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有個奇葩的「A貨學者」—沈旭暉!

[複製鏈接]

218

主題

218

帖子

147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exzhang3728 發表於 2019-12-19 09: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在港媒發表文章《「A貨」比「無貨」更可怕:獨立調查委員會,三個同心圓,缺一不可》,叫囂特區政府要成立「真正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才能緩和局勢,並就反對派所謂的「五大訴求」炮製出「十大題目」,氣勢洶洶,以「學術」的口吻質疑「一國兩制」的合理性和香港警隊的正當執法,言之鑿鑿的指出「十大題目」不調查,香港永不可能向前走,群眾也永不可能散去。這個為暴徒撐腰、為亂局火上澆油的沈旭暉,其一貫的言行,可用兩個字來形容——「A貨」,正如其在自己的文章中所說「魔鬼在細節」,今天有理哥帶大家一起看看沈旭暉乾的奇葩事。
1矛盾的產物
  在香港,有人稱沈旭暉是全港人際關係光譜最闊的國際關係學者。這個先後畢業於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的「優秀」學生,父親是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退休教授,其母親、外祖父母都在《大公報》任過職,並是早期《大公報》總編輯、著名報人張季鸞的家族中人。雖然出生自精英家庭,但沈旭暉的父母卻分別是香港泛民主派與建制派的支持者。家庭中不同的政治觀點和立場,也許從小就決定了沈旭暉日後的搖擺不定、言行不一。沈旭暉曾多次宣稱自己愛國,他描述到自己家人曾移民加拿大,而自己卻放棄居留權,以至於每次入境加拿大都頗多周章,並自詡內地朋友經常說笑嘉許他這種愛國行為。今年4月其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還說「大灣區是香港的福地,香港人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周邊的關係,既鞏固香港的位置,同時對國家有貢獻。」但從修例風波開始,沈旭輝卻馬上變臉,指責政府逃避現實、導致了社會撕裂,暴徒破壞是覺醒、是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尤其是近期暴徒與香港的撐暴學者提出了所謂「黃色經濟圈」概念。沈旭暉牽頭搞了場「互助經濟圈研討會」,會上反對派政客要求「黃色經濟圈」支持暴徒活動,並提出要建立「黃色公社」吃大鍋飯、造「黃幣」代替港幣等荒謬說法。沈旭暉覺得不對路,專門撰文為「黃色經濟圈」指點迷津,稱黃店不但不應排斥「藍客」,反而應該儘力賺他們的錢,聘請員工、消費時才選黃,聲稱善用對家資源壯大己方陣營是天經地義。有分析認為,「黃色經濟圈」隱藏的就是「港獨」勢力滲透經濟的陰謀,立足點放在推翻國家制度上,搞的不是經濟活動,而是赤裸裸的政治交易,是摧毀香港經濟的「汽油彈」。當然,這樣打臉的事還有很多。沈旭暉除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任職客席副教授外,還擔任過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和英國、新加坡等國大學的訪問學者,按說在香港國際關係學界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人物」,其也自稱為學界精英,但是有件事現在看來也頗為「有趣」。修例風波期間,曾被網民戲稱是「樂壇曱甴」的組合E-Kids成員阮民安,被拍到現身遊行示威現場,又不時在社交平台發表「政見」,並因其一頭雷人的黃毛辨識度頗高。沈旭暉便在其facebook頁面專門上傳了對比照蹭熱度,一張是當年阮民安出道的專輯,另一張則是他自己年輕時的造型,兩者同樣以金髮示人、頗為相像,並稱近來最令人感觸、唏噓、驚喜、「不知道怎麼形容」,可能是見到阮民安重現眼前.照片一出,香港網友隨即譏諷沈旭暉為「MK學術界始祖」,形象讓人作嘔。而MK原是旺角縮寫,后被香港人專門指作在旺角地區出沒的無所事事的不良少年,言行與品味低俗。
2不倫不類的「叫獸」
