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

[複製鏈接]

554

主題

562

帖子

357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曾節明 發表於 2019-11-26 1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曾節明 於 2019-11-26 15:15 編輯

為什麼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






  1965年,李宗仁投共,在北京機場受到中共熱烈歡迎,被毛澤東待為座上賓,受到「國寶」級的優待(甚至「文革」中亦免受衝擊...以至於當時已淪為階下囚的彭德懷憤憤不平地說:
  「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

  就是說他這個帶隊上井岡山的老毛嫡系「老革命」,境遇不如後來參加共匪的「新革命」,而「新革命」的待遇還不如曾在湘江邊差一點剿滅共產黨的國民黨李代總統——一個十足的反革命。



  無獨有偶,1800年前的西漢初年,也出現過「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的現象:
  自沛縣跟隨劉邦「幹革命」的「老革命」樊噲、曹參、夏侯嬰等人,在打下江山後的待遇都不如後來加入劉邦陣營的彭越、韓信、英布(韓信、英布還是項羽陣營投靠過來的叛將),彭越、韓信、英布都封了王,而樊噲、曹參、夏侯嬰只得封侯;這就構成漢朝的「老革命不如新革命」現象;

  但轉眼之間,封了王的彭越、韓信、英布都被殺滅門,彭越、韓信更是被夷滅三族,下場反不如劉邦的頭號死敵——「反革命」項羽: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敗死後,「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就是說,對項羽家族的人,非但一人不殺,反將項家四人封侯(當然受封者中有里通劉邦的叛徒內奸項伯),並賜姓劉——這在王朝時代是極高的殊榮。
  劉邦還以諸侯之禮,將項羽屍首厚葬於穀城。

  彭越、韓信、英布的死無葬身之地和滅族的下場,比起項羽的厚葬及家人封侯待遇,就構成漢朝的「新革命不如反革命」現象。



   為什麼無論是漢朝,還是中共紅朝,都存在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的現象?這是專制統治者統治術的潛規則決定的:
  走向勝利后,「老革命」對開國的國父們就沒有用了,反而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煩,這時候需要以「新革命」來制衡「老革命」;而搶得了天下后,「新革命」也沒有用了,「新革命」中的能人,反成了開國皇帝的潛在威脅,能除掉最好,不除掉也要「杯酒釋兵權」...所以這個時候,「新老革命」當中的能人,下場往往還不如已徹底失敗的「反革命」,因為徹底失敗的「反革命」已沒了威脅,優待反革命具有作秀或「統戰」的價值。

  「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的道理,其實就是春秋時期范蠡總結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可惜彭越、韓信、英布沒有一個明白此理,彭德懷恐怕是做了階下囚,才明白這個道理。


  傑出的軍事將領,往往都是政治白痴。在這些政治白痴中,最可惜的莫過韓信,因為垓下會戰之前,韓信自立的實力綽綽有餘——他夷平魏、代、趙、燕、齊五國,手握三十萬大軍,兵力超過劉邦,其軍事才能遠超出劉邦、項羽和其他人,真正是戰無不勝,當韓信連戰連捷、佔領富庶的齊國的時候,劉邦正被項羽打得狼狽不堪,求救於韓信,此時韓信本有三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蒯通的獻策,脫離劉邦自立,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諸侯中只有韓信有這個實力);
  中策是不自立,但也不賣力,留下項羽以為富貴之本;
  下策就是精忠於劉邦,徹底消滅項羽;

  蒯通正是用「兔死狗烹」的道理來點撥韓信,但政治白痴韓信,因感念劉邦拜他為上將軍之大恩,感情用事地選擇了下策。


  彭越沒有韓信的條件,但他政治上比韓信更愚蠢,所以他死得最窩囊:彭越根本沒有造反,但劉邦仍然懷疑他,彭越為了表白自己,就送上門去向劉邦自首,結果當場被劉邦抓起來,判處流放巴蜀,異姓王受到皇帝猜疑保得了身家性命,這本來是該燒高香的大好事,但彭越這個政治特級蠢貨,居然憋屈得了不得,他在流放的路上碰到由長安赴洛陽的呂後車隊,竟攔住呂后的車喊冤,求劉邦的這個狠毒婆娘為自己做主,這不是討死嗎?
  彭越也不想想,他自己算呂后的什麼人?你是呂后的情夫么?俗話「一夜夫妻百日恩」,人家呂后曾與劉邦做過多少夜夫妻?多少次被劉邦幹得如醉如死、飄飄欲仙?怎麼會去違逆自己的老公幫你呢?恐怕還會嫌自己老公不夠狠吧?

