天。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傳統的母親節,5月12日恰逢周末,有兩天假期,本打算返鄉去看望病重的母親,卻因一點工作上的事務而耽誤了行程,傍晚同母親通了電話,向其問候節日快樂,好好安養身體!母親神志清晰,叫我不要挂念她,自己還是個老樣子,囑咐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來不了就不要來……。我只好勉強應酬了幾句,掛斷了電話,心裡實在不安,木然不語,久久才緩過神來。其實,我心裡很清楚母親的身體已十分虛弱了,認為在電話里同母親聊著,其意志清晰,神情不錯,再捱個把星期,就是民間傳統的端午佳節了,有幾天假期,趕回老家,好好地陪伴母親幾天。天有不測風雲,世事難以預料。5月30日上午,接到了家中小弟的電話,告訴老母親摔了一跤,病情嚴重,有些危險,能否安排回來一趟。不巧,下午正接待一夥外來客人,沒有走成,計劃忙完這程,立馬趕往老家看望病重的母親。心想母親病入膏盲,但畢竟還是拖了這麼多年,再嚴重也會拖個幾天吧!鐵定明天一大清早趕頭班動車返回故鄉。手機上的微信群太多,幾乎24小時都有人發微信,手機的「叮咚」聲實在吵人,晚上只好將手機調為靜音狀態而休息。5月31日早上七點多鐘,打開手機一看,竟有十多個未接電話,是小弟、姐姐、姐夫等家人的來電,趕忙回電過去,告訴老母親清晨時分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心臟停止跳動那一刻,兄弟姊妹六人沒有一個人守護在她身旁……!這一下,我是魂不附體,來不及安排任何事項,只好急急趕往火車站,好在乘上開往家鄉的頭班動車,一路上低哭抽泣,急匆匆地趕到了老家,邁腿踏入堂屋,母親已安放於幽黑的電冰棺里,痛苦流涕,沒有見上母親最後一面,成了終身憾事。

母親生性倔強,得理不饒人,好強的性格也使得自己後半生來心靈上受到了許多煎熬。十多年前,因為一點口糧分攤問題,與家中老大產生矛盾,嘔氣,以致母子十多年來沒有和諧相處,他也幾乎是十年多來沒有管過老娘,四年前母親在醫院做大手術,他在廣州做生意,也沒有回鄉來看望母親一趟,這樣一件事,也致使老母親心存怨恨,留憾離世。

母親這一生,大半輩子都是在苦難中度過,可謂是吃盡了世上的苦,一路從苦難中走過來。她的這一生,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歷盡磨難,性格倔強,剛中帶柔。早年外公從河南逃難到江西,結識外婆后,在山裡給人家打長工,種田種地維持生計,生下母親后,一家人生活無著落,母親十多歲時,外公把外婆送到鄰近的新建縣大塘鄉,剛懂事的母親跟著外公在山裡過著清苦的日子,吃飯常常是有上餐沒有下餐。母親十五六歲時,外公就身患肺結核病,臨終之前,把母親送給生活在塗埠鎮的淦姓孤老作養女。淦姓外公,孤獨一人,在縣城靠給人家打短工、挑河水、看豬場維持生活,日子也是苦不堪言。母親成年後,由山裡某個人的搓合,介紹給了父親。家中爺爺也是肺結核病患者,三十多歲就撒手人間,母親進家門時都尚未見到公家,奶奶三十齣頭就守寡,到處討飯帶大父親。母親與父親結合時,住的是茅房,一日兩餐有時難保。在流年的歲月里,母親生育我們姊妹六人,他們一生勤勞苦種,靠兩雙勤勞的手,撫育著我們成長,而且每個人都扶送讀書到初中以上。六、七十年代,我們家庭溫飽尚未解決,父母辛苦操勞到年底,年年都欠隊上的口糧錢,貧寒的生活難以形容。我從懂事起到初中畢業,幾乎是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都是上面姐姐兄長穿剩下的衣服。農村實現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父母辛勤勞作,家庭生活條件才有一些變化,可辛勞的母親從來沒有停歇過,總有做不完的事,辛勤勞作一輩子。


說起母親的倔強,其實,對於我來說,她是柔情的,是個慈祥的母親,通情達理的母親,知恩圖報的母親,對人對事,世故人情完善完美好難尋的好母親。她生前總是諄諄地教導我們,要記得人家的好,要懂得飲水思源,人要有感恩之心,才不會忘本,才不會見利忘義等等。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親屬還是鄰居,人家只要捎上一些禮物來看望她,她怎麼也會買上十來個雞蛋或一些水果之類的物品反饋給對方,病重后,親屬們送來慰問金,她總是打架式的不肯收下,老是說我沒有能力回報你們,我不能收取,就是自家的孫輩們回來看望她,送上禮金禮物,她也要返回一板雞蛋作回報。從苦難中走過來的母親,就是這樣勤儉持家,節約過日子,從不乞求什麼,教導子孫學會感恩,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生活。

「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詞寫得真好,一晃母親就老了。正當大伙兒生活條件好起來時,她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同病魔頑強地抗爭四年多,最終還是不舍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辦完母親的喪事後,小弟低泣著告訴我;母親彌留前的上半夜,反覆地念叨著我怎麼沒有回來……?!我也痛苦地留下終身的遺憾,只好留下這樣一點文字,來追憶著我那慈祥的母親。時光流逝,痛楚稍緩,一旦回憶起母親苦難的人生,對我的撫育恩情和諄諄教誨,總是情不自禁地低咽哽泣,淚流滿面。但願天堂里沒有痛苦,但願母親在天國里過得幸福。她在彌留之際想見上我一面,而我沒有出現在她面前,我也深深地自責且遺憾,愧疚不已,如果母親在天有靈,相信她會原諒我這個不孝之子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