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貿易戰不會有真正的贏家

[複製鏈接]

11

主題

11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關注中美之間經濟和貿易存在的問題是無可厚非的。但其於2018年3月以來,為達到其政治目的,對華強加貿易戰,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又將中美關係這輛已經出現破損的汽車逼上了快車道。全球的經濟和政治局勢因此充滿不確定性和存在潛在的危機。更重要的是,美方自身並無法在這場無謂的「戰爭」中收貨其預期的利益。特朗普當局的行為,無非是被短期利益蒙住了眼睛,在長期看來,這將讓美國自身和世界經濟蒙受巨大的損失。
美國政府必須要清晰地認識到,減少美中貿易逆差對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總體貿易逆差的局面毫無幫助,對世界經濟的良性運行也無正面效益。美國政府的談判代表在對華雙邊赤字問題上一直在浪費政治資本,在重要的中美貿易實質問題上卻遲遲沒有取得進展。至今,貿易衝突仍然繼續和加劇,美國打壓中國經濟的戰略似乎也並沒有得到實現,反觀美方的舉措讓其本國承受了巨大的代價。
美國金融市場蕭條,市場預期下降。
由於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遭受了損失。今年5月5日,當特朗普宣布將對中國徵收更多、更高比例的關稅時,隨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立即便下跌了近6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也下跌了約2.0%。美國股市自5月特朗普當局的加劇貿易戰後至今仍然處於低迷狀態,市場都期待著中美貿易衝突能夠停止,並且有一個清晰和光明的前景。出現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無非是國際資本對貿易戰的未來感到了前所未有緊張,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嚴重下降。
美國農民遭受打擊,破產人數激增。
在中美的貿易的衝突中,美國農業因美方對華的制裁而承受了相當部分的中方反制措施。據《華爾街日報》2019年2月6日報道,美國16個州的農民申請破產保護的數量達到近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16個州大部分位於美國中西部,其農產品銷售量佔美國全國的一半。本次大規模的農民破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近段時間大豆和其他美國農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幾乎已經完全喪失。在去年中美此輪貿易衝突爆發之前,中國一直都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根據美國農業部(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公布的數據,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已經下降了90%,美國農民因此損失了近80億美元的銷售額。
中對美旅遊、投資下降,中美民間交流受損。
2017年至2018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下降82.7%。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接近8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1億美元。除此以外,世界旅遊理事會(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平均增長23%之後,2018年美國的中國遊客數量首次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針對於此,世界旅遊理事會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中美兩國之間出現的貿易衝突。貿易衝突,不僅是官方行為,更因此兩國民間的正常交往和聯繫正在被削弱,隔閡和矛盾在衝突和對立中不斷孕育,其勢必影響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未來前景。
美對中經濟形勢影響力有限,美國民眾蒙受損失。
特朗普當局政府經常誇大其政策對美國政府財政收入帶來的增益,以及對華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然而,在貿易戰期間,美國財政預算赤字不減反增;反觀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卻高達6.4%。與此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的後果是美國企業和美國消費者支付了其高額的關稅。美政府似乎對無數企業和農業集團的懇求充耳不聞,這些企業和農業集團一直希望美政府停止通過提高關稅來加劇貿易戰。
「相通則共進」。矛盾衝突從來都不是問題的解決正確途徑,開放共贏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要談則談,要打便打」這是中國面對美方挑起的衝突不變的立場和態度。但無論如何,中方會堅持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為中華民族崛起、世界繁榮和人類進步而不懈努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講到的那樣「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相閉則各退」。美國強加給中國的貿易衝突無法打擊頑強的中國人民,反讓其本國和世界經濟蒙受損失。美方蠻橫和粗魯的行徑對於解決中美貿易問題毫無幫助,停止惡意的關稅加增政策,將問題放到談判桌上,啟動平等共商的協調機制才是明智之舉。勿讓此時的衝突,阻礙彼時的發展與進步。更不能給未來的前景和希望增添隔閡和仇恨。任憑對立和衝突怎樣充斥著過去,但開放和合作才是這個時代不變的潮流和方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