   一個處處標榜自己「知識分子」的沈旭暉,對學界專業也並不專心,熱衷在其自己的領域裡標新立異、不倫不類。對於自己在課堂上展示香港模特周秀娜的塞班島寫真集,其多次得意洋洋指稱這是講述塞班島國際關係用的教材,面對記者「寫真集會在學生中傳閱嗎」的問題時,沈旭暉卻隱晦的說「每次肯定都要收回來啊」。不過其還有更驚人的言語,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沈旭暉大言不慚的認為日本色情片女主角每逢新年,以不同生肖造型拍攝的低俗淫穢照片,可以當作「國際比較」的主題來使用,烏煙瘴氣可見一斑。當然,沈旭暉的「國際視野」也不僅限於此,他更熱衷於做生意。其有份參與的商業項目多達20個,並認為商業與學術走在一起,一點也不「銅臭」,對自己做生意的事相當理直氣壯,而對專心學術者卻嗤之以鼻,並輕蔑的說「你不會透過出一次著名的學術期刊,而覺得自己好有影響力,但我現在起碼在做一些實在的事情,而且能落地,這正是我們學術圈裡最難的。」沈旭暉還恬不知恥地稱自己做生意的行為都是圍繞國際關係研究開展的,並美其名曰國際關係要深入人心, 「譬如可不可以搞個旅行團,探討中美貿易戰對不同地方、物價有什麼影響?否則你就只寫一篇文章,除了炒股票的人,根本無人理會那些匯率之類的東西。」學術之浮誇、虛偽,在沈旭暉看來不算什麼,而借學術之名對政治問題夾槍帶棒、惡意引導,才是他一貫以來地做派。
3反中亂港的「磚家」
   2016年,沈旭暉在自己將離港去新加坡做訪問學者前接受採訪時稱,離開原因之一是在港推廣國際關係已近極限,香港未來十年不需要他。而此後沈旭暉不僅食言,特別是在修例風波中,多次以「國際關係學者」的身份,「客觀公允」的美化香港暴徒和「港獨」活動,抹黑「一國兩制」、警隊執法,並扣上學術研究的帽子。對於暴徒打砸搶燒的暴亂活動,沈旭暉是這樣表達看法的——香港社會的矛盾,是關於「物質時代」和「后物質時代」所建構的兩種價值觀的衝突。「物質時代」的人身處在衣食不足的時代,是以建構重視基本需求與一切物質生活的價值觀;「后物質時代」是「衣食足才會知榮辱」,即為對基本生活需求、物質生活以上的追求,包括民主、人權、自由、尊嚴等等。若從「后物質時代」的概念去觀照示威者的追求,是他們所嚮往的價值觀被破壞后所採取的即時反應。想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暴徒往沈學者身上潑上汽油並點燃之時,他必雀躍高喊一聲「freedom」,並在火中豎起大拇指以示對「后物質時代」的關照支持。
而對香港警隊維護社會秩序的正當行為,沈學者在自己炮製的「十大題目」中,強詞奪理地指責警隊,稱警員執法期間「逐漸令蒙面、不配戴編號成為常態,違法現行規例,也為全球先例所無」、「至今已拘捕近六千人,當中是否涉及結構性濫捕?」、「以香港人口密度和面積,過去半年警方發放催淚彈的總數,已破世界紀錄。」真是迴避實質、歪曲現實的高手,口吻學術,內心陰暗。難怪大家對沈旭暉的評論一針見血,「就是這樣的自以為是的學者教出現在這班暴徒」。對於國家主權、「一國兩制」,在沈旭暉眼裡卻已不再重要,都是其用來標榜自己「國際關係學科」研究無國界、學術正確的佐料。其在2016年就說過,對於香港未來,香港內部有中央政府「虛權實化」的問題,又指「港獨」的可能性雖接近零,但仍有推行價值,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對於特區政府的施政報告,他覺得「『全面管治權』這套新管治哲學從此出現,以前可以自行處理的問題,剎那間都會被上綱上線演繹,動輒便被演繹成國家利益、國家矛盾、國家主權、國家統一、國家團結」 、「香港下一代會否還有核心價值?還有真香港人嗎?」、「我們好希望,屬於香港人的問題,可以用香港人傳統的智慧及方式,真正解決深層次矛盾。香港人,努力加油。」在所謂的「十大題目」中,沈旭暉更是顛倒黑白,指責「整個逃犯條例爭議,涉及『一國兩制』根本矛盾,包括政商精英在內的全體民眾對一國制度的高度不信任,特別是青年對未來制度失信、『一國兩制』崩潰的恐懼。唯有獨立調查所有從《逃犯條例》爭議開始,涉及『一國兩制』的結構性、制度性問題,才可以令社會恢複信心。」其極盡矯情的抹黑論述之下包裹的「港獨」心態令人噁心。而對於美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特朗普簽署所謂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沈學者卻呈現出一副十足奴才相,稱「美國朝野統一口徑,幾乎一致研判香港此刻亂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北京破壞『一國兩制』,而不在於抗爭者使用的方式。美方的態度,對全球認清楚運動本質,有一錘定音的功效」、「中大、理大圍城,特別是中大校園戰火的震撼畫像」、「假如沒有香港特區政府的神助攻,這根本不可能出現,正是禍兮福之所倚」。
  可笑嗎,其實是可悲,這正像一位香港網友說的,「深層次矛盾原來要用暴力、破壞、堵路、各類型假文宣來解決,似乎香港的民生在這位沈先生的價值觀下是不屑一顧、一文不值!」綜合來看,沈旭暉頂著專業學者的頭銜 ,用學術字眼包裝政治運動,延續「暴力有理」的歪論,就是一名純粹的「A貨學者」。但是A貨永遠成為不了正品,如果這樣的A貨繼續大行其道,只會給香港帶來更多的噩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