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的失落與彷徨

[複製鏈接]

8590

主題

8780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29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19-8-26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的失落與彷徨

作者:  薛中鼎

香港在6月16日下午有一個大規模的遊行,當天我剛好在香港辦事,中午就到了遊行起點的維多利亞公園,與準備參加遊行的中年人聊了兩個多小時,感受到香港的失落與彷徨。

香港失落與彷徨的根源,主要在於經濟層面。在90年代香港回歸之前,我因爲工作需要,常跑香港,深切感受到香港「東方之珠」的榮耀。當時大多國際公司,都把他們的亞洲區總部設在香港,管轄了大陸與臺灣。

當時香港的影藝產業,引導華人世界的潮流。香港港濶水深,是世界商品進出大陸的吞吐口,是世界第一大港。香港的港灣處處,船舶倘佯於碧灣之間,景色迷人,是國際旅遊勝地,臺灣完全無法相比。

曾幾何時,「東方之珠」已光芒不再。中年大叔跟我説,他是個普通百姓,月入二萬餘港幣,但是房租極高,他約11坪的公寓(400 平方英尺),月租就要一萬五港幣。因爲房子太小,不想生小孩。

他説他參加遊行,不是特別要「反送中」,而是纍積了很多怨氣,要藉遊行來抒發。

香港真正的問題,不是一國兩制,而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譬如說,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吞吐量已是世界第一,是香港的兩倍多。而深圳排名第四,廣州第六,都已超越了排名第七的香港。(註:高雄更慘,排名十五,吞吐量只有上海的四分之一。)

商品運輸直接帶動金融產業的發展。香港作爲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漸被上海取代。很多國際公司,都把亞洲區總部,從香港遷到上海。

更令香港相形失色的是,位於香港邊界的深圳,快速成爲亞洲的矽谷,世界級的高科技中心。美國舉全國之力討伐的華爲與大疆公司總部,都設在深圳。深圳市的總產值,在2018年,已首度超越香港。

香港應該檢討的是,爲什麽沒有搭上中國快速崛起的便車,在高科技產業與研發方面,攻佔一席之地,卻是一直局限在金融與房地產葉。香港錯失了與深圳同步崛起的機會,在過去的20年,沒有發展出成功的科學園區,十分可惜。

大陸有一派説法是,香港如果當時實行「一國一制」,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發展經濟,結果會好得多,必然可與深圳同向而行,而且保持領先優勢。

問題不在於政治體制。英國港督統治時期,一切都由官派,根本沒有所謂的「 民主選舉」 可言,香港經濟發展的很好,民衆也沒有大規模的遊行。很多香港人在英國殖民主義的「獨裁統治」下,與中國大陸相比時,反而有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優越感。

今天 的香港人,爲了多賺錢,都在學普通話了。香港人的政治、文化、與經濟的優越感,在褪色中。

香港與臺灣很類似,已陷於意識形態的對抗中,沒有具有前瞻性的經濟發展策略,滯留於困境中,走不出來。

臺灣人喜歡說 「今日香港,明日臺灣。」 事實上,「今日臺灣,明日香港」的説法,可能更為貼切。一向自詡先進的香港,卻步上了臺灣的後塵。

政治是上層建築,經濟是基礎建築。經濟搞得好,政治就穩定。同樣的一國兩制,在澳門很得民心。澳門的博弈經濟,託大陸遊客之福,有很大的成長,澳門人因而收入大爲提高,得到了實惠,沒有失落感。

「我覺得香港沒有前途,我們很彷徨。」 要參加遊行的大叔跟我說。

「想爭取香港獨立嗎?」 我問。

「不可能。別的不說,香港的水電蔬菜,全靠大陸供應,香港獨立不了。」大叔回答得很實際。

中國大陸的崛起,是巨龍的覺醒。巨龍的覺醒與崛起,使得原來的四小龍相對黯然失色。這是歷史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必然規律了。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