  結果,彭越這個二百五,果然被呂后騙到洛陽,又控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兩罪併發,夷滅三族,彭越本人被呂后剁成肉醬,分送各異姓王。

   呂后以彭越的人肉醬,來嚇阻各異姓王造反,其實效果並不好,因為這反而激起了燕王盧綰和淮南王英布的蠢動,如果以此論呂后不明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呂后的意思是:異姓王與其日後造反,不如乘劉邦活著,刺激他們早點造反,因為劉邦死後,他們更難制。


  比起彭越、韓信,英布死得最體面,乾脆主動出擊,造反而死,而且給予劉邦極大的消耗,英布等於是與劉邦同歸於盡:
  英布起兵后,先吞吳,后並楚,幾乎就能與劉邦搞南北朝了,英布率大軍向西北望長安而來,與劉邦大軍在蘄縣以西相遇,英布軍隊非常精銳,劉邦初戰不利,退入庸堡避其鋒芒,劉邦遠遠望見英布軍布陣,與項羽軍一模一樣,不由非常頭痛和厭惡,劉邦登城向英布喊話:何苦造反呢?
  熟料英布在馬上笑嘻嘻地說:我也想當皇帝啊!(言下之意:你的帝位不也是搶來的么?)
  一向油嘴滑舌從沒吃虧的劉邦,竟被一個無賴嗆了一回,氣得七竅生煙,破口大罵,發狠調動全國的力量來對付英布,經過好一場苦戰,才把英布打敗,漢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劉邦本人在混戰中也被流矢所傷,戰後又傷又病,英布死後不到半年,劉邦也歸了九泉,等於與英布同歸於盡。

  劉邦以流氓無賴通吃天下,但無賴自有無賴磨,英布就是半個劉邦,他的另一半則是項羽,滅秦及楚漢戰爭中,英布的勇武僅次於項羽:項羽破釜沉舟消滅章邯的巨鹿大戰,楚軍打頭陣的就是英布,這個驪山刑奴中的亡命之徒以五千騎兵渡過黃河,居然打退了十倍的秦軍!

  英布的教訓:
  一,垓下圍攻項羽,沒有網開一面;
  二,起兵反漢早了一點,若在劉邦死後造反,西漢更困難。


   除了彭越、韓信、英布之外,許多優秀的將領,都缺乏政治頭腦,如霍去病、岳飛、吳三桂,因為他們都不懂得一個常識,就是帝王賞識你,並非因為你有將才,而是因為敵人的存在,一旦敵人沒有了(或者敵人的威脅解除了),你就沒有用了,你的才能反是個禍害!所以,要想長久地富貴,就必須留得敵人地存在。
   所以,吳三桂把南明勢力及永曆帝趕盡殺絕,不折不扣是超級政治蠢貨的二百五行為!南明無存,康熙的「削藩」當然勢在必行,這時候才跳起來反清,晚了!
  大漢奸洪承疇在退休前曾忠告吳三桂:要保長久富貴,就要讓雲南不可一日無事(即不可消滅南明勢力),但吳三桂這個一心立功的利慾瘋子把洪承疇的話當耳邊風。



  要想長久地富貴,就必須留得敵人存在(即「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也適用於香港的「鎮暴」匪警、「愛國」黑社會、及大陸國安:
  香港的匪警們,自己要掂量掂量,是不是應該太賣力?中央重金籠絡你們,是因為「勇武派」的存在,一旦把「勇武派」徹底撲滅了,你們還有冇用?哪來獎金?尾大不掉且劣跡斑斑的你們,一定成為中央「反腐」、「清理」的對象!港警們,你們要搞清楚,有勇武派在,才有你們的富貴之本。
  「愛國」的香港黑社會們,你們要掂量掂量,是不是應該太賣力?共產黨收買你們,是因為香港民主派的抗爭在,若香港的民運被撲滅了,你們有冇用?反而尾大不掉成為麻煩,屆時中央和港府的「打黑」目標,就是你們!
  大陸國安、國保要掂量掂量,是不是應該太賣力?上面給你們高待遇,是因為民運反對派勢力的存在,要是把民運反對派勢力都撲滅了,你們對上面就沒那麼有用了,反而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煩,一定會成為習大大的「反腐」目標,屆時哪來那麼多獎金呢?你們要明白,有民運和反對派的存在,才有你們的富貴之本。








曾節明 2019.11.26 凌晨

(友請廣大網友光臨在下油管寒舍,不才雖口拙,但保證你能聽到獨一無二的東西,別的異議人士只有邏輯推理,寒舍既有邏輯推理,又有玄學古今。。。)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I_cojzxlufGCp-CLzWrK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